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援军

乱世栋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援军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四十一章 援军

天寒地冻,雪花飞舞,黄河冰封,南北两岸连成一片。

一片白茫茫之中,大量四轮车结成车队,行驶在冻结的黄河河面上,自南“渡河”,往北岸而去。

为了御寒,驾车的车夫穿上厚厚衣物,一个个裹得像粽子。

拉车的马,都罩着“马衣”,而四轮车车厢里,梁军兵卒蜷缩着靠在一起,感受“滴水成冰”的严寒。

他们大多来自岭表,即便在“中原”呆了十来年,习惯了冰天雪地,也学会了冬天该如何过,如何避免手脚冻伤。

但从未见过连大河都会被冻结的严寒。

兵卒们乘车行军,待在车厢里,虽然避开了大部分的冰雪,但从漏风的木板缝隙里看出去,只见外面一片白茫茫,视线都不到五十步。

这就是暴风雪,在这种天气行军,真的是受罪,他们在车厢里还好些,那些骑马行军的骑兵避无可避,就只能硬扛。

等到作战时,更加难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好冷。

秋天时穿着布面甲,大伙还觉得好闷、好热,现在,只觉布面甲连同内衬还是太薄了。

防护面部的铁面,平日戴着能闷出一脸汗,冬天里若直接戴,脸会被铁面冻坏,所还得加一层内衬。

行军、作战时,难免出汗,而湿漉漉的贴身衣物、袜子若不及时更换,会让人冻伤。

睡觉时若不注意,脚趾、手指还会冻伤。

更麻烦的是风雪大作时,视线受阻,结阵时,根本就看不清远处有什么人。

战场上,风雪中突然冲出来的大量骑兵,是许多人的噩梦。

在大风雪天气下的平原地区作战,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仿佛走在漆黑的旷野里上,手中灯笼只能照亮周边几步范围,谁也不知道四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中,有什么猛兽潜伏着,或者正慢慢向自己逼近。

这种时候渡河北上,到齐国的河北地界作战,让来这支援军将士们心中有些不安。

他们作为百战老兵,都有如此心态,更别说近两年入伍的新兵,心中更是惴惴。

之前,有赖于徐州军孤军北渡、在河北折腾,河南战事进展得很顺利,负隅顽抗的河南齐军,因为梁州被围、后路即将被断,不得不从前线后撤。

却被官军围在许昌附近。

眼见着河南齐军主力覆灭在即,河北那边,徐州军似乎情况不妙了。

将士们听说,徐州军在齐国境内打了不少恶战,击退大量敌军的同时,自己也渐渐身陷重围。

徐州军仿佛捅了蜂窝的顽童,被疯狂报复的蜂群围攻,想撤,已经撤不回来了。

所以,朝廷派出援军,由濮阳津渡河北上,接应徐州军南撤。

渡河倒没问题,因为河面已经被冻住,车马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但是,抵达黄河北岸后,他们这支以步兵为主的援军,就要在风雪大作的旷野里,面对无穷无尽的齐军骑兵。

他们不敢想象,孤军深入的徐州军是如何在河北坚持了这么久,反正自己是没有信心扛住敌人优势兵力的不断围攻。

即便此次出击,大将军特地安排了精锐带队,并且配备了大量四轮车,让援军以车阵作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兵卒们依旧没有信心。

敌人不止齐军,还有恶劣的天气,以及孤军深入、随时被断后路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各种负面情绪积聚在将士们心中,使得援军士气不振。

正当兵卒们随着车辆摇摆、昏昏欲睡之际,忽然,前方传来号角声,声音急促。

似乎是前军外围游走的骑兵,发现敌人来袭,于是吹号角示警。

号角声惊动了打瞌睡的兵卒们,他们紧张起来,靠在车厢壁上,掀起车窗窗帘向外看。

刺骨的寒风经由窗帘冲入车厢内,让车内的人们打起寒颤,但外面风雪太大,他们什么都看不见。

只知道前军已经进入北岸,看来,敌军要来个“半渡而击”,于是心中满是疑问:

敌人数量多么?骑兵多么?是闻讯赶来,还是早就埋伏在这里?

