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五十章 实力(续)

乱世栋梁 第二百五十章 实力(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百五十章 实力(续)

秦州,治所上封东郊,麦积山(崖),张丽华登高远眺,看着四周一片苍茫,又看着身边石窟里巨大的佛像,只觉震撼非常。

麦积山(崖)有不少石窟,据说始建于后秦年间,这个后秦,是区别于苻秦的姚氏秦国。

秦州为陇右重地,距离东边关中长安的距离不算远,所以长安城里信佛的权贵们,对可以开窟凿佛像的麦积山很感兴趣。

到了元魏年间,麦积山(崖)的石窟越来越多,西魏/周国时,权贵们又在麦积山开石窟凿佛像,便有了现在的规模。

张丽华身处其间,自然觉得气势恢宏。

她和许多人一样,信佛,不过并不沉迷,平日里烧香拜佛,是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和儿子平平安安,保佑她能常伴皇帝身边。

但皇帝不怎么礼佛,张丽华便很少到庙里去,对于佛寺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

当年的建康,虽然佛寺很多,寺庙里佛像也很多,但并没有多少依山开凿的石窟佛像。

所以,她站在这石窟佛像群面前时,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佛祖看得清清楚楚。

左右张望,却见随行人员,大多在欣赏石窟群佛像。

远处,李笠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动不动,三名画师正在给李笠画素描,以作“到此一游”的留念。

其实张丽华想坐在李笠旁边,奈何,那里已经有人坐着了:身着便服的皇后,坐在李笠右边。

皇后才是和皇帝“共画”的第一人选,所以张丽华再得皇帝宠爱,也不能僭越。

当然,按照这一路过来的惯例,一会就会轮到她和皇帝“共画”,然后是冯娘子。

想到这里,张丽华四处张望,想看看冯娘子在哪,因为似乎对方“消失”的时间很长。

张望了一会,没见人影,她便找来女官,借口有事,询问冯娘子的下落。

得知冯娘子带着两个侍女,还有个侍卫往山后边去了,张丽华眉毛一扬:带个侍卫跑去僻静之处?

有问题!!你一定是偷男人!!

她心里这么想,面上不动声色:“我知道了,记得提醒一下冯娘子,一会,我和陛下共画之后,就要轮到她了。”

女官应诺,张丽华等对方走后,心思活络起来:

呵呵,晚上一同侍寝,你争不过我,肚子又不争气,迟迟没动静,现在是急着怀上,就找情郎借...是吧?

你完了,你完了!

张丽华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竞争对手挤出局。

竞争对手,当然越少越好,张丽华想明白了,后宫妃嫔当中,她之前的几位“前辈”,包括萧娘子,再过几年年老色衰,就不成气候。

唯有年纪比她还小一些的冯小怜,不能掉以轻心。

冯小怜同样年轻、貌美,会才艺,又很会来事,对她来说,确实是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现在机会来了,但张丽华却不敢大意,因为此事操作起来必须谨慎,免得皇帝起疑心。

就算要扳倒冯小怜,也不能让皇帝看出自己是“凶手”,否则皇帝恼羞成怒之下,连带着她也会倒霉。

所以,必须找个人来戳穿冯小怜私会情郎的秘密。

很快,张丽华想到了秦州刺史陈昌。

皇帝出巡到秦州,身为秦州刺史的陈昌当然要陪伴御驾,此时也在麦积山。

张丽华知道陈昌现在在哪:陈昌和其他随行官员在步障外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等候,便派人去请。

等人来了,便问:“陈使君,不知麦积山附近,有何清凉、僻静又有流水之处?”

陈昌听得张婕妤(张丽华为婕妤)这么问,心里纳闷:怎么回事,冯才人方才也这么问。

你现在又问,敢情不是为陛下寻个好地方,而是自己去...

想到这里,陈昌忽然觉得心一紧,因为他先前听人来报,说冯才人带着两三个人,往那“清凉、僻静又有流水之处”去了。

当时他不以为意,毕竟麦积山周围都驻扎着兵马,并且提前清场,到处都有兵在执勤,不可能有什么意外。

现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好像冯才人这么一去,有问题。

然而能有什么问题?那地方附近也有执勤的兵,能有什么问题?

