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木生火

乱世栋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木生火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木生火

上党郡西,沁水畔,陭氏关。

关的东面数里外,山路边上山林里,楚军先锋们正在砍树。

他们所在位置,为一座山的东面,确保陭氏关守军看不到、听不见动静,然后用随身携带的斧头砍下几颗大树。

去其树枝,取其树干,用锯子将其沿着纵向剖开两半。

随后,用带来的专用工具,沿着中轴线,将分半的树干中轴挖槽,再将带来的长铁筒放入空巢里。

铁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其内径不小于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长度也和一个成年人身高差不多。

接下来,他们按照“操作规程”把树干合起,于是铁管便“镶”在这树干的中心。

下一步,又用带来的铁箍将树干从头到尾箍起来。

于是,一门铁芯木炮制作完毕。

整个过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他在一旁喝水、吃干粮的兵卒,也得了休息,甚至打了个盹。

他们隶属于“太行南道行军”,作为开路先锋,自上党向西而来,连日长途奔袭而大量消耗的体力,现在恢复了一些。

他们穿上铠甲,整理装备,列队,出了山林,走到山路上,沿着道路向前进。

转过山脚,前方就是陭氏关,陭氏关上的守关齐军见了他们,立刻吹响号角,随后点起烽烟。

烽烟会由西侧的烽燧不断传递,传到西边的河东平阳,然后向北传,让晋阳那边知道,楚军开始攻打陭氏关。

但楚军此次攻打陭氏关的意图没必要隐瞒,也不需要偷袭,因为上党地区易主一事,已经表明楚军进攻了。

几门现场制作的木炮,摆在关前一百五十步左右位置,这里刚好有一块空地,能让木炮一字排开,作为发射阵地。

而身着重甲的楚军先登,扛着一个个现场制作的大木盾,顶着陭氏关守军投射的箭矢,逼近到关前百步位置。

血战在即,他们有些紧张,毕竟短兵相接后,生死无常。

而且,那一个个树干做成的攻城兵器,怎么看都不靠谱,若这兵器攻不破关墙,他们光是为了攀墙,就不知要填进去多少条命。

“那玩意真的厉害?”有人问,蜷缩在木盾后,听着箭矢射在木盾上的“咄、咄”声,一脸狐疑。

其他同样蜷缩在木盾后的同伴们,一个个两眼迷茫:“大概吧,不然糊弄人的话,那是要军法处置的。”

“可几根树干,能有什么威力?”

他们议论着,下意识回头看,然后瞳孔一缩。

却见那空地处,一群人对着简易支架斜撑的树干焚香祷告。

其虔诚模样,好像乡里办社戏时,百姓奉祀社神一般。

先登们见状,只觉后背凉飕飕:“入娘贼,这帮人好像不靠谱啊!攻城靠拜神的?”

厮杀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友军如此做临战准备,还是让先登们觉得自己好像被骗了。

但是到如今,退缩是不可能退缩的,只能等友军发威。

能发威么?

炮兵们觉得可以,这铁芯木炮的制作和用法,经过不断地实验,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操作规程”。

他们是按规格来制作炮身,装药量只要严格按规定来装,就不容易炸膛。

但意外还是会有,所以发炮前得焚香祷告。

之所以用木炮,是因为正经的攻坚火炮很重,最轻的攻坚炮分量不低于两千斤,加上弹药,运输量很大,在山路运输尤为不易。

所以必然行动迟缓,这对于快速开路的前锋来说,派不上用场。

所以为了尽快给行军开路,他们只能靠人力携带铁筒、弹丸和火药行军,到了现场,伐木制作简易火炮来攻陭氏关。

一番准备过后,香也烧了,拜也拜了,炮兵们不忘给几个木炮贴上出征前就准备好的“千万不要炸膛符”。

然后点燃其中一门的引信,先试射,然后根据试射结果,调整其他炮的炮口角度。

须臾,雷鸣声起,木炮的炮口绽放出火光。

几乎是与此同时,陭氏关门洞上方、箭垛下方的墙壁,腾起一阵烟雾,石渣飞溅。

烟雾散去,石砌的墙上出现一个明显的坑,惊魂未定的守军们探出头,四处打量。

楚军会妖术的传言,果然是真的,方才对方施展妖术,集中石墙,他们站在墙上,只觉得地面颤抖。

却见前方一百五十步外的空地上,又绽放出几团火光。

惊雷在群山上空炸响,撼动四方,瓢泼大雨之下,沁水水位暴涨。

大量河水奔流在山谷之中,发出巨大的声响,宛若巨龙在咆哮。

陭氏关旁,沁水河段,几道临时架起来的过河便桥,在激流中顽强屹立着,大量楚军兵马冒雨过河,踏着便桥往西而去。

桥西岸,现场教学的军校教员,向实习的军校生讲解行军桥的搭建要领及注意事项,师生都身着蓑衣。

“搭桥,要按规格来搭,不同规格的桥,通行能力各有不同,要想保证军队快速过河,桥的通行能力很重要!”

