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蹈覆辙

乱世栋梁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蹈覆辙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蹈覆辙

恒州西北,武州川,大量人马、牛羊沿着山谷往东南前进,目的是武州塞。

出了武州塞,就是中原齐国的恒州治所恒安。

他们是在大青山南麓过冬的突厥部落,于魏国旧都盛乐附近驻扎。

现在因为某些原因,叶护下令拔营往东南方向行进,从苍鹤口(参合口)入苍鹤陉(中原称参合陉),再入武州川河谷,出武州塞,抵达恒安城。

恒安城,就是魏国旧都平城。

叶护,即厥可汗之弟阿史那库头,率领众多部落南下过冬,因为中原齐国派人求救,便拔营前往恒州。

此刻,武州川内到处都是羊群,人马行走期间,有些拥堵。

大轮车上,老弱妇孺蜷缩在车厢里,看着谷中接近干涸的河流,以及两侧山壁,觉得有些温暖。

如今虽然临近开春,但天气依旧寒冷,风雪大作的天气长途跋涉,对人和牲畜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现在大队伍走在东西走向的山谷里,因为能避风,所以比起在盛乐,反倒暖和一些。

沿途又有水、草,牛羊们好歹能吃饱肚子,不会那么容易掉膘。

只是不知,接下来的仗,会打成什么样子。

打仗,就是他们大举南下去恒州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草原上的部落不会在冬天打仗,因为要保住牛羊马平安过冬。

牲畜过冬,本来就掉膘掉得厉害,若这时候打仗,一不留神,牛羊马会死很多。

但是,逼不得已的时候,该打仗还是得打,只要打赢了,收获大于损失,那就是赚的。

至于这仗要在哪里打,许多人都不清楚,但有一个消息已经传开:

阿史那特勤(阿史那摄图,可汗之侄,特勤为特称),之前被叶护派去恒州,然后,在恒州东边围住了楚军主力。

据说楚国的国君也在军中。

只要歼灭了这支楚军,俘虏了楚国国君,突厥大军继续向东过北燕州,就可以突破居庸关,入幽州,席卷中原的河北。

而与此同时,北燕州以北、长城外沿的怀荒故地,又有一支楚军聚集。

这支楚军看样子是要走北道,到大青山(阴山)北麓后,经由白道南下,偷袭在大青山以南、魏国旧都盛乐过冬的突厥部落。

所以,叶护决定拔营往东南前进,沿着特勤的进军路线,入恒州,转往东,和特勤汇合。

到时候,那只孤悬在外的楚军,偷袭盛乐却扑个空,退路也没了,必然如同走丢的羊羔,迟早要消失在草原上。

如果他们敢原路返回,届时占据了北燕州的突厥大军,可以在怀荒附近等着他们送上门。

要知道,十几年前,气焰嚣张的柔然大军,就是在怀荒镇故地附近被突厥军队击败,其可汗兵败身亡。

现在,中原的楚国国君,要么兵败被俘,要么兵败身亡。

之后,楚国必然如柔然汗国那样,因为国君的突然死亡而四分五裂,最后灭亡。

队伍中,骑马前进的叶护阿史那库头,看着地上那些被马蹄踩踏得十分光滑的石板,以及道路上两道深深的车辙,想起自己听中原逃人所说的一各成语。

重蹈覆辙。

这成语的本意,是指车子沿着前面车子留下的车辙印前进,引申的意思,就是走别人失败的老路。

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连接着拓跋氏魏国旧都盛乐(西边)以及平城(东边),所以当年沿途有很多商旅往来。

以至于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还有大量被马蹄踩踏得光滑的石板路。

只不过,当魏国再次迁都,迁到中原腹地,那个名叫“洛阳”的地方后,平城和盛乐就渐渐冷清了。

盛乐荒废了,平城成了边境的偏僻小城,之前拱卫平城的北方六镇,成了贫苦军民聚集的地方。

而国都南迁到中原腹地的魏国,很快腐朽,被造反的六镇边军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被人取而代之。

