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五十八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乱世栋梁 第五十八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五十八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清晨,梳洗完毕的萧妙淽,和儿子王敬一起吃早餐。

今日她不用入宫,所以,一会要处理家务事,并陪着儿子早读。

不过儿子很自觉,即便她不在身边监督,功课也不会落下。

外面天气不错,但萧妙淽眉头微拧,眼圈有些发黯,一副没睡好的模样。

她有心事,所以晚上辗转反侧,一闭眼,就做梦。

梦到自己某日入宫后,被赚到某偏殿,然后李笠走进来,把门一关...

或者,喝了茶水之后觉得困,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米已成炊,成了李笠的女人。

又梦到自己被接入宫中,成了李笠的女人,颇受宠爱,很快便生下儿女。

而儿子王敬在她入宫前,就被送到叔伯家,寄人篱下,从此和她分居两地,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

各种奇奇怪怪的梦,让萧妙淽无法安安稳稳的睡着,想着自己可能的命运,心中不安。

昨日,薛贵人的那句话,让她心乱如麻,自己被皇帝惦记,也不知该喜该悲。

她已经为王?守丧三年,又过了两年,若改嫁,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得什么。

而萧妙淽现在也想找个依靠,毕竟李笠夫妇对她的照应,未必能一直持续。

所以想通过改嫁,找个伴侣,走完剩下的人生路,因为光靠自己拉扯儿子,真的很辛苦。

想了一个晚上,萧妙淽现在想通了:

李笠不是那种人,真想要她,会直接说,不会耍什么花招,也不会威胁她。

她若拒绝,李笠也不会报复。

所以决定顺其自然:李笠不说,一切如常。

李笠提了,那...

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很辛苦,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坚强下去。

如果李笠要她,她就入宫,但前提是儿子留在身边,而不是托付到叔伯那里。

如此一来,自己不需要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儿子也不用寄人篱下,经常和皇子们相处,将来的人生道路至少能平坦些。

或者,她若生下儿女,王敬有了同母弟妹,将来也多了依靠。

萧妙淽想着想着,心情总算是平静些许,觉得接下来,自己照常入宫给公主们当女师,如果李笠挑明态度,她就认了。

然而心静下来没多久,又有些扰动:

如果李笠的梦话,只是误会?

那就当没这回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或许会有媒人上门说媒。

萧妙淽现在不排斥改嫁,但知道不能拖,否则再拖个几年,她容颜衰老,别人就看不上了....

然而她不好意思托人说媒,若就这么等着媒人上门,也不知找上门来的媒人,是给谁说媒。

或者,别人见她和皇家走得近,就不会起心思,她就这么独自拉扯着儿子,看着儿子长大,成家。

那就意味着自己还要独力支持十几年。

萧妙淽看着年幼的儿子,心中满是无奈,就在这时,有侍女入内,带来一份报纸,和一个消息。

“主母,一大早,城里有个消息四处传,传得沸沸扬扬,报纸上也登了。”

侍女将报纸用托盘盛着,放在萧妙淽面前,萧妙淽伸手拿报纸,问:“什么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侍女回答:“说是朝廷发檄文,骂齐国...声讨齐国,说齐国国主昏庸无道,朝廷要吊、吊民伐罪,皇帝要御驾亲征!”

萧妙淽瞪大眼睛:“御驾亲征?现在?年前?”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徐州北境,泗水边,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道路向北前进。

路边一座土丘上,李笠冒着风雪,用千里镜观察着四周。

然而风雪导致视野受阻,他左看右看,也看不清方圆一里之外的情形。

再看看河面结冰的泗水,李笠感慨:“这种鬼天气北伐,寻常人看来,皇帝是疯了。”

陪在一旁的李昕,听叔叔这么自嘲,说道:“有备无患,叔叔准备了五年,即便是寒冬时节出征,王师的气势也不会被天气阻挡。”

“即便是春夏时节北伐,打了胜仗,一切好说,要是打了败仗,一样有人说难听的话。”

李笠收起千里镜,看着行军的队伍,再看看侄子:“黄河河面冰封,前军此时应该已经渡河,抵达北岸,逼近黎阳。”

“黎阳距离邺城,也就百里,这下可热闹了。”

“我军北伐前,已经发布檄文,所以,齐军有准备,会在黎阳地区排开阵势。”

“以你之见,敌军主力会在哪里?”

李昕回答:“侄儿以为,敌军野战主力不在黎阳,或者说,敌军骑兵主力不会傻傻守在黎阳,而是迂回渡河,入河南地界,来个围魏救赵。”

李笠点点头:“很好,找到他们,歼灭他们。”

“是,末将领命!”

李昕以军人的身份领命,向叔叔躬身行礼,随后告辞,骑上马,带着随从离开。

李笠再次用千里镜观看起来,却见李昕和随从离开队伍,与走在外围的部分骑兵汇合,然后往西北方向而去。

战争开始了,李笠御驾亲征,侄儿李昕从江沔返回行在,随军出征,皇太子李昉留在淮阴监国。

李家成年男子只有三个,如今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李昕率领一支骑兵,在河南各地游弋,随时与河南驻军联手,拦截踏冰渡河而来的齐军主力。

而李笠虽然是御驾亲征,却不需要亲自冲锋在前。

他任命了三个行军总督,统辖十几个行军都督,以三路大军,对齐国发动全面进攻。

前军(中路前军)已经提前出发,由滑台河段过河,进攻北岸要地黎阳,李笠带着兵马作为中军,安居中路,调度诸军。

如果前军在黎阳决战败北,李笠就要亲自对付反扑的齐军。

不过,他不认为对方有这种机会:在大决战中败北的,只能是齐军。

所以,李笠希望齐军集结兵力,然后他用几次大规模决战的胜利,直接歼灭齐军主力,将齐国的腰给打断。

于是,战前特地发檄文,遣使到邺城,向齐国宣战,以便让对方有时间集结兵力。

而且,他选择的北伐时间极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

自晋以来,南朝北伐一般选择在春夏时开始,因为此时雨水渐多,淮北、河南各河流水位上涨,方便船只航行。

如此一来,北伐军便可以用船只运载粮草、辎重、兵卒,相对省时省力的实施北伐。

可到了冬天,河水水位下降,许多河道无法通航,此时北伐,后勤难度变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及畜力实施陆地运输。

与此同时,因为黄河结冰,天堑变通途,河南河北连成一片。

骑兵众多的北军可以从容渡河南下,大量兵马不必拘泥于在某个渡口处渡河,行军速度提升。

所以,冬天北伐,要么是疯子,要么是狂人。

李笠收好千里镜走下土丘,骑上马,沿着队伍向前走。

特意选在冬天发动进攻,自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目的,是等黄河河面冻结,那么,他的军队,就能避开黄河各要津的束缚,从容渡河。

没有了各要津的束缚,渡河后的楚军,可以根据计划,在预定的战场,和敌军决战。

寒风凛冽,吹得脸都麻了,可李笠心中炽热非常,因为历史的车轮,已经转到了关键时刻。

多少个日夜,他梦到天下统一,将近三百年的战乱,终于结束了。

百姓安居乐业,中原各地一片祥和,不再有战火,不再有列国纷争。

但要结束乱世,必须通过军事手段,所以李笠的梦里,总是会梦到旌旗招展,长矛如林。

一如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诗所言:铁马冰河入梦来。

他辛辛苦苦准备多年,终于等到挥师北伐的时刻,却有些紧张。

苦读多少年的高考考生,走入考场后,坐在座位上,看着考试试卷放在自己面前时的心情,大概就是他此时的心情。

那么,这一次,能考出什么分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