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谍海潮生 > 第327章 326东北人喜欢吃什么?

谍海潮生 第327章 326东北人喜欢吃什么?

作者:陌上三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2 21:11:51

第327章 326东北人喜欢吃什么?

第327章 326.东北人喜欢吃什么?

三日后晚九点,西直门外龙王庙。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杨登欢满意地离开。

作为同行,同时也是之前行业领袖,关大太爷对孔二和尚的崛起不可能坐视不管,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了解孔二和尚的一举一动尤为重要。

所以,孔二和尚身边,定然会有关大太爷身边的人!

所以,想要掌握孔二和尚的动向,没有人比关大太爷更加清楚。

只有来自于同行的仇恨,那才是最真诚的,各行各业皆是如此。

在街上草草吃了饭,下午不到两点,杨登欢和钱如发就回到了警察局。

大会议室中已经布置一新,来自三个大队的侦缉队员们济济一堂,挤坐在中间椭圆形大长桌两边,神色无不充满了兴奋。

沈岩坐在大长桌的顶头处,两侧分别坐着钱如发和黄天河,眼睛都望向侧边站在黑板前面的杨登欢。

黑板上或圈或点,或横或斜画满了圆圈和写满了字迹,最中间的位置写了“孔二和尚”大大的四个字,一个圆圈将这四个大字圈了起来,如同画地为牢一般。

杨登欢意气风发,手里拿了一根小棍,比比划划讲个不停。

“综上所述,我们如果要消灭城外的游击队,就必须切断他们的物资来源,切断物资来源,就必须打掉孔二和尚黑商团伙!”杨登欢说完用力的将小棍抽在黑板上,发出啪的一声大响,颇为清脆。

“孔二和尚这孙子也有今天,你们都不知道这小子有多狂!”

“我就知道这王八蛋早晚有这一天,都能上天了!”

“他妈的,老子上回在他那里买了一次药,他居然敢卖我高价,我就说了早晚收拾他!”

下面侦缉队员一片窃窃私语,声音颇为兴奋,许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沈岩脸上颇为兴奋,侦办了这么多案子,没有一次士气这么高涨的,军心可用啊!

沈岩按耐住自己心中的心情,轻咳了一声,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钱如发马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家静一静,听咱们科长训话!”

下面议论声渐渐消失,众人安静了下来,眼睛望向沈岩,听他讲话。

“今天上午,我和咱们局新来的日本顾问吉田宏次先生汇报了这起案件,吉田顾问已经批准了我们的行动计划!”沈岩大声说道。

沈岩这话,让侦缉队员们一下子群情振奋了起来,一时间会议室中,又充满了议论之声。

“太好了!这下子孔二和尚跑不了了!”

“他娘的,老子早就想收拾他了!一个私商,眼里敢没有咱们特务科!”

“这小子横着呢,不过这次他可是横到头了!”

钱如发用力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肃静!肃静!听科长具体安排!”

议论声又过了一会儿,才渐渐停了下来,沈岩好像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并没有出言阻止,望着下面队员们热切的眼神,等到他们安静下来,这才微笑了一下,继续说话。

“我很欣慰!”沈岩猛然站,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右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半圆说道:“不妨告诉大家,今天上午,杨队长把咱们要调查孔二和尚的消息散了出去之后,我就亲自派人在孔二和尚的黑窝点万义和山货行蹲守,我倒要看看究竟会有谁给孔二和尚通风报信!”

听了沈岩这话,下面顿时又是一片哗然。

沈岩眼睛得意地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看了一圈之后,这才笑着说道:“让我欣慰的是,咱们特务科没有一个人给孔二和尚通风报信!这件事情足以说明我们特务科的队伍,还是过得硬的!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孔二和尚在劫难逃!”

杨登欢见沈岩气宇轩昂,右手用力向下一挥,当即带头鼓掌,大声说道:“好!说得太好了!”

钱如发和黄天河两个人也激动地站了起来,用力鼓掌,钱如发黑脸上的大麻子仿佛都发出了光来,黄天河大声说道:“科长这话太鼓舞人心了!现在我就恨不得拉着孔二和尚决斗!”

