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零一章 饵

乱世栋梁 第一百零一章 饵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零一章 饵

夏日炎炎,山涧里却凉风习习,一条流量不小的溪流蜿蜒曲折,于山涧里聚成水潭。

带着家人来消暑的李笠,此刻携带渔具,领着儿子们在潭边寻找最佳钓点。

这水潭面积不小,用后世的参照物来说,有至少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串联)。

水比较深,看上去是一潭幽绿,加上四周山林环绕,颇为幽静,在李笠看来,这水潭很像恐怖片里水怪的栖息之地。

回头看去,不远处的山坡上,步障已经拉起来,后、妃们已经“入座”,等着他们父子钓鱼回去“下锅”。

李笠有“数十年钓鱼经验”,很快便找好了位置,然后让儿子们准备投饵“打窝”。

“打窝”,是钓鱼术语,做法是在垂钓地点投放散装的饵料,引诱附近水域的鱼儿过来。

这个诱鱼过程就是聚鱼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打窝”。

李笠让儿子们准备的打窝饵料,是一桶桶活泥鳅,数量很多,这些活泥鳅随后接受“处理”:用适量的酒和食盐浸泡。

不一会,这些原本活跃的泥鳅便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皇子们将滑腻腻的泥鳅抛入水潭,隔一段时间后又抛些许。

在这期间,他们在父亲的指导下,拿出钓竿,用鱼钩勾着一尾活泥鳅的腰部。

勾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能勾破泥鳅的内脏,否则这作为活饵的泥鳅活不了多久,入水之后动不起来。

不一会,水面渐渐泛起浪花,随后沸腾:水潭中的肉食性鱼类,如同饥饿的狼群扑向那些半死不活的“羊群”。

泥鳅本来很活跃,然而被酒和食盐泡过后,如同醉酒一般,反应迟缓,面对凶残的猎食者,虽然也在挣扎,但根本就跑不掉。

眼见着火候差不多了,李笠让儿子们开工:挥动钓竿,把勾着活泥鳅的鱼钩放入沸腾的水面下。

很快,鱼儿咬钩,稍等数息再提竿,扯上来的就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

皇子们都有收获,兴奋地大呼小叫,拼命把沉重(相对而言)的大鱼往岸上扯。

旁边,又有几名担任伴当的少年忙碌着,忙着把钓上来的鱼放进鱼篓,又忙着给鱼钩挂上新的活泥鳅。

李笠看着忙碌的孩子,看着当中一个因为钓上鱼而欢呼雀跃的少年,脸上露出笑容。

这孩子是他的大外孙,皇子们的表兄/表弟,姓萧,但又不姓萧。

水面继续沸腾,皇子们不停放饵,不停扯上大鱼,忙得不行。

而那个“姓萧又不姓萧”的孩子,怀抱一条刚钓上来的大鱼,脸上沾着水,笑得嘴都合不拢:“鱼,大鱼,大鱼!”

李笠让人来把钓起的鱼带去营地处理,看着意犹未尽的儿子以及大外孙,问:“钓鱼好不好玩?”

“好玩!!!”小家伙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李笠点点头。

指了指水潭的“入水口”方向:“那接下来,看阿耶给你们在溪流钓鱼,如何?”

“好!!”

侍卫们跟随皇帝、皇子们往上游走去,李笠拉着外孙的手,给小家伙们讲述钓鱼的规矩。

用泥鳅作为活饵钓鱼,是很常见的做法,适当的用一些活泥鳅来“打窝”,同样如此。

但是,正如人们捕鱼时,渔网的孔不能太小那样,用泥鳅打窝、钓鱼,要适度,不能大小通杀,把水里的鱼全都弄走。

后世,有被钓鱼爱好者称为“泥鳅党”的一类人,用大量处理过的泥鳅来打窝,吸引水域里大大小小的鱼群来进食。

然后趁机把这些鱼全都钓个一干二净。

他们很舍得下本钱买泥鳅打窝,回报也很丰盛,在合适的水域,一天钓个上百斤鱼十分轻松。

甚至有人用毒药(对鱼有毒)来处理泥鳅,用类似于投毒的方式来“药鱼”,然后直接用网兜捞中毒浮起来的鱼。

这对于寻常钓鱼者来说,类似于用绝户网捕鱼那样,足以让一片水域变成“荒地”,所以这种做法非常缺德。

但也有人认为钓法不分对错,比起垂钓一日才钓得小鱼两三条,做“泥鳅党”稳得大丰收可快活多了。

是是非非,不是李笠能定性的,他今日带着孩子们来钓鱼,不是要让小家伙们修身养性,得想办法降低孩子们钓鱼难度。

所以用了大量泥鳅来打窝,效果很不错,不至于孩子们钓了一两个时辰都钓不上一条鱼。

但水潭经此“大劫”,肉食性鱼类估计已经“伤亡过半”,负面影响肯定是有。

所以,李笠要把利弊讲清楚,免得孩子们以为钓鱼就该这样。

来到溪流上游,李笠寻了个位置,开始施展“溪钓”技艺,给孩子们露一手。

溪钓,指在山溪等水域的垂钓,与河、湖、塘钓有些区别:

因为溪水各段的流速快慢不同,水下情况复杂,鱼群分布不均,选择合适的钓点很关键,这得凭经验来找。

而溪水鱼的特性较杂,有的喜欢在水缓处逗留,有的喜欢在水急处觅食,所以要有针对性的“钓鱼方案”。

“我们要钓的鱼是鳜鱼。”李笠讲解着,让孩子们学一些小知识。

虽然他的子孙不必靠这个技术养家糊口,但作为“夏令营”的体验项目,还是很有必要讲解的。

“鳜鱼是底层鱼类,活动水域在水体的底层,喜欢潜伏在水底石头缝里,默默埋伏,等着小鱼从面前过,那么,问题来了。”

李笠指着眼前的溪流:“溪水流得这么急,鱼钩很容易被水流带走,根本就沉不下水底,怎么办?”

小家伙们想了想,说:“给鱼钩加重物,就能沉下去了。”

“对,所以要用铅头钩。”李笠拿出钓具,展示一个加了小铅坠的鱼钩组合,勾上一尾活泥鳅后,准备甩竿。

“甩竿放饵要注意技巧,得斜着往对岸上游方向抛,如此一来,鱼钩才会在被水流带偏之前沉入水底。”

李笠甩竿放饵,拨动渔轮收线,反复几次,目的是让鱼钩上的泥鳅“游起来”,刺激潜伏水底的鳜鱼捕食。

就在孩子们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忽然鱼竿前端猛地一沉。

他立刻扬竿,并快速拨动渔轮收线,很快就从激流中扯出一条鱼来。

扯上岸,小家伙们围上去一看,惊呼不已:“好大一条鱼啊!!”

这是一条比成人巴掌大略大的鳜鱼,瞪着绝望的双眼,不住地扑腾,却只是徒劳无功,很快就被装入鱼篓。

李笠重新给鱼钩挂饵,在溪边重新找了个地方,甩竿抛饵,然后拨渔轮收线。

反复几次,再次钓起一条鳜鱼。

皇子们见父亲这么厉害,溪钓看起来很容易,一个个欢呼雀跃,争着要来试一试,李笠却说:

“溪钓的难度太高了,你们走路还走不好,可不能急着跑,不然,会摔得很疼的。”

“溪钓很难么?”有皇子发问,李笠拿起那加了铅坠的钩组,“当然难,加了铅坠的鱼钩,被鱼咬上时,传递到鱼线上的反应变得很小。”

“钓者没经验的话很容易发生误判,以为鱼咬钩了,提竿一看,什么也没有。”

他又指了指溪流:“河底石头多的地方,鳜鱼潜伏的几率大,但是,鱼钩沉底,或者收线过程中,很容易被石头缝卡住,一旦卡住,这钩就废了...”

“还有,加了铅坠的钓钩,手感明显变沉,入水后,很难确定是否真的沉底,这得靠不断地摸索来积累经验,所以,你们觉得容易么?”

这么一说,皇子们明白溪钓的难度了,个个不住摇头。

李笠看看天色,已然是中午,便带着孩子们返回营地,一行人走在山涧里,虽然头顶烈日,却被习习凉风吹得神清气爽。

李笠带头唱起儿歌,带着大量童音的歌声夹杂着流水声,在山谷里回荡,别有一番风味。

走着走着,忽然山谷北面深处传来数声啸叫,仿佛是有人射出鸣镝响箭发信号,这让皇子们不由得转头望去。

却见山谷深处郁郁葱葱,风摇树影,鸟雀鸣叫,没有什么异常。

侍卫们脸上闪过些许警惕的表情,但很快恢复正常:这是自己人发出的信号,所以,没事。

李笠也听到了这个动静,不以为意,带着孩子们往营地前进。

这里,是泗水畔、徐州寒山南边的吕梁地界,因为有山有水,离淮阴不算远,所以是避暑的好去处,所以李笠带着家人来这里办“夏令营”。

而且,这里也是他女儿李平安和一双儿女,以及姑婆谢氏避暑的地方。

黄姈也会带着后妃、皇子、公主们来这里暂住,接连数年,都是如此。

若夏天时李笠刚好有空,也会来。

所以,刺客们摸清了规律,想要潜入这片地区“守株待兔”,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这不,外围警戒的“朝廷鹰犬”抓到猎物了,方才那动静,就是“行动成功”的意思。

李笠暂时不知道这伙刺客是什么来路,也不会过于关心,反正他仇家多,经常有刺客行刺,没必要大惊小怪。

见着儿子们拎着鱼篓,兴高采烈向前走的模样,李笠畅想起来。

此次来吕梁之前,有司就发现吕梁地区有可疑人物出没,极大概率意图不轨,建议他不要去吕梁。

但是,李笠不介意亲自做饵。

现在,来行刺他的那些刺客们已经被“钓起来”了,那么,他派出去的刺客,目标人物有本事钓起来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