陈昌觉得有些头疼。

现在张婕妤问起这件事,是为了皇帝问的?为了捉奸问的?还是一时间兴起,随口问的?

这么一想,陈昌心乱如麻:碰到如此破事,该如何应变?

父亲陈霸先去世后,他有几位“世叔”提点,为人处世的“圆滑”,历经多年总算是磨练出来了,但碰到皇家后宫之间的勾心斗角,那就....

不回答不行,陈昌便说了个地方,而且也就只有那个地方符合要求。

张丽华暗喜,便说:“请陈使君派人去准备一下,陛下一会,要去那里走走,看看。”

“是,下官明白。”

正说话间,李笠过来了,刚要和张丽华说什么,见陈昌正好在,便问:“陈使君,吐谷浑那边有消息了么?”

“啊,陛下,回陛下...”陈昌好不容易把思绪转过来,回答:“吐谷浑那边,并未有消息,未见遣使觐见的动静。”

“这样啊...”李笠的思绪,因为陈昌的出现,也被带歪了:“突厥的使者呢,在麦积山么?”

“回陛下,突厥使者之前因为肚泻尚未痊愈,在州馆休息,今日并未来麦积山。”

“还没好,这是不是也太...”李笠沉吟起来,张丽华见状,不敢打断。

陈昌也不再想冯才人的事,提建议:“陛下,微臣以为,突厥使者是在观察,想应变之策,所以借故卧榻不起。”

“倒也是。”李笠点点头,和陈昌说起陇右局势。

虽然秦州位于陇右地区的南部,却是联系关、陇的要地,一旦陇右生乱,乱军要祸害关中,首先得拿下秦州,才能沿着渭水河谷入关中。

或者,朝廷要经营陇右,那么秦州就是“发力点”。

相关的布置,已经在按计划进行,但李笠关心的并不仅仅是陇右地区,而是一直阴魂不散的突厥。

自从数年前,突厥在他御驾亲征时吃了大亏,消停不少,但是,经过数年的修生养息,李笠觉得,突厥肯定又会蠢蠢欲动。

但对方在动手前,肯定要先摸清楚中原局势,而中原局势已经大变。

去年,楚军攻入关中,击破周军主力,迫使周国君臣投降,周国各地,传檄而定。

这时,出使周国、刚到半路(凉州地界)的突厥使者就懵了:周国灭亡,自己已经没了出使对象。

于是掉头就跑,跑得很快,瞬间踪迹全无。

想来是连夜跑回去,要把周国灭亡,中原统一的消息带给可汗。

如今的突厥,东部地区总算是有了个地位稳定(相对而言)的可汗,其人为已故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号“阿波可汗”。

今年春天,阿波可汗派出使者,出使中原,携带重礼,向统一中原的楚国天子“道贺”。

正好,李笠出巡关陇,于是他让突厥使者在秦州等着,秦州官府先接待使者。

结果,对方到了上封之后,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卧榻不起。

另外,一直骚扰陇右的吐谷浑,明知中原局势大变,且胜利者(楚国)已经要求吐谷浑派使者来见天子,但到现在,仍未见回音。

也不知是做贼心虚,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说到吐谷浑,陈昌有些恼火:“吐谷浑狼子野心,一有机会,就冲出湟水河谷,袭扰陇右,抢劫人口、牲畜,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去年,关陇易主,吐谷浑就跑出来趁火打劫,只是没能占多少便宜。”

“现在,陛下出巡到陇右,或许吐谷浑是做贼心虚,担心陛下御驾亲征,哪里敢派人来。”

“说不定,又准备远走高飞,避避风头。”陈昌说着说着,嗤笑起来:“他们就是蟊贼,偷东西被追,就跑得远远的,等苦主回头,又跑回来。”

“反复骚扰,反复逃窜,也就仗着自己的地盘是苦寒之地,足够大,朝廷大军追不上,也待不久,才这么肆无忌惮。”

张丽华见李笠讲起国事,连和她一起“共画”都忘了,心中焦急,但不敢插嘴,更不敢提什么“冯才人和一名侍卫往僻静之处去了”。

亏得皇后过来,提醒了一下。

陈昌识相告退,张丽华正要撒娇,却见一脸红润的冯小怜过来了。

她见对方这般模样,心中震惊无比:刚完事就敢出现,你当三郎是瞎的么!!!