下面侦缉队员见几个老大率先鼓掌,虽然并没有觉得沈岩这话有什么振奋人心,但是谁又会在这个时候不凑趣?所以下面掌声也颇为热闹。

沈岩矜持地向下压了压,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又大声说道:“另外再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宪兵队特高课多田课长跟我说,在我们行动的时候,他会派出一个小队的皇军支援我们!有了皇军的支援,我们一定能稳操胜券!”

下面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地议论,沈岩等他们议论地差不多了,这才又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接着说道:“此次行动,具体由五队负责,一二队协助!”

说完,沈岩眼睛望向杨登欢说道:“老杨,你来具体布置吧!”

居然成了老杨,难不成职务升了,年龄也长了?杨登欢心里腹诽,脸上却是满面笑容,连声答应。

“老杨,这次咱们能不能将孔二和尚团伙一网打尽,把他们的违禁物品全部缴获,就看你的了!”钱如发兴奋地大声说道。

侦缉队员们听了全部缴获四个字,登时传来兴奋的议论声,会议室中热闹成了一片。

“孔二和尚……”杨登欢大声说道,说了四个字之后停了下来,眼睛望向四周的侦缉队员。

四周顿时鸦雀无声,一道道期待的目光望向杨登欢。

沈岩不由得哑然失笑,杨登欢这厮还真是个人才,把这群孙子们的心思算是猜透了。四个字,就把他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看来孔二和尚树敌还真不少!

“孔二和尚有两处窝点,一处是西直门西关厢万义和山货铺,一处是他位于西直门内大街耳朵眼胡同的家。”杨登欢指着黑板说道。

大家见杨登欢布置具体工作,眼里都放了光,既期冀又担忧地望向杨登欢,就连钱如发和黄天河的脸色,也都紧张了起来。

能够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人,都是老江湖。至于行动内容,其实不用杨登欢多说,也都猜的差不多。

无非是一路万义和山货铺,一路耳朵眼胡同孔二和尚的家,另外一路龙王庙设伏抓现行!

这样一来,三路就有了区别,其中最为舒服和有油水的行动,自然是耳朵眼胡同和万义和山货铺那两路。

孔二和尚出西直门接头送货,即便是本人不去,手下得力之人必定倾巢出动,山货铺和家里定然空虚,所以肯定不费什么劲儿就能拿下。

行动简单,但是这两个地方的油水份量,不用多说,大家自然明白。

既然行动由杨登欢来主持,五队必定占了其中一路,就看另外一路分给一二队的谁了!

至于龙王庙那一路,不仅有危险,而且有日本人的宪兵队在场,恐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捞好处。这一路,显然是送人头的炮灰。

事到临头,黄天河有些后悔,后悔听了钱如发的忽悠,趟进了这滩浑水,现在连科长都参与进来,自己想撤都来不及了!

不用问,杨登欢的五队肯定是突击山货铺,钱如发和杨登欢私交最好,耳朵眼胡同孔二和尚的家,必然由钱如发的一队负责。

自己的二队,百分之一百是龙王庙设伏,抓捕孔二和尚,干这个既危险又出力不落好的差事。

想到这里,黄天河眼睛望向杨登欢时,多了一些冷淡。

“老黄,伱辛苦辛苦。”杨登欢冲着黄天河说道。

黄天河冷冷一笑,却不说话,心想我看你杨登欢如何开这个口!让我去龙王庙可以,但是战利品怎么分配,是不是要提前说清楚!

“老黄,你们大队负责山货铺和耳朵眼胡同孔二和尚家,我把高副队长分给你,老钱再给你抽出来一个小组。这两处地方你来负责,一定要一网打尽,仔细搜索,不能留下分毫!”杨登欢笑着说道。

什么?

黄天河一下子愣了,看着杨登欢的眼神,登时有了暖意,他恨不能抽自己两个耳光。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瞧人家老杨,这事做得,那叫一个地道!比起来老杨,自己怎么这么小呢!

