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零四章 大梁,天下无敌啊!

乱世栋梁 第一百零四章 大梁,天下无敌啊!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零四章 大梁,天下无敌啊!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巨野泽畔,两军列阵。

梁军在东,齐军在西,各自军阵绵延数里,阵中鼓角声此起彼伏,相向缓缓前进。

梁军中军,主帅梁森以千里镜观察敌阵情形,齐军左右两翼骑兵众多,有明显兵力优势。

如果无法有效遏制敌军骑兵的进攻,这场仗会很难打,就算打赢了,也不好打成歼灭战。

但这一仗,必须打成歼灭战,才能确定战略胜利。

梁森放下千里镜,思索起来。

青州战役打得很顺利,御驾亲征的皇帝过足了瘾,而沿着泗水向北出击的徐州军等官军,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拿下泰山郡,拿下碻磝津。

随后,实际主持北伐军务的大将军李笠,根据战局做出了调整,以皇帝亲临碻磝为诱饵,引诱渡河齐军主动寻求决战。

此举果然奏效,从上游河段津口渡河、抵达南岸的齐军,一反起初的不断试探,很快聚集起来,然后迎着河岸向东进军。

如今虽然入冬,但黄河河面尚未封冻,所以齐军只能在碻磝上游津口渡河,然后先经过碻磝以西、梁国兖州西北面的巨野泽,才能进攻碻磝。

于是,准备就绪的徐州军,在己方的预设战场处,等来了决战的对手。

根据斥候的侦查结果,齐军主力大概有五六万人,但包括了随军青壮,而骑兵不下一万。

官军这边,主力是梁森率领的徐州军,兵力近四万,其中骑兵一万,另有智威将军羊亮率领的一万兵马。

从兵力上来说,官军和齐军旗鼓相当,但骑兵不占上风。

梁森觉得,只要对方主将求稳、不失误,这场仗打起来,己方要赢会很困难。

而种种迹象表明,对方极有可能求稳。

因为齐帝高演死了。

那是不久前的事,先是九月份,齐国那个被废的少帝、济南王高殷,在囚禁地晋阳“暴病身亡”。

到了十一月,齐帝高演在一次坠马意外中受了重伤。

高演没几日就死了,据说临死前,亲口下旨,将皇位传给同母弟长广王高湛,而不是皇太子高百年。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高演自己做的孽,他抢了侄儿高殷的皇位,还斩草除根,将已经被废的侄儿弄死,现在,报应来了。

高演知道自己的儿子守不住皇位,而高湛已经参与过一次夺位宫变,必然会再来一次,于是主动把皇位让给弟弟高湛。

目的,自然是希望弟弟放过自己儿子。

梁森觉得这不可能:叔夺侄位,然后斩草除根,两件事,兄长做得,弟弟就做不得?

这是高家自己做的孽,而齐国的帝位更替,正好在官军北伐青州期间发生,便导致齐军的攻势变得有些犹豫。

新君即位,要先稳定政局,恰逢梁军攻占青州,齐军肯定要反扑,可一旦反击过程中吃了大败仗,对于新君的声望必然有损害。

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让此次东进的齐军各部兵马都慎重起来,梁森判断,对方此战必然采取中规中矩的战法。

因为对手,是梁国最能打的徐州军。

号角声起,打断梁森的思绪,他再次拿起千里镜,仔细观察前方。

两军战阵已经接战,开始相互“挤压”,即长矛兵开始对捅,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对挤”,会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不正常”的徐州军,不会让这场仗打太久。

“发令,破阵!”

梁森下令,不一会,音色极其特别的唢呐声响起。

唢呐声十分尖锐,划破喧嚣,传到前方。

身着重甲的破阵兵们,手持各种长兵,缓缓越过一队队同袍,向战线第一排走去。

点燃手中的“暴雨梨花枪”,将即将喷射烟火的枪头,对准前方。

刺耳的哨声响起,破征兵咆哮起来,在己方长矛兵的掩护下,迎着如林刺来的敌军长矛向前冲。

他们手中的一根根“暴雨梨花枪”,长度在一丈左右,就是一根根短矛,其“枪头”喷射出耀眼的火光,瞬间晃得齐军长矛兵眼花。

而喷涌出来的火焰,火焰长度有数尺,还夹杂着大量浓烟,仿佛地狱恶鬼喷出的邪火,烧得齐军长矛兵焦头烂额的同时,也烧掉了他们的勇气。

齐军战列线中段在不断闪烁的火光中动摇,随后,大量手持斧矛的徐州破阵兵,直接将正面的齐军战列线砍出一道道小缺口。

缺口渐渐扩大,装备精良的一个个徐州步兵突击队,以豕突阵强行挤进缺口,导致缺口溃散,然后瓦解。

“破阵、破阵、破阵!”

如潮的呼喊声向四周扩散,梁军左翼,正督促部下小心守住战线的智威将军羊亮,听得中军战线上传来的呼喊声,目瞪口呆。

破阵?破阵了?

只用步兵,就在两军对撼之际,强行从正面破阵了?

