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三三零 嘉奖

南宋大相公 第三三零 嘉奖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三三零 嘉奖

赵构缓步走到软塌旁坐了下来,沉声道:“方子安。”

方子安躬身道:“微臣在!”

赵构微笑道:“不用太拘束,你坐下说话吧。”

方子安道:“微臣不敢。”

赵构笑道:“朕让你坐,有何不敢?坐吧。据朕所知,你可不是这般谨小慎微之人呢。”

方子安一愣,不知赵构的这句话是何意。于是躬身道:“既如此,微臣便失礼了。”说罢,方子安慢慢的坐在一张锦凳上。

赵构点点头,开口道:“方子安,这次你立了奇功一件,从那大火之中救出了太后,忠勇可嘉。朕是要好好嘉奖你的。你希望朕给你怎样的嘉奖呢?”

方子安拱手道:“救太后乃臣子本分,臣不敢居功。能救出太后来,那是因为太后福泽深厚,皇上仁孝动天,绝非臣之功劳。”

赵构呵呵笑了起来道:“你倒是挺会说话的。朕没想到你方子安还能说出这种话来。这教朕越发的看不懂你了。”

方子安心中愈发的疑惑,赵构话里有话。听赵构的意思,似乎对自己有所关注的样子。但自己和赵构可没见过几面,连话都没说过几句。自己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员,赵构对自己又什么好关注的。莫非有人在赵构面前说过自己什么不成。

“皇上,微臣说的是心里话。微臣此次能救出太后,可说是甚为幸运。而这幸运,便是上天眷顾。臣自然不会受上天之眷,自然是太后洪福,皇上仁孝感动上天了。”方子安说道,说这些话的时候,方子安觉得自己很无耻。

赵构点点头道:“你这解释倒也有些道理。方子安……你心里对朕是否有些不满?”

方子安一惊,抬起头来看着赵构,赵构双目炯炯看着自己,眼神锐利,不像是在说笑。

“皇上,此话……此话从何说起?微臣怎敢对皇上不满?皇上何来此问?”方子安站起身来道。

赵构摆手道:“坐下坐下,你不要害怕。朕这么问,是因为今年授官之事。你是殿试三甲,虽然是探花,但也是我大宋举子中的佼佼者。按照朝廷定例,当入翰林院或者两府入职才是。可是,朝廷授了你防隅军主薄的官职,你当真心中对朕,对朝廷没有怨恨之意么?”

方子安心中一松,原来赵构说的是这件事。这事儿自己都快要忘了,难为赵构居然还记在心里。可见这位高宗皇帝是何等心思细密之人。换句话着,猜疑之心也自不小。不过要是赵构指的是这件事的话,那之前的话里有话便没什么大不了了。方子安还以为赵构抓住了自己什么把柄,别人在赵构面前给自己上了什么眼药呢。

“微臣岂敢有怨恨之心。微臣自知德才不足,少年时懵懂无知,做了一些不体面的事情。之后读书了,才引以为耻,虽心中后悔却也不及了。微臣能够科举入仕,光宗耀祖,已然是朝廷和皇上天大的恩典。朝廷实际上已经是不计前嫌了。臣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中探花,微臣之前想着,能考上科举已经是万幸了。况且,为朝廷办事,也不必非要在翰林院和两府之中。臣宁愿做一块撑起大宋广厦的小小砖头。栋梁有栋梁的用处,砖块有砖块的用处,只要是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尽忠,微臣已经很高兴了。”

赵构听了方子安这番话,哈哈大笑起来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倒也是个实在人。倘若我大宋官员人人能如你这般想,我大宋广厦如何不固?这番话叫朕还真是有些感动呢。”

方子安道:“微臣说的都是心里话。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为朝廷效力的方式。微臣从不认为在防隅军中便不能为大宋尽力。或许在重要的官职上出的力大些,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出的力小些,但只要尽忠竭力,臣便觉得是好的。”

赵构一拍巴掌道:“说的很好,朕很喜欢你这种说法。有些人天天想着如何升官,如何位高权重,其实德不配位,反而不能尽力。人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自己所能为大宋效力,那才是治世之像。朕下次早朝,要将你这番话说给那些大臣们听,他们当中必有人要感到羞愧。”

