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六十六章 无妄之灾

乱世栋梁 第六十六章 无妄之灾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六十六章 无妄之灾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眼见着一场暴雨即将降临,寻阳城里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都要赶在大雨倾盆之前回家。

江州州廨,厅事内虽然有众多官吏在场,却是一片寂静,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的脸色和天气差不多,眼见着就要‘天地为之变色’。

他坐在案后,看着手上的诏书,身体微微颤抖,眼皮微微跳动,明显是暴怒的前兆。

这是刚从建康送到的诏书,父亲让他就鄱阳王府一案涉嫌枉法,自辩。

“尔等...”

萧绎用微微颤抖的左手揉着太阳穴,极力压制着怒火,问阶下官吏:“果真没听到半点风声么?”

众人赶紧回答:“大王,下官真没听说鄱阳王府逃奴在寻阳鸣冤啊!”

“那这是怎么回事!”

萧绎几乎要咆哮起来,拿着诏书的右手高高举起,差点就想把诏书扔到众人面前。

“父亲..陛下让我上表自辩,解释鄱阳王府命案到底怎么回事,尔等,要让我如何解释!”

愤怒的萧绎,言语间连自称“寡人”都忘了,用的是“我”,佐官们心中叫苦,却不能退缩,只能齐齐告罪:“是下官无能,让大王受辱了!”

“受辱?受辱!”

萧绎一拍书案,蹭的一下站起来:“那个逃奴,不来寻阳,不来州廨这里伸冤,偏偏跑去江陵,去了江陵!”

“庐陵王已经弹劾寡人,他又弹劾寡人了!”

‘’尔等知道他说了什么?说了什么!”

“他说寡人无能!枉法!”

“尔等是不是想看寡人的笑话,是不是想看寡人上表谢罪?!”

萧绎愤怒的盯着佐官们,他自幼瞎了一只眼,所以是个独眼,瞪人的时候表情有些可怕,佐官们被他这一顿骂,个个噤若寒蝉。

不久前,荆州刺史、庐陵王萧续上表,就一桩发生在鄱阳城的命案,弹劾江州刺史、湘东王萧绎。

本来一件小案子,竟然惹出这么大的风波,事前谁也没有想到。

当初,庐陵王就弹劾过湘东王,这件事,让自幼相善的两个皇子之间关系势同水火。

现在,那个从鄱阳城王府出逃的奴仆贾成,居然溜到荆州告状,求庐陵王主持公道,于是庐陵王借机发难。

据说,贾成先是来寻阳,想到州廨告状,却见鄱阳王府的人在州廨出入,吓得不敢伸冤,便去襄阳。

因为鄱阳王萧范为雍州刺史,在襄阳坐镇。

贾成乘船走汉水北上去襄阳,半路到了竟陵,见王府的人搜查客船,吓得不敢去襄阳,只能去荆州江陵告状。

庐陵王将贾成的遭遇添油加醋,上奏天子,弹劾江州刺史、湘东王治政无能且枉法。

毕竟,贾成曾到鄱阳郡廨报案,结果被鄱阳王府的人吓跑了,这是有目共睹;

贾成跑到州廨,又被鄱阳王府的人吓跑了(贾成自述),如此两次,足以让人质疑:江州刺史御下无方。

也不得不怀疑,州郡官吏是不是和鄱阳王府走得太近了?

这些官吏,到底是听刺史的,还是听鄱阳王的?

庐陵王的弹劾,让猝不及防的湘东王焦头烂额,对他而言就是无妄之灾。

本来那案件就有些棘手,被王府典府丞冯帧认定为凶手的小吏李笠,郡廨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此人罪行。

现在,天子下诏让湘东王自辩,那么,湘东王要如何向天子解释,解释自己并不是无能,并且没有枉法?

要知道,贾成如今人在江陵,而不在寻阳!

萧绎气得不行,正要继续训话,却见吏员从外而入,带来一个消息。

此次,庐陵王不止弹劾湘东王,还弹劾了鄱阳王萧范。

其一,弹劾鄱阳王私蓄兵马,囤积兵仗、粮草,意图谋反。

其二,弹劾鄱阳王纵容府人鱼肉百姓,勾结郡吏拷掠良民,颠倒黑白。

襄阳,雍州州廨厅事里人满为患,雍州刺史、鄱阳王萧范端坐案后,一双眼睛如刀般划过众人。

案上放着一卷诏书,而鄱阳王的右手食指,不停敲着书案。

在场佐官们噤若寒蝉,即将爆发的萧范,沉默许久后,用极度压抑的语调,问道:

“谁能告诉寡人,在竟陵搜查逃奴的那些人,到底是谁派出去的!”

“谁能告诉寡人,寡人是如何指使府人,在鄱阳城里为所欲为,勾结郡吏拷掠良民!”

“谁能告诉寡人,寡人是如何暗中拉拢江州官吏,把持州郡诉讼!”

“寡人想说,鄱阳郡是朝廷的鄱阳郡,陛下,会信么?”

