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四章 名单

乱世栋梁 第七十四章 名单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七十四章 名单

夜,喧嚣了一日的邺城,渐渐安静下来,但依旧躁动不已。

白日看够热闹的百姓,此刻待在家中,回想着今日发生的种种,心中渐渐不安。

许多人一开始都认为,入城的是咸阳王的兵马,目的是要剪除奸臣爪牙。

但是,随后邺城里发生的动静,让人们觉得情况似乎不对,尤其皇宫那里的动静,看上去更像是...

是什么?

宫变?还是其他?

人们不敢想下去,或者不愿意想下去。

反正入城的兵马,没有骚扰百姓,这对于大多平民而言,就是最大的安心。

至于白天城中各军营发出的喧嚣声,以及不时在城中炸响的惊雷,虽然让人不安,但和平民们没有太多关系。

天黑之后,宵禁照常开始,街道上多了许多兵,却只是巡逻,或者驻守主要路口,没有交战行为。

各坊坊主,因为得了官府通知,紧闭各坊坊门,并让居民们安分些。

对于各坊居民而言,老调重弹的“莫要犯宵禁,否则后果自负”,听起来也没什么不同。

不过,宵禁开始之前的某些传言,还是让许多人不安:据说今日入城的不是咸阳王兵马,而是南贼。

这个传言让人震惊,但似乎又有些道理,听到传言的人,虽然惊疑不定,却无法做什么。

只能在家默默等着,等次日看看情况如何。

南城,充做行辕的太庙内,一处厢房里,祖珽拿着份长长的名单,就着油灯灯光,逐一进行勾选。

这名单,是从尚书省拿来的,上面有各部、曹文武官员的名讳,即官员名录。

现在,入城的楚军,已经初步将尚书省、各部曹的主要官员,“请”到别处暂居。

又将京畿诸军的主要将领,能抓的尽可能抓,并将兵卒们缴械,看管起来。

过了今晚,明日继续把“漏网之鱼”抓起来,然后,就到了祖珽大展身手的时候:从齐国官吏中,选出一些人来,维持邺城的秩序。

邺城居民数十万,偌大城池不能没有秩序,然而入城的楚军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接管这座大城,所以,需要利用现有官吏,维持基本的秩序。

那么,哪些官吏可用,就由祖珽和司马消难来负责甄选。

祖珽负责甄选文官,司马消难和临阵倒戈的娄定远负责挑选武官,并尽可能安抚城中官宦。

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至少要在一个月时间内,确保邺城秩序不乱。

但对于祖珽而言,他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给皇帝干脏活: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就是趁现在一片动荡,干掉某些人物,免得日后麻烦。

这些特定人物,名声大,亲朋好友众多,但未必愿意为楚国效力,或者需要花大价钱来笼络,但皇帝觉得不值。

这些人物若任用,很难用好;若不任用,又会显得皇帝没有容人之量。

那么,不如...

当然,这种事,皇帝是“不知情”的。

完全是他祖珽因为个人恩怨,利用皇帝对齐国事务不了解,以及对他的信任,挟私报复。

所以,皇帝允许他“适当”挟私报复,但他也得给皇帝干脏活。

如此“福利”,司马消难也有,毕竟司马消难当年是因为得罪了一些人,进而触怒皇帝而倒了霉,不得不南逃。

他们两个给皇帝干脏活,风险不是没有,事后少不得要适当倒霉,替皇帝吸引怒火。

不过祖珽不在乎,他认为大丈夫在世,当快意恩仇。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他就着灯光,拿出自己前两年就精心准备好的名单,提笔在上面勾起来,口中哼哼着:

“你看这名单长又长,长又长....”