李笠见小美人脸蛋红扑扑的,就像个熟透的红苹果,额头渗出些许汗珠,还有些许气喘吁吁,觉得奇怪:

“这是去哪了?看把你热得。”

冯小怜故作神秘:“三郎猜...”

见皇后看着自己,冯小怜心中一紧,不敢矫情,赶紧让身后侍卫上前,然后解释:

“陛下,妾在山后,发现一个好去处,那里有小溪,有水潭,潭里有好多鱼!”

鱼多没什么奇怪的,不过李笠听了之后,来了兴致:“鱼?是不一样的鱼么?”

“嗯,不一样的。”冯小怜说完,让侍卫把装着水的木桶拎上来,里面有几尾刚捞到的鱼。

张丽华见状,有些失望:原来是去捞鱼啊?

难怪专门找了个侍卫去,捞鱼这种事,娇滴滴的小娘子干不来。

冯小怜不知张丽华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她知道李笠如今的兴趣:

李笠每到一处,就要调查当地的“水产资源”,然后将不同的鱼,绘制图形,为将来出版一本《水产志》做积累。

当然,这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大工程”,主要由有司来负责收集资料,皇帝只是出行的时候,顺便“捞鱼”罢了。

于是,她自告奋勇,陪着李笠出巡时打下手,负责调查“水产资源”,帮忙“画鱼”。

因为那地方有一段路程,上坡下坡的,所以冯小怜走得气喘吁吁,满脸通红。

张丽华见冯小怜借着几尾小鱼,得了李笠夸赞,心中有些失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上封城,馆舍,突厥使者阿史那庵逻盘腿坐在榻上,听手下汇报收集来的各类消息。

他因为“水土不服”导致“上吐下泻”,在馆舍养病,所以还没能见到楚国皇帝。

但总不能拖延下去,所以,要在面见楚国皇帝前,尽可能知道多一些消息,也好糊弄对方。

庵逻知道楚国皇帝李笠是一头猛虎,实力已经愈发强劲,还统一了中原,假以时日,这猛虎就要对草原张开大嘴。

所以,意识到危险:汗国若不早日想办法,把这猛虎干掉,一旦猛虎把吃下肚的周国国土消化完毕,汗国就危险了。

所以,他必须以身犯险,来和这头猛虎周旋。

即是为了汗国,也是为了自己,以及,报仇。

他的父亲阿史那库头,于数年前在和楚军的交战中,兵败身亡,杀父之仇,庵逻铭记在心,所以无论是为国为家,再危险的事情,他也得去做。

李笠来陇右巡视,就是最好的机会,只要干掉这猛虎,或许,中原局势会为之一变,到时候内乱起来,就无暇顾及草原、大漠。

那时,才是汗国收复失地的最好时机。

他听着汇报,忽然注意到一个消息:

楚国皇帝很宠爱身边的两个妃子,这两个妃子年轻、漂亮,据说能勾人魂魄,所以,皇帝似乎没有别选美人的兴趣。

如此一来,他带来的美人,怕是送不出去了。

就算送出去,李笠收了,美人恐怕也起不到预想之中的效果。

因为他们又打听到一条消息:去年,李笠就遇到过一次刺杀。

所以,李笠应该会严密提防刺客,那么,面对突厥送来的美人,就一定会有防备。

庵逻有些心烦,摆摆手,手下识相告退,等房中只剩一人,他起身,来回走动。

住惯了大帐篷的庵逻,不是很习惯住房屋,他看着屋子里的精美装潢和陈设,想起了那年,收到噩耗之后,自己和家人哭得撕心裂肺的情景。

报仇之心愈发坚定。

但要干掉一头猛虎,可不容易,稍不留神,打虎不成,自己却死了。

所以需要找破绽。

一头身强体壮的猛虎,露出破绽的时候,不一定是睡觉时,而很有可能是刚吃下猎物的时候。

所以,想要解决李笠这头猛虎,就只有趁现在。

因为李笠正好来了陇右,而不是在中原腹地,庵逻觉得一旦李笠回到国都,汗国纵然倾尽全力进攻,也威胁不了李笠分毫。

想着想着,庵逻不那么心烦了。

计划没有问题,一定会成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