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火如荼

乱世栋梁 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火如荼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百一十九章 如火如荼

皇宫,听涛阁里,李笠和黄姈看着一身新式戎服的皇太子,非常满意。

虽然李昉身着戎服,是为了展示这新式制服的特点,但在父母眼中,就只有出色的一个好儿子。

身材高大,样貌英俊,气宇轩昂,再加上戎服的衬托,军人气质的“加成”,怎么看都是一个“帅小伙”。

李笠对儿子的样貌非常满意,甚至有些嫉妒:顶级高富帅啊这是!

李昉从小营养就很好,加上李笠的科学理论指导饮食(多补钙、多晒太阳),以及得了母亲的“遗传”(黄姈个子很高),所以个子高。

比李笠高。

加上坚持锻炼,肩膀宽,看上去就是“衣服架子”,穿什么都精神。

李昉又“遗传”了母亲的颜值,样貌英俊,比起“样貌平平”的父亲,好多了。

李笠和黄姈的注意力,全都被儿子的气宇轩昂吸引过去,李昉见父母的关注点完全歪了,有些无奈,赶紧提醒:“戎服,戎服...”

“嗯?噢,好,好...”李笠总算是回过神,看着儿子身上穿的戎服,仔细摸了摸红色的布料,问:

“这新式戎服,洗多少次会明显褪色?”

“孩儿身上这件,洗过十次了。”

李笠仔细看了看戎服,没发现什么色泽不一或者明显褪色的迹象,有些怀疑:“十次,不会是连续洗的吧?”

李昉摇头:“不不,是穿在身上,待得被汗水打湿之后,过夜再洗,再穿,再洗,共八次。”

李笠又问:“是如何洗?单纯的捣衣?还是用了肥皂?”

李昉信心满满的回答:“各种浣洗方式都用过,不容易褪色。”

“那,穿在身上,有没有身上发痒、起红疹等不舒服的现象?”李笠接着问,好像在找茬一般。

李昉摇摇头:“没有,未见过敏,而且穿在身上,红色不会染到身上。”

黄姈见李笠明知故问,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看着儿子身上的戎服,很满意。

这布料的红色,是用新式红色染料染出来,耐洗、不容易褪色(相对而言),可是很重要的突破。

敞开了卖,必然供不应求。

但在之前,耐洗的染色布料,不能说没有,却很少见。

小时候,她女扮男装,平日里穿有颜色的衣服,很少洗,基本上穿过几次之后就直接换新的。

娘一直教育她,让她勤俭一些,所以黄姈不明白,为何娘对衣服如此浪费。

后来,她慢慢明白原因:染了色的衣服,好看是好看,但禁不住洗,一洗就容易褪色。

当然,这褪色未必是颜色大变,却是某些地方颜色变浅,整体看上去这衣服的颜色深浅不一,显得寒酸。

她父亲黄大车,在鄱阳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作为“庶子”,即便再不受嫡母、嫡兄待见,也不能在外面丢父亲的脸,穿褪色的衣服与人交往。

所以,即便平日居家便服都是“白衣”,但只要出门和朋友们游玩,在衣着这方面,黄姈都是很注意的。

再后来,到了建康,她才发现,原来富贵人家的衣服,即便是绫罗绸缎,穿过后只要有汗渍,立刻就扔,根本就不是洗了再穿。

原因,当然也是因为洗过的衣物容易褪色,看上去色泽失调。

富贵人家财力雄厚,衣服穿一次就扔,承担得起,寻常百姓就不同了,穿的都是素色(白色)的布衣,缝缝补补穿几年是常有的事。

等她等了贵妇,甚至成为皇后,才发现这种浪费,真的是很无奈:

她的各种礼服,确实不能洗,洗了就变形、褪色,若有汗渍,就只能换。

若是洗了再穿,穿着这种褪色的礼服在公共场合出现,她自己丢脸事小,给李笠丢脸事大。

而史书里,记载某位帝后或者皇子、妃子勤俭,常说此人穿洗过的衣服。

穿洗过的衣服,被视作“勤俭”,可见自古以来,富贵人家的衣服只换不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然而,如今不一样了,事情正在起变化。

黄姈再次看向儿子身上穿着的戎服,仔细看着布料,感慨:

“化学染料,果然着色牢固,没想到黑黑煤炭的炼焦产品,能有如此之大的用途。”

李笠笑起来:“那是当然,否则那么多人、那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李昉将戎服脱下,展示给父母:“新式戎服,按号数批量制作为成衣,发到军中将士手中,他们再根据自己体形进行细微修改即可。”

“如此一来,后勤的负担减轻了些,同样的运输重量,成衣和布,前者的‘有效重量’更多...”

“标准尺寸的衣型,分几个号数,批量制衣十分方便,无非是红色的衣服为戎服,其他颜色的衣服为民服,如此一来,被服场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黄姈大概知道儿子说的事情,尤其‘成衣’这种商品,问:“如今,成衣的销量如何?”

“因为耐洗,价格也不贵,当然销量不错。”李笠笑起来,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商机很满意。

古代,成衣业很难成规模,人们要买衣服,一般是找裁缝量身制作。

但现在,随着纺织业(包括印染)的发展,成衣大规模销售在一些大都会已经有了可能。

当然,军队对戎服的需求,是成衣业的巨大支撑,李昉今日特地穿新式戎服来给父母看,就是针对即将开始的灭周之战,展示后勤准备工作的一个成果:

有司备下了大量的成衣(号数不同),足以向将士们提供统一的制服。

而不是各营领了布料后,找裁缝给营中兵卒制衣。

无论是夏衣还是寒衣,均由几个被服/制衣作场统一制作、由有司统一发放。

那么,当战争开始后,后方的作场随时能够就按照订单,全力以赴生产各类军需,其中包括戎服。

即便战争长期化,譬如持续到明年,充足的后勤供应,以及有保障的后勤运输体系,能够确保有司把各类军需及时送到前线将士手中。

这就是备战的成果,行军参谋部一直在抓的工作。

李笠拿着这件戎服,对黄姈说:“纺织、印染技术是军民两用,我们先用军队的订单,养活被服/制衣作场,将成衣的产量提升,然后向民间大量销售成衣。”

“只要价格便宜,又确实耐洗,成衣的销路会打开的。”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现在说戎服,可以说,等到开战,官军的阵容,将是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的典故(荼即白色),黄姈知道,不由得纳闷:“白色戎服?显眼是显眼,可不耐脏啊!”

李笠摇摇头:“这是成语的引用,不是说要穿白色的戎服。”

“某些编制的队伍,服色必须有所不同,战场上才能一目了然,方便主将指挥。”

“当然了,这些队伍的战斗力,会在戎服的帮助下,让敌人刻骨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