这在库头看来,就是沉迷于玩乐的后果,一如柔然汗国那样。

那么,突厥可不能走老路,不能重蹈覆辙。

他决定趁着中原各国交战的好时机,占了恒安(平城),然后以此为根基,对中原各国施展行动,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却不用想办法变成一个中原国家。

中原很富庶,他们凭借武力,可以获取大量的钱粮、牲畜、人口,这些资源如同割完又会长的野草,源源不断。

抢到的财物、粮食布帛和人口,运到恒安,沿着眼前这条路送到盛乐,再往北由白道出大青山,运到草原。

分给汗国各部。

让中原各地,为突厥汗国提供大量人口、粮食、钱财,如同缴税一般。

而恒安,就是征税队伍的驻扎地,突厥大军只要以恒安为营地,定期南下征税即可。

或者让中原各国臣服,定期纳贡,那更省事。

若将来,突厥汗国的疆域继续向南扩张,,也不能放弃恒安这要地,不能把可汗王庭挪到中原腹地。

因为草原才是汗国的根本,若贪图中原的花花世界,把王庭迁到中原,那就会落得如拓跋氏魏国那样的下场。

库头听人说起过拓跋氏起家的历史,据说最初,拓跋氏的生活地,在大草原的东北境,后来南下。

到了如今契丹各部放牧的区域,又转向西,过大青山,在大青山南部定居,建国,定都盛乐。

然后,迁往东南面的平城,之后,继续南下,定都中原腹部,成了中原的一个国家,不再是草原上的汗国。

最后,还把姓氏改了。

这在库头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一路往南走,然后把起家的草原扔给别人,最后还把姓氏改了,这算什么?

等于是突厥汗国建立后,各部不断往东跑,往碛南草原跑,把起家之地丢给别人,把碛北丢给别人,还把阿史那氏改为汉姓。

库头觉得,这种愚蠢的行为,就是自取灭亡。

突厥汗国可不能像拓跋氏的魏国那样。

如果由他来统治东部草原,就绝不会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牙帐最多设在恒安,再不能往南迁,省得走拓跋氏的老路。

不知不觉,太阳升到头顶,山谷四周回荡着羊群的叫声,就在这时,前方忽然风声大作,好像突然起风了。

山谷里起风,是很常见的事,可这风声却带着嚎叫、呼喊,以及大量马蹄声。

行进的队伍,渐渐被前方传来的骚动弄得停下脚步,如河水般流动的羊群,也渐渐停了下来。

前方越来越乱,喧嚣声起,很快变大,不一会,有许多人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敌人,敌人来了!!”

这喊声让后边的人们听了发蒙,因为按着之前知道的消息,前方都是自己人,恒安有许多兵马驻扎,哪来的敌人?

库头得了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很快意识到不妙:有伏兵!

此时此刻,他能想到的敌人,就是恒州原本的主人——齐军。

恒州是齐国的地盘,只是之前齐军挡不住来袭的楚军,所以请他们南下助战,把恒州“暂时出借”,给他们作为过冬营地。

所以,前方敌人不太可能是楚军,因为楚军主力被他侄子阿史那摄图围了,另一支抵达朔州地区的楚军,自身难保,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库头后背一凉:难道,难道摄图...

前方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呼喊声,那是无数人在呼喊,动静之大,仿佛天崩地裂一般,这喊声让库头想起山中瀑布的轰鸣。

而这轰鸣发生在山谷里,原本迟滞不动的人群,忽然如同被堰坝突然拦截的河水一般,倒灌回来。

前方溃败的人,不断地往后跑,越跑人越多,浩浩荡荡扑来。

库头发号施令,组织各部防御,但是仓促间如何组织得起来?

此次行进,没有人想到会遇到敌情,所以各部连成长串,人员混杂,许多青壮和家人走在一起,大队伍如同一条巨蛇,爬行在长长的山谷中。

各部酋长想要召集本部部众都不容易,遑论集结各部兵马起来迎战?

眼见着溃败的败兵,践踏着后方的自己人,场面宛若雪崩一般越来越混乱,库头心中叫苦,带着人掉头就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