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乱世栋梁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上午,天气多云,潼关,守将宇文孝伯在关墙上一处战棚内,透过觇口,用千里镜看着东面敌情。

东面黑压压一片的营地,为楚军大营,楚军已经进抵达潼关外。

今日一早,楚兵就在潼关外一里左右位置,布设攻城器械。

宇文孝伯本打算派兵出击,不让对方从容布置攻城器械,但因楚军戒备森严,无机可乘,只能坚守。

他所在的战棚,外围堆了许多沙袋,很厚,也很结实,正常情况下,投石机短时间内都砸不烂,所以能够相对从容的观察敌情。

千里镜的视野里,楚兵正围着一个个两轮车忙碌,这些两轮车上均有一根柱状物,其前端对着潼关。

宇文孝伯猜测,这应当是名为“克虏伯”、“忠勇伯”的兵器。

据说,齐国晋阳城就是被“克虏伯”、“忠勇伯”攻破的,再坚固的城墙,于这两种兵器面前,也不过是单薄的一道木栅而已。

宇文孝伯回想着自己所知的军情,眉头紧锁。

很显然,潼关迟早失守。

但是,在那之前,他无论如何都要让楚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或许,这样的坚持,改变不了大局,或许,周国最后还是会灭亡,但是,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他姓宇文,却不是皇族,不过因为和先帝宇文邕同一天生日,所以当初,得文帝(宇文泰)看中,接入府中抚养,与宇文邕相伴。

养育之恩,不能不报,宇文孝伯的心中,没有不战而降的丝毫念头。

为了抵御楚军的进攻,潼关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夯土关墙加厚了一倍,又挖了许多壕沟,以及各种防御设施。

这么做,都是为了增加楚军进攻的难度。

而为了让守关将士免遭敌军大威力兵器的伤害,关内又搭建了不少坚固的掩体,挖掘了不少藏兵洞以及地道。

并且故意把关内建筑弄得十分杂乱,道路蜿蜒曲折。

目的,就是等着楚军在攻破外墙之后、派兵攻入关城内时,被迫和守军在狭窄、复杂的地形里展开白刃战。

这样的短兵相接,那“克虏伯”纵然威力巨大,也使不上劲。

而敌军兵力再多,也无法在关城内施展。

所以,宇文孝伯明白己方能够发力的时机,在敌军攻破关墙、派兵入关城之时。

那么,在此之前,对方的“克虏伯”、“忠勇伯”为所欲为之际,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他收起千里镜,在关墙上巡视,给坚守墙头的将士鼓劲,随后下了墙头,到城中掩体里等着。

因为“克虏伯”、“忠勇伯”威力巨大的缘故,宇文孝伯只留了少部分将士在墙头战棚里值守,提防楚军以兵器攻城之际,又派出步兵偷偷蚁附攀城。

其他大部分将士,则躲在关墙后、关城内的各类藏兵洞、掩体里,养精蓄锐,等着与破关楚兵展开白刃战。

走着走着,宇文孝伯闻到了一股炙肉味,而气味的来源很多,仔细一看,许多藏兵洞口处,兵卒们点起火,炙羊肉。

羊是什么羊?犒军时发的羊。

宇文孝伯为了鼓舞士气,今日特地发羊,让将士们加餐。

吃饱肚子,才好厮杀。

他走过一处藏兵洞口,聚集在火堆边炙羊肉的兵卒,见主将来了,下意识的站起来,手里拿着羊肉串,有些不知所措。

敌军即将攻城,他们却在炙羊肉,这种行为若是在平日,那是要倒大霉的。

“注意火候,烧焦了,就不好吃了。”宇文孝伯笑道,一脸轻松,继续向前走。

兵卒们见状放了心,随后想起来,今时不同往日,是主将允许他们在战前吃饱喝足。

于是纷纷坐下,继续炙羊肉,并且听老兵继续说往事。

老兵一脸沧桑,盘腿坐在洞内草席上,吃着别人帮炙好的羊肉串,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是将近四十年前,奸臣(西魏对高欢的称呼)兴兵来犯,分三路大军进攻关中。

三路是哪三路?

奸臣自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抵达河东蒲坂,架起数道浮桥,准备渡河。

另一路,是有当世项羽之称的高敖曹,率军从沔北走武关道,攻上洛,逼近长安。

第三路....

