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二零六章 烧制

南宋大相公 第二零六章 烧制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二零六章 烧制

方子安从苏橫家中告辞出来,赶到钱康家中叫了他帮忙。两个人奔赴城中大大小小各个市场,整车整车的搜刮松木炭。大宋朝木炭的价格可是不菲。一担柴禾只要不到三十文钱,但是烧成木炭之后,一秤木炭在严冬季节价格高达四百文。一秤只是十五斤而已。寒冬季节,烧炭取暖那只是官员豪富之家才能花的起的奢侈钱。寻常百姓之家最多用柴禾烧个地炉,或者干脆强忍寒冷用身体对抗着罢了。

好在如今已经是盛春时节,天气早已暖和的很,早已无需烧炭取暖,只是烧煮食物需要用到一些。所以其实已经到了木炭销售的淡季。而在山中烧炭的百姓显然也没办法从春天到秋天屯着木炭到冬天卖,因为他们是靠这个维持生计的,所以还得拉出来卖。正因如此,木炭的市场价格降到了三百文一秤。

方子安一算账,要采买两千斤木炭加上运费还是要需要四五十两银子。苏橫说,一天一夜便要烧掉这么多木炭,若长期以往,那可是一大笔花销。于是方子安和钱康商量一下,既然长期需要木炭冶炼,何不干脆跟几家烧炭的百姓签订一个长期供给的合同,这样卖炭的百姓不愁卖不出去,自己这方面也可以压压价。两人召集了四家松木炭品相不错的卖家在一起商议了一番,最终达成了以二百秤全部收购他们所有产出的木炭的协议。

双方皆大欢喜,方子安省了钱,并且无需再时时出来采购。保证了后续高炉木炭的供给。而对于卖炭的百姓而言,他们其实也很高兴。价格是低了些,但是他们再也无需拉着炭车在城中叫卖或者等候买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在烧炭上,多产出些木炭便可弥补损失。且对方承诺,无论他们烧出多少木炭来他们都要了,这可是长期不愁销路的大买卖。

其实,方子安更希望的是能用石炭代替木炭。石炭的价格很低,因为绝大多数人家还不习惯这种新型的燃料。因为杂质过多,烧起来时热量不够,烟尘太浓,往往会造成全家中毒事件。本来在大宋原来的都城汴梁城,冬天已经很多人家使用石炭取暖的,朝廷也准备大力推广的。但是,在连续出了十几桩灭门惨案之后,人们吓得根本不敢用了。朝廷的大力推广也搁了浅。百姓们根本不认,豪门大户根本不买。

方子安本来想用石炭,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目前石炭的品质很难用在高炉冶炼上。除非进行破碎清洗提纯这样的程序,但这么一来成本又变的极高。而完全人工进行这样的破碎煤洗煤是不可能的,还得设计出机械来,而机械需要尚未成功运用的蒸汽机来带动。所以这其实成了一个悖论。

蒸汽机要想大规模的实现应用,自己必须想办法对大宋朝遍地都是,而且尚未投入普及的石炭进行一番便宜的改造,这样才有利于蒸汽机的运作。木炭的成本太高,而且体积庞大不耐烧,必须要制作石炭球这样的体积不大,却又能持续燃烧很长时间的燃料才能保障蒸汽机的持续运行,而无需每一刻都要有人添炭加火。所以,每一项具有革新意义的东西推出,都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仅仅在这个层面来说,便是一种拉动整体科技革新前进的意义。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显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当天晚上,苏家后院的葫芦状高炉正式点火。大量的木炭铲进上下两层炉膛之中,引燃之后很快便火势熊熊。巨大的烟囱口在黑暗的夜空中居然冒出了暗红色的火焰,下方的一圈进气口无风自通的往里吸着空气助燃。方子安完全没弄明白这个葫芦状高炉的运作原理,起初对它还有所怀疑,但是此刻却发现是自己的认知不够。苏橫造的高炉除了符合他所谓的二次冶炼的需求,还似乎自带某种空气循环的功能,无需风箱鼓风便可充分燃烧燃料。甚至在进行之中不得不根据炭火大小进行对进气口的临时封闭和开放以调节火势。

炉火烧到了半夜的时候,奇观出现了。整个高炉似乎被烧透了,整体呈现粉红之色。就像是用手电筒照着掌心时看到的那般半透明状的红色。方子安惊愕不已,生恐会发生意外,但是苏橫却不以为意,反而面露惊喜。

“成功了,这炉子成功了。烧到这种程度,待冷却之后,整个冶炼炉便将在将来能承受极高的炉温。内胆处将生成耐火层,且光洁如镜,不怕粘结铁水和炭渣。可以说,炉子是冶炼的关键,炉子成功了,后续的事情反而不难了。”

