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动员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动员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动员

晋阳东郊,楚军大营,各部兵卒聚集在各自营地里,听军司(类似监军)们讲述晋阳的情况。

楚军兵临晋阳城下,之前已经和晋阳齐军打了十余场仗,如今后续兵马源源不断赶到,官军已经围了晋阳。

攻城战即将开始,军司们此举是要进行战前动员。

战前动员,是军司们的一项职责,目的是要让参战的普通兵卒明白,接下来的仗,其战场环境如何,天气可能会如何,敌军概况如何。

并告诉兵卒们,交战时若是己方胜了,追击时要注意什么;

若己方败了,撤退时,该怎么“有序撤退”。

而且还要重申军纪,尽可能让兵卒们做好战斗准备。

现在,各部军司向兵卒讲晋阳概况,目的是让大伙意识到,守卫晋阳的齐军,其作战意志会有多坚韧。

“晋阳,是高氏的霸府所在,是高氏起家的根基!”

某部营地,临时用几个木箱搭起来的讲台上,一名军司向席地而坐的兵卒们,讲述着晋阳对齐国的重要意义。

“齐国有两个国都,一个是邺城,一个是晋阳,邺城管文,晋阳管武,所以晋阳这里,是齐军精锐集结的地方。”

“这些齐军精锐有个名号,叫做九州军士!”

“什么是九州?就是齐国并州尚书省下辖并、肆、汾、恒、云、朔、显、蔚、燕九州。”

“这九州的军人,就是四十多年前,魏国的六镇军民,不下二十万人,以及在这四十年间从血与火中活下来的北地军人。”

“他们是专门打仗的军户,亦或是在战争中活下来的老兵,连续两代人,经历了魏国末年的无数战争。”

“是高家,给了他们如今的地位,免劳役,还有各种福利,他们对高家的忠心,不是那些河北豪强可以比的。”

“所以,当我军破城后,这些九州军士,连同其家人,未必会乖乖的投降,他们很可能会负隅顽抗!”

话说到这里,许多兵卒不以为然,毕竟官军向晋阳靠近的时候,晋阳齐军也屡次出击,和他们交锋。

结果呢?什么九州军士,还不是一样打败仗,如今缩在城里不敢出来?

军司见兵卒们一脸轻松,便发问:“那么,我们攻入晋阳后,在街道上,碰到的敌人,若是手持棍棒,甚至向我们扔石头的老弱妇孺,该怎么办?”

这一问,让许多人愕然:老弱妇孺?扔石头?不会吧?

军司又说:“你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那好,我举个例子。”

“魏国的六镇军民,是在北境吃风沙的卑贱军户,本来日子要过不下去了,是同乡的高欢,带着他们不断打胜仗。”

“于是,来到并州及周边各州定居,过好日子。”

“他们不用再过吃风沙的苦日子,不打仗的时候,待在军坊里悠哉悠哉过日子,不用种地,就有粮食吃,不用纺织,就有衣服穿。”

“这样的好日子,是和高家连在一起的,如果高家没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没了。”

“北方的百姓,本来就对南方朝廷有顾虑,而这些军户,甚至对原来的魏国朝廷都有疑虑,不然当年为何造反?”

“他们会对南方朝廷老老实实么?”

一番讲解下来,兵卒们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们之前认为,只要官军用刚到的“克虏伯”攻破晋阳城墙,晋阳齐军就会投降,这场仗,好打得很。

“克虏伯”,是军中对某种新式兵器的代称,兵卒们不清楚这兵器是什么。

但光听“克虏伯”这个名称,就明白这种兵器一定能“克虏”。

现在,军司们这么一分析,兵卒们意识到城中齐军包括其军属的反抗意识可能会很强,那么,接下来的攻城战,可不能掉以轻心。

“克虏伯”能够攻破厚厚的城墙,可城墙破了之后,还得靠他们这些大头兵去控制城中各处要地,抓俘虏、缴械,控制全城。

如果城中军民的反抗意志确实很强,那真得多注意了。

晋阳城内,行宫,主持晋阳城防的唐邕在见皇帝之前,特地见了皇帝心腹韩长鸾,试图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建议:

一,将晋阳宫里的宫女,发放给将士们,以激励军心。

二,将晋阳宫以及并州州库里的钱财、布帛发放给将士们,以激励军心。

唐邕认为,如此一来,就能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抵御楚军的进攻。

否则,城破之后,玉石俱焚,这些宫女和钱财、布帛,成了他人之物,留着也没用了。

对此,韩长鸾表示没有必要:“一如唐公所说,城破之后,玉石俱焚,那么,九州军士肯定知道,被南军破了城,会有什么后果。”

“自己的性命全在对方一念之间,而家人,即便保得性命,也会沦为奴婢,做牛做马。”

“所以,无论有无赏赐,他们都会尽力杀敌。”

“而且,把库房里的钱财、布帛拿出来发放,中间又不知会被多少人截留,最后,兵卒们能拿到手的,能有多少?”

“若太少,甚至会让将士们怨气冲天,那是何苦?”

唐邕听得韩长鸾这么说,知道事不可为,不再坚持。

他是可以面见皇帝,请求皇帝将宫女以及钱财、布帛赏给守城将士,但皇帝肯定不会立刻答应,而是询问韩长鸾的意见。

既然韩长鸾现在就反对他的建议,那么皇帝问起时,也不会有改变。

所以一会自己还要说,就是自寻烦恼。

韩长鸾知道唐邕是个聪明人,既然现在自己已经表示反对,那么一会唐邕见了皇帝,也不会再提这件事。

所以,直到内侍来引唐邕去面君,韩长鸾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当然,他知道唐邕的建议并没错,但是,已经没有必要了。

自介休被楚军攻占,晋阳与平阳之间联系中断,韩长鸾就觉得,齐国要完了:若无周军救援,晋阳无法长期坚守。

果不其然,自那以后,楚军从容向晋阳逼近,而南面,再无消息。

现在,楚军已经围城,按着对方一贯擅长攻城的表现,韩长鸾知道,晋阳是守不住的,迟早要沦陷。

而他们除了晋阳,已经没地方跑了:北边通往草原的大门,早已被楚军占领。

孤城不可守,晋阳撑不了多久,城破之后,城里的人,要么死,要么投降。

所以,他得为将来考虑。

晋阳宫里,确实有很多金银珠宝、钱财,而他,借着皇帝的信任,安排人手,以监库的名义,暗中转移部分钱财。

待到城破之后,他当然要投降,傻子才自尽殉国。

再往后,能不能活下去,或者能在楚国有个像样的官职,得靠钱来开路。

但韩长鸾陪伴皇帝从邺城出逃时,因为走得匆忙,所以万贯家财都陷在邺城。

他在晋阳虽有别院,但并无太多产业,积蓄也不多,哪来的钱财在城破之后给自己开路?

所以,韩长鸾把手伸向宫库的金银珠宝,并暗中挑选美貌的女人,包括宫女,藏于别院,等着城破之后,开路之用。

毕竟,娄定远那家伙,都能得楚国重用,他花钱开路,送美人讨好楚国权贵,保命应该不成问题。

可一旦皇帝听了唐邕的建议,要开库房,把金银珠宝赏赐给将士们,就会发现数目不对,少了很多...

想到这里,韩长鸾向宫内走去,决定多用心,把皇帝盯紧了,免得出意外。

他对高纬的忠心是有前提的,当初对高纬好,是因为高纬是贵人。

而且后来还成了皇太子、皇帝,那么讨好对方,就是保自己的富贵。

如今高纬就快成为阶下囚,他不早做打算,难道将来,陪着高纬去受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