“发什么愣啊!听明白了吗?”杨登欢见黄天河不语,催促着说道。

黄天河连忙答应,眼中满是感激之情,杨登欢微微一笑,压低声音说道:“老黄,耳朵眼胡同一定要仔细,墙壁夹缝,天棚上面,还有厨房水缸附近,一定要仔细搜查,确保颗粒归仓啊!”

黄天河连连点头,口中说道:“放心吧!我保证把孔二和尚所有家当一点不剩地搬回咱们特务科!”

黄天河说完,冲着杨登欢使劲地点了点头。

杨登欢会意,一笑而过,转头向钱如发。

“没问题,咱们两个大队设伏龙王庙,将孔二和尚和郝大帅一网打尽!”钱如发此刻也听得血脉贲张,大声说道。

“就按钱队长说得办!”杨登欢笑着大声说道。

沈岩在一旁带头鼓起了掌,下面登时掌声一片,沈岩猛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密切注意孔二和尚的动向,争取三天后咱们旗开得胜!”

箭杆胡同。

整个特务科现在忙成了一片,钱如发和黄天河分派人手,分别对万义和山货铺和耳朵眼胡同孔二和尚的家进行了布控监视,其余人员则在高志远的带领下,悄悄出了西直门,到龙王庙附近观察地形。

只有杨登欢带着艾雅,走进了箭杆胡同。

孙莫然请自己帮忙,寻找“惊蛰”行动小组的事情,得趁着特务科大家都忙碌的时候赶紧给办了。

怎么样寻找“惊蛰”小组,杨登欢心中其实早就有了计较。

看似“惊蛰”小组悄然离开,仿佛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是对于一个善于推理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他们的蛛丝马迹,想来也不会太难。

“惊蛰”小组消失,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小组全军覆没,被宪兵队或者特务科全部抓捕。

这个显然不可能,杨登欢作为特务科的中坚人物,这么大的行动,他没有理由不知道。

排除了第一种可能,那么仅仅剩下了第二种可能,那就是“惊蛰”小组主动撤离。

“惊蛰”小组撤离到哪了呢?

这里面也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撤出了城。杨登欢认为这一种可能不切合实际。既然现在撤离,当初何必要主动留下来?再说了,城外现在不见得比城内安全!

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转移一个地方,继续潜伏下来。

按照孙莫然提供的情况,“惊蛰”小组人数众多,足有几十人之多,这么多人换地方潜伏,想必需要化整为零,难免不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再者说来,几十人在箭杆胡同潜伏了几个月,难道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线索?

所以,杨登欢决定还是得来箭杆胡同看一看,找一找,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些线索呢?对于这点,杨登欢非常有信心。

箭杆胡同虽然不长,仅仅不过三百多米,但是周围房屋、店铺也足足有上千家,这要是一家一户的查过去,不知道要查到猴年马月去!

不仅仅是因为时间,更是因为这样询问,肯定会引起怀疑,说不定就能把巡警给勾来。

杨登欢有杨登欢自己的办法,他所钩划的调查重点是酒馆赌坊。

之所以会选择这些地方,杨登欢自然有道理。

据孙莫然讲,“惊蛰”小组的成员,基本都是东四省撤下来的武装特工人员,其中更有一些被招安的胡子。

关东人豪爽热情,但是却好酒贪杯,尤其是胡子,更是喜欢钢刀快马,烈酒美女的快意人生,而这些,都离不了酒馆和赌坊。

“惊蛰”小组在箭杆胡同几个月,即便是组长再加约束,想必也会留下来一些痕迹,循着这些痕迹,说不定就能找到其中的某一个人,之后顺藤摸瓜,就能找到整个“惊蛰”小组。

以关东人的性格自然离不开吃吃喝喝,几个月下来,箭杆胡同的酒馆饭铺难免会留下这些人的痕迹。

这两天,杨登欢就一直在想,东北人最喜欢吃得是什么?箭杆胡同中究竟哪一家是这些关东人经常光顾的呢?

终于,在他脑海中,有了正确答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