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六十三章 想走?

乱世栋梁 第六十三章 想走?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六十三章 想走?

济水北岸,行军中的楚军,得外围斥候告警,知道大量敌骑出现,便将随行车辆连成一个个车阵,相互靠在一起。

当齐军军骑兵涌来时,楚兵聚集在一个个车阵中,做好了战斗准备。

有轻骑靠近车阵,却被射出的箭矢逼退,这些轻骑却没走远,绕着车阵外围转来转去。

抵达的齐军骑兵越来越多,不一会,齐军主帅、咸阳王斛律光也赶到了,策马停留在一个土丘上,用千里镜看着眼前戒备森严的楚军车阵。

这支楚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过千,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

各车阵完好,靠在一起,暂时没有破绽,强攻的话...

他环顾四周,只见己方骑兵越来越多,明显多于这支被围的楚军。

虽然围住的不是楚军骑兵主力,但吃掉这几千人,也能震动河南,让那些如影随形的敌军,愈发焦躁起来。

斛律光很快做了决定,让各部兵马分头行动。

一部分在楚军车阵外围轮流游荡,迫使对方一直结阵,无法行军。

其他人,向外围散开,要在数十里范围内展开搜索。

他判断这支有数千步兵的车队是个诱饵,一旦己方在此逗留过久,敌军骑兵就会围过来。

因为之前斥候就侦察到这支军队的行军路线,可以说是直来直往:从西面济阴方向,沿着济水一路向西。

随行有大量马车,看上去是在运输粮草,是个规模不小的运粮队。

但是,斥候们根据车辙的深浅程度,以及沿途并未有明显米粒、谷壳、草叶洒落的情况来判断,认为这是诱饵:

车上未必载着大量粮草,之所以看上去车队浩浩荡荡,无非是为了吸引他们来攻。

斛律光得了斥候们的汇报,思考后,也得出同样判断:这是敌军故意放出来的诱饵,引他们上钩。

己方兵马入了河南以后,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粮食,所以得知有“楚军运粮队”接近,必然忍不住要去攻。

如此一来,就中了对方的计,这支队伍沿着济水向西走,周围肯定有骑兵尾随。

一旦齐军为了夺粮而强攻车队,很容被尾随而至的楚军骑兵袭击,或者“咬住”,再也甩不开。

相互算计,真是煞费苦心。

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故意让楚军发现自己兵马的踪迹,本来是想要引对方奋力追击,然后落入自己设下的伏击圈。

结果,对方很谨慎,不肯穷追不舍,现在反倒派出一个诱饵,大张旗鼓的来引他上钩。

斛律光看着远处的楚军车阵,笑着摇摇头。

他麾下骑兵众多,基本是一人双马,所以,即便楚军如此设计,他也有自信,连饵带人,一起解决了。

眼下着这车队,既然被围,那就死定了。

你们想走?没门!

他只需要派少量骑兵在外围转悠,就能盯死这支队伍,五六千人,等于是将死之人,什么也做不了。

其他楚军若来,面对己方大量骑兵,下场只有一个。

斛律光想着想着,很快想到了黎阳。

兰陵王高长恭,率军驻扎黎阳山,和黎阳守军互为犄角,要拖住来犯楚军,守住邺城南面门户。

毕竟,黎阳距离邺城不过百里而已。

而斛律光率军进入河南,就是要寻找河南楚军破绽,歼灭几支兵马,搞得河南鸡飞狗跳,迫使北犯的楚军南撤。

现在,他不知黎阳那里战况如何,如今在河南,和大量楚军周旋了十几日,也该有战绩了。

否则,再这么拖下去,可不妙。

楚国国主,是大名鼎鼎的李笠,斛律光可不认为对方沉默了五年后忽然挥师北侵,是临时决定。

此人亲自率军出征,可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黎阳那边,未必能撑太久。

毕竟,对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十余年前就以此攻入邺城,现在,更不会被黎阳阻挡太久。

想到邺城,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皇帝高纬。

高纬成日里寻欢作乐,不理政务,朝政为和士开等佞臣把持。

若黎阳失守,楚军逼近邺城,这帮佞臣搞不好会撺掇皇帝跑去晋阳,让别人来守邺城。

真要是这样,就麻烦了:大敌当前,皇帝却丢下京城跑了,此举必然导致邺城军民人心惶惶。

不过,高纬任用的大臣之中,尚书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实干,能文能武,所以斛律光出征前,劝得皇帝以唐邕来主持邺城防务。

所以,黎阳那里,应该还能撑一阵子吧?

斛律光琢磨着战局,不知不觉入了神,不知何故,心中有些不安。

他越发觉得,自己该回去,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随从低声提醒:“大王,敌阵有动静!”