雨声很大,所以教员说话几乎是吼:

“夏季在山区行军,极易遇到暴雨过后河水暴涨的情况,所以无论是行军、扎营还是搭桥,都要考虑大水...”

“浮桥倒是可以随着水位上涨而上升,但浮筒或简易木船做起来麻烦,直接伐木搭桥,也能更好地让重车通过....”

学生们听着教员的讲述,目光却聚集在河中一处便桥上。

那便桥的结构,他们认得,是典型的“重载桥”:

桥面下的支撑结构是“人字形”,桥面上又有桁架,能够强化桥身,以便通行载重量极大的车辆。

而此刻,就有沉重的军械车在过桥,马夫奋力驱赶着拉车的马,后面,又有兵卒奋力推车。

车走在便桥上,桥身似乎为之下坠,或者,是大伙看花眼了?

学生们看着这些车过桥,有些提心吊胆,几乎连呼吸都慢了许多、轻了许多,生怕自己呼吸的动静太大,把桥给弄塌了。

这些马车,装的是某种大型军械,连同其“弹药”,每一辆车的分量都很重,所以运输不易,行进速度很慢。

加上夏季行军,山区经常下雨,所以这一路过来,运输队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交通调动也让人劳神,他们现场实习,体会很大。

但只要将这些军械运出群山,进入山那边的河东地界,吃苦头的,就会是敌人。

听讲的学生之中,王頍没有看军械车过桥,而是看着河水发愣。

夏季作战,降雨是个问题,尤其山区行军,十分麻烦,因为雨来得快,又容易发大水,走在河谷里的军队,一旦遇到山洪暴发,很难躲得掉。

“太行南道行军”翻越太行山去河东,遇到降雨,行军速度必然大受影响,这是战前就考虑到的。

所以,他兄长指挥的“太行北道行军”,想来此时行军也不易。

但是,因为战前做好了充分的谋划,参谋们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所以,各行军的准备都很充分。

眼前这几道便桥,搭建时就考虑了暴雨过后河水暴涨的问题,所以用料十足,且搭得较高,短期内不怕洪水冲断。

正思索间,忽然刺耳的号角声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却见陭氏关处沸腾起来,有不少兵卒跑出来,跑向河边。

“敌袭,敌袭!!下游方向,西岸!!”

呼喊声中,人们发现过河便桥下游不远处的山林里,有大量人影出现。

尖锐的哨声响起,守卫便桥的卫兵们,纷纷涌向临时搭建的“桥头堡”处,准备抵御来犯之敌。

因为布置得当,便桥两侧本就有兵卒守卫,所以即便事发突然,迎战也并不仓促。

且分工明确:该过河的过河,该迎战的迎战。

军校生们在教员的带领下,也进入一处桥头堡,拿起武器,准备迎战。

这里搭着简易雨棚,但挡不全,许多兵都冒着雨备战。

雨天弓箭不好使,所以短兵相接难以避免,军校生们握着短矛和佩刀、盾牌,如同即将出击的猎犬,看着扑来的猎物,一个个兴奋不已。

要杀人...要打仗了,可不得拉胯呀!!

“敌人真是不要命啊,下大雨也翻山来偷袭!”有学生激动的说,其他人同样激动不已:“当然了,换作我们也是要偷袭的。”

“可惜,我军早有准备,他们注定白来一趟!”

王頍却看向旁边,那里有兵卒转动简易炮架,将搭着的木炮对准来犯之敌。

他饶有趣味的看着这些兵,从木炮的前端装填“发射药”和圆球状“弹丸”。

准备好后,点燃木炮尾端露出来的引信,而来犯之敌,距离便桥已经不到百步,一个个嚎叫着前进,如同见了肥肉的狼群。

“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兵卒们喊起来,军校生们照做,须臾,木炮前端绽放出火光。

沿着河道跑来的敌人人群中,忽然缺了一角,其冲锋势头,为之一凝。

随后,其他桥头堡处也有火光闪烁,一门门木炮绽放着火光,将来犯之敌瞬间打得支离破碎。

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生火,谁能想到,官军木炮放出的火光,威力如此惊人?

雨继续下,过河的队伍继续过河,仿佛方才的一场袭击,从来没有发生过。

王頍看着那沉重的军械车平安过桥,松了口气,整个战役的难度,在于雨季时,兵马尽快翻越太行山,并把军械尽快运过去。

只要能把军械运到西边,仗就好打了。

因为对方想要堵口,根本就堵不住。

忽然间,头顶炸响惊雷,王頍抬头看天,却见一道强烈的闪电落下,命中附近山头。

他想起雷雨时行军避雨的要点,随后,看向旁边。

旁边山坡上,已经特意竖起了避雷针,孤零零的立着,其真正作用就是“引雷”,免得过河的队伍或守军被雷劈。

但王頍的注意力,在身边那几个操作木炮的兵身上。

这几个兵,身着铠甲,头戴“漏斗盔”,盔上那尖尖的细杆,看上去....

其他几个军校生,也意识到这一点,交换了一下眼神,默默地往外挪。

这鬼天气,带这种头盔,怕不是要招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