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五六三章 翁婿

南宋大相公 第五六三章 翁婿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五六三章 翁婿

朝会在尴尬的气氛之中结束。所商议的事情并没有实际的成果。不过方子安看出来了,整个朝廷现在对整军北伐充满了热切的期望,朝廷上下人等的态度基本上不可阻挡,赵眘其实也是赞成的。在这种时候,自己站出来阻拦确实不合时宜。

方子安其实也不是反对北伐,他只是担心准备不足便仓促北伐,万一遭遇失败,后果会更惨。这不但是挫伤新朝廷上下人等的心气和积极性,更是对将来朝廷的政策会有一定的影响。像赵眘这样的人,其实是经不起失败的。如果北伐失败,很可能他会迅速的改变想法,从满怀激情干一番大事的想法退化成畏畏缩缩再不肯冒险。到那时,别说北伐了,或许更为屈辱的求和条件都有可能做出。这绝非方子安所希望看到的。

方子安有些后悔自己的明哲保身之举,或许自己便不该为了避嫌而放弃手握大权的机会。现在朝廷的军政主官在方子安看来都是不及格的,名气再大,资格再老,在具体事务上的处置,在大局的把握上的不足都不足以弥补其缺陷。那张浚主持军务所带来的好处确实很明显,军民上下确实士气高涨,统一了要北伐的思想,对将士们的士气也是有鼓舞加成的。但其急躁冒进,且格局偏小的缺点,却很可能是致命的。

早朝之后,赵眘命人将方子安和史浩请去东宫,在荷花盛开的水榭上接见了他们。

“二位,坐吧,莫要拘束。先生怎么还板着脸?还为朝上的事情生气么?喝点茶水消消气。”赵眘热情的招呼着。

史浩和方子安道谢落座,史浩道:“太子,臣生气是因为有些人太过分。动辄信口开河毫无底线的攻讦他人,这和当初秦党何异?身为朝中老臣,如今身负重责,当老成持重,谨言慎行。怎可如此暴躁无行。我尊重他资格老,但却不接受有人坏我名节,肆意抹黑攻击。”

赵眘笑道:“先生不要生气,张浚一向如此,性子刚烈,朝中上下都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当初他都在朝上啐过秦桧吐沫,这事儿天下皆知。说到底,你们都是为朝廷着想。你们吵起来,本太子岂非尴尬的很。”

史浩点头道:“确实,适才我也有些失态,不该当堂吵起来的。我只是不能接受他污蔑我们是金国细作,这是对我和子安莫大的侮辱。”

赵眘点头道:“先生的心情我理解。我也不能接受有人污蔑你们两人。我适才不也表明态度了么?回头我还要找张浚好好谈谈,告诉他你们在金国所作的一切。我想他还是明白事理的,今后对你们他不会在说这些荒唐的话。”

史浩道:“臣不在意他心里怎么看我们,他只要能好好的履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便罢了。我倒也不需要他对我和子安有什么好的印象。”

赵眘笑道:“这就是了,我就知道先生还是深明大义的。”

赵眘转头看着坐在一旁的方子安,笑道:“子安怎么不说话?你没什么想说的么?”

方子安笑道:“没什么想说的,朝上太子殿下要我说两句,这不,我只发表了一下意见便要被人归为秦党和金人奸细了,从今而后,我谨言慎行,什么都不说了。”

赵眘哈哈笑道:“这不是耍小孩子脾气么?这等事对你而言算得了什么?你也并非是那种小鸡肚肠之人。子安,我知道你是忧国忧民,担心北伐之事过于激进,要稳妥行事。可是……我索性把话说明白些吧,北伐之事势在必行,这对我很重要。我不想活在父皇的阴影之下,我必须做出些什么,才能让天下人认可我。父皇保住了江山,已然功勋卓著,我若不有所作为,岂非沦为平庸?北伐收复故地,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将来登基之后能够让天下人对我这个皇帝臣服信任的资本。我不想当个平庸之主,不想被人说成是碌碌无为之人。所以,这一次我赞同张浚加紧整军备战的想法。这并非说你的建议是不对的,但是我等不及了。”

方子安点头道:“太子殿下既然这么说,微臣还有什么好说的。微臣自然是遵从了。不过我保留我的意见,还是希望能够做好十足的准备。其实今日早朝上我本想提几点整军的建议的,罢了,我也是瞎操心。张浚领军之时,我还没出生呢,操那个闲心作甚?今后朝堂之上,我绝口不参与任何北伐的讨论便是。”

赵眘苦笑道:“你这不还是心里有疙瘩么?”

方子安道:“太子殿下要求臣下未免太多了些,我已然不说话了,口已服了,心还要服么?”