他不敢相信徐州军强到这种地步,但前方齐军战线确实在动摇,用千里镜望去,齐军中军已经溃散。

远处的齐军右翼,也开始崩溃。

己方中军处传来鼓声,那是主帅下令,全军进攻。

“节下,徐州军破阵了,徐州军破阵了!”左右将领惊喜万分,他们也没想到,徐州军居然能强悍到如此地步。

能和这样的军队做友军而不是敌人,真是一大幸事!

羊亮终于相信这是事实,收起千里镜,抬起右手用力向前虚推:“传令,压上去,压上去!”

黄河北岸,旷野里,两军激战正酣。

自碻磝津渡河而来的梁军,解决北岸守军后过了一日,便被闻讯赶来的齐军堵个正着,两军随后展开激战。

御驾亲征青州、结果打着打着跑到黄河北岸河北地界的梁国皇帝萧询,此刻全身披挂,身处中军,听着四周鼓角争鸣,听着杀声震天,亢奋异常。

北风凛冽,带来寒冷、沙尘的同时,还带来了浓重的血腥味。

寒冷、沙尘以及血腥味,刺激着萧询的鼻子,刺激着萧询的脑袋,他极力瞪大眼,想要看清楚前方战况,却见一片灰蒙蒙之中,大量旗帜招展,根本就看不到人。

此刻,“狡猾的敌军”位于上风向,即北面,而官军背对黄河列阵,在南面。

如今刮的是北风,所以,己方处于下风向,迎风作战,居于劣势。

因为北风卷着沙尘呼啸而来,会让迎风的官军将士觉得眼睛难受。

而且,射箭时,因为迎风的关系,箭的射程受影响,但处于上风向的敌军,射出来的箭因为是顺风,会比平日飞得更远。

这不公平,但大将军说了,打仗就是如此,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

遇到困难就只能想办法克服。

想到这里,萧询推了推戴着的风镜。

风镜,是一种防风沙的“眼镜”,为“玻璃镜片”以及皮制镜身,戴起来,即便是睁着眼睛迎着风沙看,也不怕沙尘迷眼。

所以萧询坚信,人人配了风镜的官军将士,一定会赢的!

“报!!!!雄烈将军所部右翼骑兵,与敌骑交战不利,陷于阵中!”

传令兵的高声呼喊,萧询听了心中一惊:什么?陷于阵中?

他看向传令兵,而那传令兵,其实是向站在一旁的大将军李笠禀报,李笠此刻才是真正的主帅,居中调度大军作战。

“知道了。”

李笠面不改色,继续用千里镜看着前方,萧询萧询见状只觉心急如焚:雄烈将军李昕,是皇后李平安的堂兄,陷于阵中,那就是阵亡了?

那我怎么和平安说啊?

萧询忽然觉得难过,李昕平日作为禁军将领宿卫皇宫,所以两人常见面,现在一个熟人就这么“陷于阵中”...

战争的残酷,让萧询觉得心好难受。

“陛下,陷于阵中,不一定会死。”声音传来,萧询抬头一看,却是大将军看着自己,缓缓说话。

“雄烈将军的职责,是作为右拒,在大阵右翼,挡住敌军骑兵,骑兵交战,一旦打成混战,就很容易出现下落不明的情况。”

“陷于阵中,只是个陈述,陛下可以认为这一陈述,是说雄烈将军及部下在混战中行踪不明,或许阵亡,或许未死。”

李笠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哀乐:“侧翼战将生死不明,主帅要做的不是伤心,而是立刻调兵,填上空缺。”

萧询点点头,又问:“那,那万一....”

“古来征战几人还?”李笠看着皇帝,依旧一脸淡定:“不止雄烈将军,每一个上战场的将士,都会抱着马革裹尸还的决心。”

萧询默然不语,战争太残酷了,战场上到处流矢横飞,一不留神被射中要害,人就会死。

“雄烈将军不会有事的,陛下请放心,因为雄烈将军,往后还要为陛下马前卒,驰骋沙场。”

“嗯!”萧询用力点点头,毕竟年纪小,好哄。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呼喊声,声音越来越大,萧询侧耳倾听,听出喊的是“破阵”。

“陛下,我军将士,破阵了。”李笠提醒,萧询赶紧拿起千里镜观察前方。

却见一片灰蒙蒙中,好像对面大量齐军旗帜开始动摇。

不一会,有传令兵回来,带回一个好消息:雄烈将军平安无事。

方才是因为双方骑兵混战,所以一时间行踪不明。

萧询听了之后心中大定,前方欢呼声越来越响,他确定己方破阵,高兴不已。

拿下青州后,本来只是到黄河南岸的碻磝看看,结果北岸的齐军好像不顶用,于是大将军建议过河“吓吓”齐国。

官军从容渡河,萧询在大将军的陪同下,渡过黄河,抵达北岸。

所以,他就是自衣冠南渡以来,第一个于在位期间,率军渡河的皇帝。

虽然只是在黄河北岸边上,但也算是进入河北地区,小小的达成了一个成就。

现在还打了个大胜仗。

前方的欢呼声越来越响,萧询再次确定,己方赢了,喜形于色。

李笠适当的恭维:“恭贺陛下,在河北,打了个大胜仗。”

左右将领及随军大臣,赶紧跟进,向皇帝道贺。

萧询激动万分,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浑身上下无一处不舒坦,但不好当众蹦蹦跳跳,于是振臂高呼:“大梁,天下无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