方子安笑道:“皇上可别说是我说的,我这话在别人听来是不求上进之言。难得皇上认可,但却也不必推而广之。正所谓能者多劳,能力大的贤才,自然不能只当砖石,自然是要去当栋梁了。也不能怪他们想升官。或许是愿意担更大的责任呢。”

赵构缓缓点头,听了方子安这番话,他对方子安的好感倍增。或许此人说的只是客套之言,未必是真心话。但他这番道理却是自己爱听的道理。人是最难管的,自己身为皇帝,对此深有感悟。臣子们想法太多,脾气也都不小。自己要仰仗他们治理天下拥戴自己,有时候便不得不忍耐他们。为了职位权力,他们甚至能当着自己的面吵起来。如果人人都能安守本分,在自己的位置上全力尽责而不去争夺,一心尽忠效力的话,那自己这个皇帝当着可就省心多了。虽然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听到方子安这么说,赵构却有一种心有戚戚焉之感。

“方子安,其实你授官之事的原因不全是因为你当初在街市上当过混混的事情。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那其实算不得什么缺点。朕今日跟你说实话,朕之所以同意他们的提议,让你去当防隅军主薄,其实是为了敲打你。你春闱写的策论朕看了,朕其实很不喜欢你的那篇《中兴五论》。朕也不怕告诉你,朕这一辈子听得最多的便是所谓中兴所谓北伐收复失地这样的话了。朕都听腻了。你写的那篇中兴论的调调,让朕想起了以前有个人也天天在朕耳边说这些话,朕其实很不喜欢。但你确实是个人才,朕不希望你好高骛远,被民间一些激进的想法弄的不知东南西北。所以,让你去防隅军衙门当主薄,便是对你的一种……一种磨练。你可明白?”赵构沉声道。

方子安一惊,原来自己被弄去防隅军中是因为赵构不喜欢自己那篇中兴五论。那可一点也不奇怪。赵构喜欢那样的文章才怪呢。赵构不喜欢那篇策论,但是史浩喜欢,赵构又不好干涉主考官的权力,特别是史浩。于是在秦桧等人搞鬼的时候顺水推舟,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赵构说的所谓的‘磨练’,其实便是一种边缘化的意思。什么磨练?纯属放屁。一个春闱新进举子需要磨练什么?他只是不想多一个人烦他,所以远远的将自己随便一丢罢了。

“皇上一片苦心,微臣今日才知。圣心良苦,微臣感激涕零。微臣不懂事,当初写这篇策论的时候过于理想化。过了这半年,臣已经明白有些话是空谈之言了。还请皇上不要在意那篇策论中所写的东西。”方子安忙道。

“也不完全是空谈,只是……太过虚浮,不知其中的难处罢了。这也是新入仕的举子们的通病。那个状元郎张孝祥不也如此么?天天给朕写这些奏折,朕心里难道不比他明白?不过也不能怪责你们,总是要给你们时间历练,方知有些事是不能操之过急的。治国若是如此容易,朕倒也省心了。”赵构道。

“皇上所言极是。”方子安沉声道。

一番言语下来,方子安对赵构的认识更加的鲜明。之前的印象中和以前史书上的经验中所得的形象里,赵构都是苟安的形象,现在看来,基本无误。方子安很想知道,赵构难道便甘心如此?按理说他应该不至于没有收复河山的想法的,作为一国之君,且大宋半壁江山沦丧,父兄皇族那么多人死在金人之手。这国仇家恨他便不想报?还是说他是出于恐惧还是什么其他的想法。总之,赵构不喜在他面前提收复山河为岳飞等人平反这样的事,自己也不必去傻乎乎的跟他争论。

“话扯远了,本是为了你救了太后的事情给你嘉奖的,朕怎么说了这么多闲话?方子安,你不必担心,朕对你现在已无任何偏见。你救了太后,用你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你的忠心,冒着性命的危险去救太后,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朕对此很是高兴。你知道么?朕当时都已经绝望了。当你背着太后冲出来的那一刻,朕简直欣喜若狂。朕当时看着身后站着的那些大臣们,心中甚至在想,关键时候,还是你方子安救了太后。而他们,统统都不管用。你适才说的没错,即便是在防隅军这样的位置上,只要想尽忠效力,也一样能做得到。所以,朕要好好的嘉奖你。你说吧,你是想进翰林院,还是想去两府?亦或是……你希望进神武军中任职?朕都答应你。”赵构看着方子安沉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