斛律光闻言,用千里镜一看,却见楚军车阵里,已经搭起了一个架子。

架子还在搭建中,目前大概有两丈高,仿佛是修建井栏(可以容纳大量弓箭手居高临下射击的高层建筑)

斛律光看了一会,觉得有些不妙:楚军似乎早有准备,架子搭得很快。

若是为了让弓箭手居高临下放箭,这就有些多余,更可能是作为望楼。

他有从楚军那里缴获的千里镜,对方自然不会缺这玩意。

这里地势平坦,楚兵在高台上居高临下,用千里镜可以将方圆数里甚至十余里的动静看清楚。

那么...

斛律光想到细作探来的军情:河南各地堡垒,距离在数里左右,相互间能以望楼上的千里镜佐以灯光、图案传递消息。

所以,眼前楚军车阵里升起来的高架,怕不是用来向周围传递消息。

他们等在这里守株待兔,一举一动,会被眼前楚军以高台望楼向四周传递,譬如在布上写大字,然后挂起来。

外围楚军斥候用千里镜看望楼上悬挂的布,就能将这里周围的情况弄清楚。

若如此,赶来的楚军,就能从容应对,而他们,很容易被对方包围。

“撤,传令,撤退。”斛律光很快做出了决定,取消此次“围猎”。

他率兵进入河南,冒着极大风险和楚军周旋,眼见着“猎犬们”越来越多,靠得越来越近,可不能自大。

实在不行,宁可撤退。

清晨,济水畔车阵,吹了一夜风的楚军将士们,等来了援军。

连夜赶路的李昕,带着疲惫的部下们赶到这里,依旧扑了个空,觉得颇为无奈:敌军狡猾,竟然没有上钩。

一路上过来,有斥候在外围游弋,防止齐军伏击,所以这些斥候已经和济水畔友军联系上。

李昕一个多时辰之前,就知道济水畔的友军安然无恙,而敌军昨日就已经开溜了。

他下了马,和友军主帅、行军都督樊毅交谈起来。

脸上满是郁闷的樊毅叹道:“确实是主力,但他们很狡猾,看破我军意图,没有逗留太久,就撤围往西走了。”

“不是真的往西,他们绕个圈,后来往北走了。”李昕说道,这是“堡垒望楼通信网”传来的消息。

看样子,对手不打算在河南逗留了。

“他们要走?莫非听到什么风声?”樊毅有些好奇,北伐军在除夕之夜攻破黎阳的消息,他收到了,不过军中大部分将士都不知道这个好消息。

李昕不确定,说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或许是觉得不对劲,不想在河南逗留。”

好不容易引来的大鱼,刚要咬钩,却突然跑了,事已至此,抱怨无用。

他看着眼前车阵,有些遗憾:若敌军昨日强攻,就好了。

李昕知道敌军主力在引他尾随,然后引入包围圈,所以,和友军一道设了个圈套,反过来引诱对方上钩。

行军都督樊毅,率步兵“押送”大量“粮车”,沿着济水往西走,扮做运粮队。

车上装载着大量箭矢、兵器,以及少部分粮草,所以就是个诱饵,让敌军以为是运粮队,于是来攻。

而李昕则根据樊毅的行程,和另一位行军都督各自率兵在外围悄悄跟着,一旦发现敌军围住樊毅所部兵马,对方就等于是上钩了。

樊毅军中,有架设高台的器械,只要搭起高大的望台,就能将四周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将敌情“张榜悬挂”,数里外的友军斥候,凭借千里镜就能得知围困樊毅军之敌人的大概情况。

于是,来个内外夹击,即便无法歼灭敌军,也能让其遭受较大伤亡。

但是,敌人狡猾又谨慎,来了,却走了。

没办法,齐军兵力众多,都是骑兵,至少一人一马,移动速度快,作战能力强,想战就战,想走就走,本身就是极难对付的敌人。

他们在大平原地区,拼尽全力和对方斗智斗勇,没有“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李昕和部下,在车阵休息了大概一个时辰,有斥候赶来,带来最新敌情:

据北面许多堡垒望楼汇报,有大股齐军骑兵往北而去。

敌军已经过了黄墟,看样子,是要渡河北返。

黄墟在开封东北大概百余里位置,距离黄河边很近,看来,齐军是不打算在河南逗留,要返回河北。

如今是正月十四,风雪大作,依旧天寒地冻,所以黄河河面依旧冻结,齐军不需要船只,就能在任意一处河段,轻易踏冰渡河北上。

“还是让他们跑了。”樊毅有些郁闷,无数将士忙碌了十余日,还是没能把这支强劲的齐军骑兵主力留在河南。

但李昕却不发愁:“想走?没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