寒冬时节,在这鬼地方打仗,若打了败仗,不用敌人追杀,自己都会死在冰天雪地里啊...

看着外面冻结的河面,以及昏天黑地的风雪,许多兵不由觉得后背发凉,也不知是被冻的,还是其他原因。

车队渐渐停下,似乎前方爆发战斗,各车上的兵卒们做好了战斗准备,却未见将领们要求下车、集结、备战,也不知是什么个情况。

过了一会,车队继续前进,离开黄河冰面,缓缓登岸,行驶在被积雪覆盖的道路上。。

一切如常,似乎方才的号角声,是大伙的幻听。

道路一旁,一处土丘避风处,聚集着不少骑兵,骑马行军的主将黄,看着出击归来的百余骑兵,十分满意。

他看向身边陪同的侯安都,笑道:“岭表豪杰,到了河北,也不输北虏半分!”

侯安都赶紧说:“些许蟊贼,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这位将军是?”黄问,看着带兵出击的那名年轻将领,脸上满是赞许。

侯安都赶紧让那人自报家门,因为是他安排对方出击的。

“末将萧摩诃。”骑在马上的萧摩诃向黄行礼,他奉命率百骑出击,很快便将来犯的数百敌骑击退。

黄很佩服这位侯安都的麾下猛将,由衷赞道:“好身手,此次入河北作战,有你这员猛将助阵,可谓如虎添翼!”

“是,末将愿为马前卒,为大军披荆斩棘!”

“好,拨五百骑兵,由你指挥。”

萧摩诃闻言大喜:“是!末将定要立功,不负节下信任!”

别人都怕去河北,萧摩诃偏偏想去,无他,只有打最难打的仗,啃最难啃的骨头,击败最厉害的敌人,才能立最大的功勋。

他已入而立之年,当“立业”了。

萧摩诃告退,黄见队伍还未完全过河,不急着走,和随行将领议论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徐州军在河北,确实是孤军奋战,齐军可以输许多次,但徐州军不行,只要输一次,处境就会急转直下。

当彭均所部兵马击破徐显秀大军、攻入梁州,威胁河南齐军退路之后,进退两难的河南齐军,已经如同被关在院子里的狗。

大将军李笠认为,没必要投入过多兵力去对付即将断粮的狗,便分兵一部,趁着黄河冰封,入河北,策应徐州军。

此举风险不小,因为渡河北上的援军本身也会被大量齐军围攻。

稍有不慎,不要说策应徐州军,自己都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

毫无疑问,援军自己也要啃硬骨头,将齐军主力吸引到身边,不让对方从容分兵南下,以便为河南官军争取更多时间。

于是,黄挂帅,带着诸将去打硬仗,分担徐州军的重担。

这之中,就包括侯安都等来自岭表的将领。

当年,他们随着陈霸先北上,离开岭表家乡,在“中原”征战十余载。

本来步步升迁,日子过得不错,结果,陈霸先病逝了。

陈霸先这一走,岭表诸将就没了主心骨和靠山,不过,当时的辅政相王湘东王,有意拉拢他们。

结果好景不长,出事了。

事情还闹得很大,紧要关头,湘东王病死,为其干脏活的侯安都等将领,处境尴尬。

还好,鄱阳王和彭城公说话算话,没有秋后算账,后来,当了大将军的彭城公,对来自岭表的将士进行了妥善安置。

侯安都等将领,率部下移防两淮,参与北伐。

此次他们随军出击,入河北,虽然在外人看来十分凶险,但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大将军是看得起他们,才让他们扛重任、啃硬骨头,让他们有机会协同徐州军作战,把齐国的河北地区搅得天翻地覆。

被派去增援的援军,处境很危险,稍有不慎,自己都会全军覆没。

可若说大将军派兵渡河北上是借刀杀人,那是胡扯,援军主将黄可是大将军的妻兄,彭城世子的舅舅,大将军总不能让自己人去送死。

话是这么说,但仗确实不好打,面对兵力占优的齐军,援军将帅可不敢大意,得做好各方面考虑和安排。

“我们去河北,不是去送死的。”黄大声说着,中气十足:“要尽可能的拖,把更多的齐军,拖在黄河以北!”

“而想要拖住更多的齐军,就得把他们打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