看着一个个低头不语的佐官,萧范猛地一拍书案,强忍着咆哮的冲动,大声质问:“陛下让我自辩,让我自辩,尔等想让我如何自辩!!”

自称不用“寡人”而是“我”,可见这位如今有多愤怒。

“那个逃奴,据说是要来襄阳,来襄阳向寡人伸冤,结果半路被吓跑了,走投无路,跑到江陵去了!”

“你们说,说!这件事如何辩解?嗯?寡人到任雍州以来,未有一日懈怠,整顿军务,防备西虏,如今却被人弹劾意图谋反,谋反!”

愤怒的萧范,已经气得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佐官们想劝,都不知该怎么劝。

这种时候谁发话,谁就容易倒霉,但不说话,恐怕鄱阳王会气急败坏。

“大王息怒!”一名官员出列,硬着头皮劝:“大王在雍州任上,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

“下官等都看在眼里,台使那边,下官必然如实相告,下官认为..“

他看看左右,其他官员赶紧附和:“大王,下官等愿为大王作证!”

“作证?作证?”萧范盯着眼前一众佐官,“那个逃奴呢?他如今人在江陵,不在襄阳!”

萧范发泄着愤怒,佐官们只好默默承受,事情发展成这样,所有人都觉得错愕:这不是无妄之灾么?

那个王府逃奴贾成,怎么就到庐陵王这个疯子那里告状了?

此次,不止雍州刺史、鄱阳王被庐陵王弹劾,江州刺史、湘东王也被庐陵王弹劾,眼见着一场风波骤起,佐官们心里捏了一把汗。

天子向来宠溺宗室,所以,鄱阳王和湘东王倒不至于被怎么样,但一番折腾是少不了的。

而庐陵王发难,是否意味着春坊那边,要对宗王们有所动作?

春坊即东宫代称,而太子和庐陵王是同母弟。

稍微有些门路的官员,自然会对当今朝中局势有所了解,自从昭明太子去世、天子立三皇子而不是昭明太子之子为储君,宗室诸王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

庐陵王也许是过于热心,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变成一条疯狗,疯狂撕咬宗室诸王侯。

如今,身为荆州刺史的庐陵王,拿一件发生在江州鄱阳郡的案件小题大做,同时弹劾鄱阳王和湘东王,如此疯狂的举动,太子是否事前知晓?

考虑到太子和湘东王的关系一直不错,想来庐陵王弹劾湘东王是因为旧怨。

然而,鄱阳王却不同,鄱阳王和太子及庐陵王的关系不怎么样,被人弹劾意图谋反,也事出有因:雍州刺史一职太敏感。

毕竟,当年天子尚在潜邸时,就是在雍州刺史任上起兵,顺流而下,一举定鼎。

过了一会,佐官们见鄱阳王宣泄得差不多,继续劝,不停出主意。

“大王,雍州为边防要地,所以整顿军务、操练兵马为应有之事,陛下定然清楚,所以下官以为,大王只要据理陈情,陛下不会责怪的。”

“至于那件命案,或许逃奴贾成是因为风声鹤唳,才吓得慌不择路,逃到江陵去,结果经历为庐陵王添油加醋,以至于耸人听闻。”

“陛下既然让大王自辩,必然不会偏听偏信,大王问心无愧,大可直言。”

“命案既然发生在江州鄱阳,自然由江州那边处理,处理得好与不好,那是湘东王的事情,与大王无关。”

“下官以为,为了避免众口铄金,不如大王派可靠之人到鄱阳,协助郡廨办案,与此同时,管束府里上下,以免再生事端。”

“至于王府涉案人员,如有必要,可...酌情处理。”

这个“酌情处理”,有两层意思。

鄱阳王府内部的事,州府佐官有些话总是不好说,萧范当然听出来了,此刻他情绪平复,思路也渐渐清晰。

天子向来宽容宗室,所以被庐陵王弹劾一事,虽然让他恼火,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事,天子应该只是顺势敲打敲打他罢了。

萧范恼火的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好好的在雍州当刺史,结果府里人办事不利,接二连三给他惹麻烦。

现在这事已经不是麻烦,而是无妄之灾,怎能不让他暴跳如雷。

年初,吕全构陷一案,他可以撇清关系,毕竟自己真不知道,而且这种破事司空见惯,哪个宗室手下没几个恶仆?

但管事詹良中毒一案,就没那么简单了:真凶到底是谁?

年初到鄱阳城王府小住的儿子们,都已经赶在重阳节回到襄阳,但萧范担心,若投毒的凶手没被揪出来,那就意味着,此人以后还有可能投毒。

这次,毒死的是一个管事,那么下次会是谁?

按照之前典府冯帧派人汇报的说法,凶手是郡吏李笠,可能的作案手法,也给出了一个推测,但萧范觉得有些勉强。

本来这种事他不需要管,但如今不管不行。

查案,是鄱阳郡廨、江州州廨的事,但鄱阳城的王府,看来是要‘清扫’一下了。

萧范看着眼前一众佐官,又看看案上的诏书,心中有了计较。

他可以容忍手下人贪污受贿,在外面横行霸道,却不能容忍手下人无能。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留着有何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