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疑惑

乱世栋梁 第二百一十二章 疑惑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百一十二章 疑惑

乐府,乐师们正对新到的金属管进行检查,对照清单,看看作场送来的“货物”是否对数。

这些金属管即有铜管,亦有镀锡铁管,其长短、内径、厚度不一,敲打之后发出的音调各有不同。

而且,还用作音管:各类尺寸的管风琴,也需要内径不一的金属管作为音管。

一箱箱的金属管,数量很多,不可能逐一检查,所以只能按比例抽查,看尺寸,试音。

乐师们忙碌着,却有一个“编外人士”,也来帮忙:

在工部任员外郎的万宝常,因为精通音律,对“八音”颇有研究,远胜许多乐师,所以常来乐府搭把手。

万宝常参与了管风琴的完善工作,所以现在负责检查用于管风琴的金属管,不过,排钟所用音管的验收,也得他来把把关。

他从木箱里拿出一根铁管,仔细观察起来。

相比铜管,铁管易锈,所以用于乐器的铁管,都镀了锡。

他很好奇作场是怎么给这铁管镀锡的,看来看去,都看不出什么瑕疵。

而且,让万宝常好奇的是,徐州寒山的作场,可以大批量制作尺寸统一的铁管,包括侧开口铁管,随便拿两根来对比,尺寸都是一模一样。

也不知用的是什么制作工艺。

选出的十三根铁管,挂在木架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排钟,放在一个安静的小屋里。

万宝常拿着小木槌,逐一敲击,然后听音。

排钟是新式乐器,为编钟的替代品,如今在许多场合,配合钢琴、管风琴等乐器演奏,有着独特的音效。

之所以说排钟是编钟的替代品,不是说有了排钟,编钟就没了用武之地。

而是因为编钟的意义很特别,代表着等级和权力,不是寻常人家可以用的,甚至连品秩不到的官员,都没资格用这种乐器。

用了,就是僭越,后果很严重。

所以,排钟替代编钟,走下高台,成为一种常用的普通乐器。

现在,乐府的排钟也用铁管,而不是全用铜管,主要是为了省钱,毕竟铜再便宜,总是要比铁贵。

万宝常仔细试音,在一旁候着的“送货”吏员,见这位眯着眼、侧耳聆听的样子,笑道:“员外郎听出杂音没有?”

“没有。”万宝常睁开眼睛,看这个临时制成的排钟,问:“这些铁管,和制作管风琴的风管,都是同样工艺制作的?”

吏员点点头:“是的,员外郎怎么对冶金感兴趣?”

“难以想象,那么多铁管,不仅长度、内径,就连壁厚都一模一样...”万宝常一边想一边说。

他喜欢自制乐器,但金属管要自制的话太麻烦了,所以很好奇制作工艺。

万宝常拿起一根铁管:“实不相瞒,我也试制过铜管,毕竟铜比较软,铸造也好,掏空实心铜管也罢,勉强做得出来。”

“可是这铁管....短的或许还能弄,这么长...”

万宝常将铁管竖放,下端柱在自己脚面,其上端已接近自己腋下:“这么长的铁管,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吏员笑起来:“员外郎猜猜?”

万宝常说出自己的一个猜测:“总不能是用一根长杆钻头,把实心铁棒钻空吧?”

“这不是不行,不过,效率太慢了。”吏员摇摇头,“而且得慢慢钻,即便有水力驱动,这种长杆钻头要钻出等肩高的铁管,耗时长,也废钻头。”

“能钻熟铁的钻头,得是钢制,造价不便宜,所以钻铁管的话,成本高。”

万宝常闻言愈发好奇,他打听铁管的制作工艺,纯粹是好奇,并无他想。

吏员接着说说:“这工艺,按说要保密,不过光是说个名字,其实有司也懒得管,因为这工艺可不是光知道名字就能做到的。”

故意卖弄了一下,转入正题:“斜轧,是斜轧熟铁管,价格便宜量又足,尺寸有保障,所以成本低,售价也低。”

原来如此,万宝常不关心“斜轧”具体是什么工艺,他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答案即可。

抽检没问题,万宝常让乐师拿来印章,在货单上用印,见院子里堆满了装着铁管的长木箱,又问那吏员:

“如今这金属管,需求很大么?”

“员外郎指的是用于音乐的管子?”

“嗯。”

“还行,但对于寒山作场来说,铁管在乐器这块的需求,不算什么,其实,最主要的大头,是军..咳咳...”

吏员差点说漏嘴,万宝常听出了言外之意,不追问,毕竟他对金属管(铁管)在军中有何用途,不感兴趣。

也不能问。

忙了一个上午,他匆匆用过午饭,随后入宫,要对一座新的管风琴进行调试。

万宝常是工部员外郎,父亲为军中将领,按说他该子承父业,在军中任职。

但万宝常自幼喜欢音律,沉迷“八音”,实在不是带兵打仗的料。

所以,在工部任职,抽空到乐府给各种乐器“调音”,并对钢琴、管风琴这种大型复杂乐器进行改进。

之所以不直接在乐府任职,是因为不能打破父亲的底线:

乐师、伶人,按传统的观点,都是贱户,“老万”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沉沦”。

本来“老万”在军中就多有故旧,儿子万宝常若从军,有一群“世叔”以及同辈照拂,前途一片光明。

结果“小万”要弃武从文,如今在工部任职,已经算是“老万”退让一步。

若万宝常到乐府任职,“老万”怕不是要被活活气死。

乐府就在皇宫附近,所以万宝常只是步行了一会,就抵达宫门。

皇宫可不是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进出都得得登记。

譬如入宫,得办完一系列手续,验明身份,获得许可,才能入内。

入宫的人不少,所以万宝常在登记处排队等候,坐在凉棚下,百无聊赖,看着禁军兵卒换防。

宫门禁卫换防,得先摆拒马,防止有人乘着换防之际冲击宫门。

换防完毕,到岗的兵卒还要接受巡察军官的检查:确定身份、检查武备。

皇宫禁卫,兵器无非三仗,弓、矛、刀(有时配盾),除此之外,未经许可,不得额外携带别的兵器,以防有人意图不轨。

万宝常时常入宫,调试乐器,亦或是为贵人们弹钢琴、管风琴,所以对禁卫制度有所了解。

现在,却见禁军兵卒们所带武器有些不同:有人拿的不是长矛,而是长棍,腰间佩刀,刀不像刀,如同长刺。

其刀镡并非常见的圆形或者“一”字形,而像是歪在一侧的一个环状铁套。

这是什么兵器组合?

万宝常有些好奇,但不可能去问。

不一会,有巡察军官过来,抽查禁军武备,让兵卒把佩刀拔出来检查:主要是提防有人偷懒,带着空刀鞘鱼目混珠。

一把刀,不带刀鞘,重大概两斤,挂在腰间久了,很不舒服。

巡察军官来到那几个带着奇怪兵器组合的兵面前,要求“上刺刀”。

万宝常看得清楚,这几个兵,将腰间的长刺状佩刀抽出来,然后将手中长棍斜放,使得棍头在自己面前。

然后把那长刺状佩刀的铁套筒往棍子前端一套,然后一转。

“咔嚓”一声轻响过后,长棍变成了长矛,刺状佩刀就变成了矛头。

万宝常看明白了,默默点头:原来,是组合式长矛啊...

可这不是画蛇添足么?

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还得多出“拔刺刀”、“上刺刀”动作,这不是多了一个破绽?

拿着长矛多好,真要有突发状况,立刻挺着长矛迎战,多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