皇宫,动火通明的五楼门处,北面空地上,身着戎服的几个楚国宦者,对一群唯唯诺诺的齐国内侍、宫女们训话。

这几个身着戎服的宦者,以及其他二十几个同伴,经过“严格培训”,能说鲜卑语和邺城话。

此时以“上级”的身份,对这些齐国内侍、宫女进行安排。

并按照名单逐一点明,核实人数。

这一番安排的目的,是要确保后宫的秩序不乱,免得出什么事。

楚军攻入皇宫,齐主出逃,但一同出逃的只有太后、皇后以及少数妃嫔,其余后宫妃嫔以及不少内命妇,被楚军堵在宫里。

随军而来的楚国宦者,负责管理后宫,以及接管皇宫众多事宜,至于这些妃嫔、内命妇如何处置,当然要等皇帝来决定。

在那之前,这些人,不能被别人打扰。

五楼门上,一脸郁闷的李时看着南面远处的昭阳殿,心中无奈:怎么是我来这里镇守了呢?

这不是容易让人误会么?

昭阳殿是齐国国主寝殿,其北有长长的通道,名为永巷,永巷北端大门为五楼门,过了五楼门,就是后宫嫔妃的居住地——后宫。

所以,五楼门算是后宫的正门,李时现在负责守门,觉得无奈:怎么是我来这里镇守了呢?

守武库也行啊....

想到这里,李时耳边回荡着父亲的交代:“你未成年,未成婚,守后宫最合适了。”

“反正具体事务由那些内侍负责,你就当个门将,守住五楼门即可。”

“你堂兄三十好几了,守那里才会招闲话...再说他要管着整个宫城,后宫这边,你帮着看好就行...”

李时想到这里,挠挠头。

他想带兵打仗、建功立业,而不是在这里守女人。

或者,好歹去守...

李时看向西南方向,看着一处灯火通明的殿阁:守麟趾阁也不错啊,有好多书看...

麟趾阁,一群吏员小心翼翼的提着灯笼,仔细检查各处房间、院落,并将存着大量书籍的房间锁起来,贴上封条。

这里有大量藏书,一旦失火可不得了,楚军攻入皇宫后,专门派人守着这里,防的就是意外。

现在,随军而来的吏员负责值夜,并弄来大量器具盛水,确保一旦失火,能马上救火。

一处未上锁的房间里,楚国中书侍郎颜之推,以及文渊阁学士明克让,手提灯笼,看着房中的大量藏书,喜形于色。

如同两只掉进米缸的老鼠,眼睛放光。

这是齐国皇室的藏书,当中有许多古籍、珍本,以及在南方很少能凑齐全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有东魏、齐国年间出现的大量著作,其中不少他们只闻其名,未见其详。

譬如,颇有争议的史书《魏书》。

《魏书》共一百二十四卷,记载的是元魏的国史,是十余年前,齐国著作郎魏收等人奉命编撰。

《魏书》编撰的时候,参考了魏时诸帝的起居注,以及魏时邓渊所撰《代记》、崔浩所撰《国书》。

《魏书》撰成,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士族子弟看过之后,认为《魏书》“遗其家世职位”,或者,自家祖上辉煌的仕宦历程未见记载。

又有人认为《魏书》记事“妄有非毁”,一时间闹得舆论哗然,各方对《魏书》褒贬不一。

颜之推和明克让,早就想好好读一读这部著作,奈何弄不到“全套”,现在,可不一样了。

他们随军北伐,皇帝交予一项重任,就是入邺之后,一定要保护好各类书籍、典章、档案。

否则,一旦大量书籍毁于战火,恐怕就此消失于世。

现在,楚军拿下皇宫,除了几个宫门损坏,其他建筑大体完好。

虽然有纵火,但未波及宫殿。

颜之推和明克让入宫后,发现官军军纪不错,既没有哄抢财物,也没有抢夺宫女,各宫殿未遭哄抢。

一切都井井有条。

房门上锁,并贴上封条,颜之推看着夜幕下的皇宫,听着城中时不时响起的动静,对接下来的局势颇为期待。

之后数日,只要官军能稳住邺城局势,击退齐军的反扑,等到后续援军抵达,那局势就真的稳了。

接下来,就是河北各地,一旦楚国真的拿下了河北并进行有效治理,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