方子安似懂非懂,他也不需要懂,只要苏橫认为成功了,他自然是高兴加开心。

炉火保持这样的状态一个时辰后,苏橫开始逐一封闭进气孔,炉火渐渐的黯淡下去,整个炉膛里呈现一片暗红色。这之后,每一刻钟加一次木炭,之后只开一孔通气,保持炉中温度。烟囱口冒出的暗红色火焰也早已消失,青黑色的烟滚滚而出,颇有些蒸汽时代工业大发展的令人振奋的气息来。

从夜里到白天,又到次日傍晚。一天一夜的时间,葫芦高炉里的炭火便从未熄灭。两千斤木炭烧的只剩下一小堆不足两百斤的样子。苏橫寸步不离现场,方子安和钱康也半步没离开,吃饭喝水都是苏大嫂和苏正两人送来到炉子旁边。三个人越来越配合的默契,苏橫负责掌握火候,方子安和钱康负责搬运木炭添加木炭,三个人满头满脸都是黑灰,眼睛都熬的血红。

“差不多了。可以熄火了。炉门打开,剩下的炭火都耙出来吧。”苏橫终于开口道。

方子安和钱康跳起身来,用铁钩勾来炉门,用铁耙子将里边剩余的炭火全部耙了出来。上下炉门全部打开,一圈数十个进气口也全部打开,任凭炉子开始自然散热。到次日凌晨时分,炉子终于从通体灼热变得冷却了下来。在苏橫的带头下,三人从炉门钻入依旧热烘烘的炉膛里,借着灯光的照耀,方子安都傻了眼。炉膛内部果真如苏橫所言光洁平滑如镜,似乎都烧出了一层釉质一般的东西一样。伸手敲打,竟有整体轰鸣回响之声,坚硬平滑,令人赞叹不已。上下两层都检查了之后,苏橫表示极为满意。整个葫芦高炉烧结均匀,毫无破损,达到了他的要求。

“好了,炉子已经基本成形了,明日我让人从无锡运来的冶炼坩埚和其他一些设施也将随船运到。那些东西一到,咱们便可以正式冶炼需要的精铁了。方公子,有几件事我必须得跟你商量一下。”苏橫红着眼带着满脸的黑灰说道。

“苏大哥但说无妨。”方子安道。

“好,这个冶铁是个精细活,不能随随便便。之后的零件铸造也是技术活。更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所以我这次从无锡老家叫来了十几名兄弟帮我。他们原来都是跟着我做事的,后来我搬到京城来,他们便在无锡本地开了铁器铺子打打铁谋生。但这一次,我必须把他们全部请来。我给他们开了十两银子一个月的薪水,一共十六个人,这银子怕是要你出。一个月一百六十两的花销。他们也是要养家的。”苏橫道。

方子安大喜,苏橫自带团队,这可真是求之不得。自己就喜欢这种的,专业的人找专业的人合作,事半功倍。老把头,万大龙头他们都是如此,这是最为快捷做事的方法。至于薪水,这种能被苏橫看上的匠人,十两银子的薪水可不高。

“苏大哥,虽然你我是合作关系,但在这件事上,你完全可以做主。不但是薪资,他们的居住饮食等消耗支出都要解决。只要对整件事有利,便完全遵照你的意思去办。钱兄弟,你听好了,我可能以后没有太多的空闲在这里,你负责跟苏大哥接洽这些事,也要记着这个规矩。一切必要的支出都不得吝啬,完全按照苏大哥的要求去做。”方子安道。

钱康满口答应,苏橫心里也高兴的很,继续道:“还有就是,人到齐了,东西到齐了,便要开始冶铁制作了。这几天,我们要去采购铁锭等相关物事了。恐怕得大量花银子了。你只要信我,我必将这蒸汽机给造出来。但至于花多少银子,这个我可没法控制。到时候你可别心疼。”

方子安道:“砸锅卖铁,在所不惜。还是那句话,你做主便是。但是我恐怕没时间天天在这里陪着,钱康兄弟代表我,以后有什么事你跟他说便是。”

苏橫这才想起来问一句:“听说你参加了春闱大考,放榜了么?中了没?”

方子安笑道:“勉强中了,所以才没时间天天来这里。今后怕是身不由己了。”

苏橫未置可否,甚至没有道贺,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也没法子,当了官可就得受人约束了。没事,钱兄弟既然代表你,我跟他商议便是。”

方子安笑道:“我也会抽空来的,我希望能早点看到蒸汽机造出来。那可是我最期待的时刻。”

苏橫笑道:“我何尝不是如此。我越来越觉得,这东西一旦面世,必将石破天惊,惊世骇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