赵眘叹了口气道:“罢了,或许我真的要的太多了。哎,这段时间我也算是明白了,有些事是勉强不来的。我最近心里累的很,当了太子,监国之后才知道,原来治理国家这么难。我倒是有些同情父皇了。这么多年,他能让大宋有今日,付出的心血自当不少。我这才几日,便已经有心力交瘁之感了。国事还罢了,最难测的是人心。满朝文武,你不知道他们谁是真心为国家社稷着想,谁是为了自己。我之所以要做些事情,便是有鉴于此。我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个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罢了。要让他们真正的效忠于我,我必须要有让他们信服敬重的资本。我现在倒是颇为怀念之前的日子,子安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西湖泛舟喝酒的那次么?多么无拘无束。可现在,连我都感觉到我们之间都有隔阂了。这让我心里很是难受。”

方子安沉声道:“太子殿下,为君者都是孤独的,你是未来的皇帝,便要习惯于孤独。皇帝是没有朋友的。西湖泛舟喝酒固然惬意,但殿下难道忘了,那日你酒后听满江红,义愤填膺踌躇满志,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的。至于隔阂,那不是我们造成的,而是地位身份使然。你是未来的皇帝,我们是臣子,自不能和从前一样。”

赵眘轻轻点头道:“话虽不错,可是我还是希望你们对我能够开诚布公,能够坦诚相待。”

方子安笑道:“坦诚是相互的,殿下要我们坦诚,殿下自己能做到对我们坦诚么?怕是做不到吧。”

赵眘愣了楞,哈哈笑了起来,摆手道:“不说这些事了。总之,二位是一直支持我的,我希望二位依旧能支持我。理解我。我不希望看到朝堂之上有分裂和攻讦,二位是我亲近之人,我也说了心里话,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苦心。”

史浩起身躬身行礼道:“太子的话臣听明白了,太子放心便是,臣不会为了这点事情便耿耿于怀的。”

赵眘点头道:“那就好,你们去吧,我想些事情。”

史浩和方子安行礼而出,走过回廊尽头时,方子安回头看了一眼,赵眘坐在水榭之中沉思,背影颇有些寂寥之感。

翁婿二人出了宫门,在东华门外,史浩上了马车,方子安在旁躬身相送。

“凝月还好么?你没有欺负她吧。”史浩隔着车窗问道。

方子安笑道:“小婿岂敢,岳父大人放心。”

史浩点头,沉吟道:“有空带她回娘家看看她娘。”

“好,过几日衙门的事情忙过了,小婿便带她回门。”方子安点头道。

史浩道:“你那个衙门里的事情多么?可还适应?”

方子安道:“事情不少,小婿查到了一些勾当,正想着跟岳父大人禀报。是关于有人侵吞朝廷税银的事,数额不小。”

史浩讶异道:“哦?有这种事?”

方子安道:“小婿正在查,查出证据来自会禀报。”

史浩点头道:“好。你好好的查,需要我帮忙的便来找我。不过以你的能力,我不用操心。子安,最近朝中的事情纷乱,气氛有些不对,我提醒你一句,不该管的事不要管,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了。很多事……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方子安笑道:“岳父大人是听到了,看到了什么吗。”

史浩叹了口气道:“你不也看到了么?整个朝廷上下都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氛围之中。北伐已经成了不可触碰反对的话题了。太子殿下……也不是以前的王爷了。适才他的话你也听到了,他找我们来,那可不是亲近,那是他在警告我们,不要因为我们曾经帮了他便可以反对他。他要做大事,不希望我们多嘴。他现在需要的是张浚那样的人。子安,之前我觉得你是多虑了,觉得他对你不信任,现在我算是明白过来了。你的选择是对的,你就该退后一步,否则麻烦会更大。张浚敢那么说话,还不是因为他知道太子殿下现在仰仗于他。又或者太子殿下私下里跟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保证。总之……你今后不要管朝廷里的大事了,你的官职不高,也不该去发表意见。”

方子安点头道:“我明白,那么岳父大人呢?你可是御史中丞,你也打算不说话么?”

史浩笑道:“我不同。我的身份便是要说难听话的。但我不希望你被人攻讦。你好好的去做你那摊子事,也让凝月她们过些安生日子。”

方子安笑道:“说来说去,岳父大人是怕凝月跟着我担惊受怕。”

史浩笑道:“也不全是,总之,你自己也感觉到了。北伐势在必行,何必在这时候说些刺耳的话?太子殿下也不容易,他确实声望薄弱了些,他怕压制不住臣民也是合情合理的想法。况且,北伐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愿,也包括你我,这也不是坏事。张浚若能领军收复失地,我倒也不在意他说的那些话。”

方子安笑道:“明白了,小婿不会惹事的。你老放心便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不打算上朝了,岳父大人给我跟太子告个长假便是。”

史浩笑道:“也好。好自为之。我走了。”

方子安躬身相送,目送史浩的车马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