“轰!!!”

雷鸣声起,此起彼伏,宛若晴天霹雳,打断了老兵的话。

随后,众人只觉地面在震动,洞壁也在震动。

很明显,敌军发动进攻,关墙承受了攻击,位于关墙墙体内的藏兵洞,自然就“哆嗦”了。

洞内,顶部有些许沙土落下,弄得洞里的人们灰头土脸。

几名年轻兵卒手里的羊肉串落地,顾不得那么多,往洞内退了几步——虽然他们本身就在洞内(靠近洞口)。

雷鸣声不断,许多人的心有些颤抖,仿佛那一声声闷响,是无形的铁锤砸中自己的心,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

“第三路,是奸臣的妹夫窦泰,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极得奸臣信任。”

老兵继续说,仿佛正在发生的“地动山摇”和自己没关系。

“他从蒲坂分兵南下,于风陵渡过河,抵达潼关东,一是夺潼关,策应奸臣于蒲坂过河,二是要朝廷之兵,使得官军无法集中兵力,阻止奸臣过河。”

“当时,关中大饥,人心浮动,丞相(宇文泰当年为西魏丞相)手中兵马寥寥,既无法分兵阻挡,也无法在集中兵力后,面对单路敌军有优势。”

“但丞相判断,奸臣三路大军,主攻是窦泰,其余两路不过是佯攻,于是当机立断,集中兵力向往潼关来。”

“官军精锐走小道绕过潼关,于关东郊的小关附近,打了窦泰一个措手不及。”

“窦泰兵败身亡,奸臣得知消息,吓得连夜拔营撤退,而那当世项羽虽然拿下上洛,得知主力已退,独立难支,也就退了。”

雷声阵阵,绵延不绝,洞内墙壁微微颤抖,人心悸动。

但是,兵卒们听老兵诉说着当年故事,得知当初官军面临的局面,比起现在还要凶险,忐忑不安的心,稍微稳了些。

要知道,当年,朝廷的实力比起东贼(西魏对东魏的称呼),相差十分悬殊,奸臣一次次大举来犯,哪一次不是局势危急?

可朝廷硬是一次次以弱胜强,一次次挺了过来。

所以,这一次,官军也会挺过去的!

我们一定会赢的!

兵卒们自己给自己鼓劲,吃着炙羊肉,听着外面的动静,感受着地面和墙面的微微颤抖,心中不再害怕,反倒有些期盼。

期盼着一会敌军攻进来,他们就利用地形,和对方短兵相接。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忽然间,洞口方向火光闪烁,有不少火焰在洞外地面绽放。

火光照亮了兵卒们的脸,他们看着外面的动静,有些懵:不是有关墙挡着么?怎么会...

“他们或许有类似投石机的玩意,能把易燃之物抛过关墙。”老兵开口,依旧一脸淡定,“赶紧把门关上,莫要惊慌。”

老兵就是主心骨,兵卒们回过神,赶紧动手关门。

门是什么门?磨盘大小的石块,就放在洞口。

抽去“绊脚”,将磨盘状石块“滚”到洞口挡住,又在其上垒几颗大石头,“门”就关好了。

外面即便烧起来,也烧不进来。

而藏兵洞另一头有通风口,所以他们躲在洞里,不怕憋死、熏死。

很快,“门”关上,兵卒们心定不少,洞内虽然有些拥挤,却让他们觉得很安全。

就等“雷声停下”,和攻入关城的敌兵厮杀。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夕阳余晖将大地染成黄色。

潼关及关城,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天的炮击下,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盆,火光将昏黄的天空映亮。

潼关外,楚军炮兵阵地,一门门臼炮“忠勇伯”不停发出怒吼,仿佛怒火绵延不绝,离“息怒”遥遥无期。

阵地旁,堆积着大量灰烬,那是纸质弹药筒的“遗骸”,被炮兵们清理出炮膛,倾倒在周围。

旁边,围观“炮击”围观了大半天的几个年轻楚军军官,掏出堵耳朵的布团,打着哈欠,对身后乌央乌央一大群看热闹的兵卒说:

“散了,散了,都散了,赶紧回营,吃完夕食,早些休息,明早可是要入城收尸的。”

“记住,明早先别吃朝食,不然吃多少,就得吐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