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五六一章 争论

南宋大相公 第五六一章 争论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五六一章 争论

今日有早朝,方子安是四品户部侍郎身份,有参加早朝的资格。早朝之声,皇上赵构例行缺席,太子赵眘代皇上主持朝会。

早朝之上今日提及了几件要事,第一件便是金国皇帝完颜亮派使者前来。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完颜亮的言辞并非盛气凌人的责难威胁,居然和大宋讲起了道理。

不久之前,淮西军越界攻击之事,朝廷责罚了淮西军统制李显忠,将其下旨贬官,并且赵构原则上同意了秦桧提出的对金人道歉兵赔偿银两以平息金人之怒的做法。但是在秦桧死后,一切都反转了过来。李显忠官复原职,而关于对金人进行赔礼道歉和赔偿的事情自然绝无可能。

但朝廷上下其实都揪着心,他们知道金人岂会善罢甘休。吃了这么个大亏,现在内奸秦桧又被揪出来宰了,怕是会立刻撕破脸发兵进攻。所以,新任枢密使老臣张浚甚至已经下令给淮西淮东布防兵马,荆湖驻军,以及川陕守军做好戒备,随时准备迎接金人的进攻。

金国使者昨日抵达临安,所有人都关注着那使者前来的使命,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一次金国使者必是来下战书的。谁料想早朝之上,赵眘却告知了群臣金国使者前来的目的并非是反目,而是谈和。

“金使说了些牢骚话,但是并非翻脸。相反,完颜亮要求重提议定绍兴和议条款,延续之前两国交好和平相处的和议条款,保持两国交好的状况不变。对于我淮西军越界攻击之事,完颜亮只提出了要我们提供银两抚恤死伤金军兵马的损失的要求,再没有提出要我们惩办元凶之说。至于之前史大人和方大人在金国内乱之中参与之事,更是只字未提。皇上见了使者,读了国书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金人莫非改了性子了?诸位臣公不知怎么看。”赵眘笑着将大致的情形说了一遍,询问众人道。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金国人居然这么老实客气了,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叫臣看来,金人这是识相了。知道我大宋不好惹。之前臣便说过,我大宋并非软弱。之所以忍让而是念战火涂炭,百姓遭殃,不忍大动干戈,故而以怀柔之策应对。倘惹怒我大宋,大宋雷霆出击,他们自讨不了好。淮西军出击应该是让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重提修好之事。臣认为,这一次不能惯着金人,得告诉他们,绍兴和议不可能继续下去,要想和平,他们得派人来跟我们议和。条款要对我大宋有利。否则,断不允其谈和。”汤思退站出来大声说道。

听汤思退一番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之前汤思退是一位积极主战的强硬分子。谁能想到,不久之前还跟着秦桧大力打压主战派的汤思退居然能说出这么强硬的话。

“汤相说的极是,就不能惯着他们。金人想和便和?想打便打?这得我们说了算。我大宋给他们脸了,现在知道我大宋兵马厉害了,便想要求和了。求和也得有求和的样子,和议重新拟定,着他们给我们进贡岁币,河北中原之地归还我大宋,方可准和。”枢密使张浚本就是个强硬的主战派,立刻大声附和道。

宰相和枢密使都是这个态度,顿时点燃了群臣的激情。朝中本来便已经换了一茬人,主战激进派已然占据绝对的上风,在这种情况之下,其他的声音自然是根本没有任何的空间。

“金人就是欺软怕硬,这一次是彻底的暴露了这一点。打的他们疼了,他们便知道厉害了。”

“微臣建议朝廷需要加快整军步伐。叫金人归还河北中原之地怕是不可能的,最终还需要打过去,把他们彻底赶走。恢复我大宋疆域,起码也要打到燕云十六州以北,方可与之议和。”

“那怎么成?金人虎狼之性,除恶务尽。不仅要赶走他们,还要将他们赶到漠北去喝西北风。不能给他们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朝廷当有雄心壮志,超越汉唐之伟业,开万世不朽之疆域。”

“……”

朝臣们群情激奋,纷纷说道。

方子安皱着眉头站在人群之中,不发一言。他忽然觉得,整个朝廷上下都似乎弥漫着一股热血上脑的激进气氛。这种气氛看上去似乎让人热血沸腾,同仇敌忾。但是,却有些不太讲道理和不合实际。以如今宋金实力的对比,大宋尚处于弱势,金国兵力要强大的多,这些人是怎么敢说出要把金人赶到漠北的。其他人这么说倒也罢了,可怕的是宰相枢密都是这么想,弥漫着一股盲目乐观的情绪,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方子安,你对此事是怎么看的。”赵眘看到低头沉思的方子安,于是笑着点名问道。

方子安出列行礼道:“臣尚没有仔细想过此事,不敢乱说。这等军国大事,当审慎对待。臣还是不多嘴了吧。”

汤思退笑道:“方大人心里其实有了看法,只是不肯说罢了。方大人,这是朝廷要事,你是朝廷要员,怎可有想法而不说?今日咱们不就是一起拿主意的么?你最近才从金国回来,还和金兵交过手,跟完颜亮也见过面。对金国近况也比我们了解的多。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

方子安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既然汤大人非要我说出我的想法,我便说两句。不过,我说话怕是诸位不爱听,怕是跟诸位的想法相左。我认为,金人示弱,这看似是好事。不过说实话,我没觉得金人这是真示弱。各位大人据此认为金人是怕了我们,那恐怕是想多了。金人何曾怕了我们?一场淮西的小小失败,便可断定金人怕了我们么?各位未免也太草率了。”

方子安此言一出,许多人尴尬的咳嗽了起来。确实,一场战斗的失败算得了什么?当初金人南下,也吃了不少败仗。黄天荡一战,金人差点覆灭。最后如何?还不是照样卷土重来。金人和大宋作战中其实胜利的次数并不多,但是金人铆足劲继续进攻,而大宋胜了便想和,故而金人从不以为吃了败仗有什么大不了的。

“方大人,那你说,为何完颜亮会派人来示好,要和我们议和呢?这不是很反常么?”汤思退笑道。

方子安呵呵一笑道:“汤大人也知道这很反常,那便一定是内有原因了。我个人猜测,原因恐怕有两点。其一是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他们真的是胆怯了,就像在座诸位适才所想的那样,以为金人怕了我们。轻敌乃大忌,一旦我们以为金人不堪一击,便距离失败不远了。过去几十年来的情形证明,金人可不是纸糊泥塑的,否则我们也不会在临安行在谈论朝政了。”

众人听到方子安最后那句话,都吓了一跳。这个方子安,说话还真是毫无忌讳。这样的话也能在朝堂上说么?幸亏皇上今日没上朝,否则怕是跳起来。

“……第二个原因,我想可能是缓兵之计。我猜测,金国内部应该发生了事情,完颜亮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我们,所以便先以议和稳住我们。我估计,完颜亮应该是集中精力平息金国内部的叛乱了。三个月前,我和史大人在太行山中协助忠义八字军击退了萧怀忠的大军。萧怀忠兵败之后逃往西京大同,形同割据。顺带一提,两个月前,淮西军突袭之战,便是趁着金人调集宿州兵马北上追击萧怀忠的兵马,兵力空虚之际才得了手,而并非之前有人说的强攻胜利。淮西军的胜利并不能反应两军实力的对比。这些且不说,那萧怀忠是反复无常之人,兵败之后不肯接受完颜亮的惩罚,便回他的西京大同府割据,完颜亮显然要先解决了他。他不肯同时和大宋交恶,同时又要平息萧怀忠的叛乱,所以才会以示好来暂时稳住我们。当然,这是我的猜测,我想朝廷当有专司打探情报,枢密院北方房应该在金国有不少耳目,应当会有确切的消息传来吧。”方子安沉声继续道。

赵眘微微点头,沉声问道:“张枢密当知金国有无内部叛乱的消息吧。”

张浚点头道:“老臣确实得到了禀报,金国内部有兵马调动的迹象,确实是从燕京和上京等地往西京集结的。但这岂非正说明金人无暇南顾,而我们更应该积极备战,趁着其内部平叛之际尽快发动北伐么?”

群臣纷纷点头,有人道:“正是,既知其内部有乱,正是出兵的好时机。让其首尾难顾,分崩离析。”

方子安道:“张枢密既然知道了金国内部兵马调动的讯息,当知晓两国边界之地,金兵有无调动的迹象吧?淮东淮西边界的金兵有无异动?”

张浚道:“那倒是没有迹象。”

方子安点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了,金人显然防了一手了。边界兵马未动,那便是做好了应付意外的准备,也防备着我们趁此时进攻。所以,其实此刻反而是金人最戒备的时候,不适合进行军事行动。”

张浚皱眉沉吟,他不得不承认方子安的话不无道理。

汤思退呵呵笑道:“据我所知,方大人可是积极主战的。我记得方大人有一首诗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的是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怎地现在朝廷要动手了,却又似乎不太赞成了?莫非像很多人一样,诗归诗,事归事是么?”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方子安,汤思退这话是笑着说出来的,其实意思已经是在指责方子安心口不一,表里不同了。确实,方子安今日所言似乎都是在泼冷水,这确实有些奇怪。朝廷北伐大计已经无可阻挡,张浚任枢密使便是一定要北伐的,他方子安也不是不知道,却要阻拦,不知是何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