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33章 文理分科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3章 文理分科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233章 文理分科

都察院,

戴姗将此案交给严成锦审,严成锦又交给方学,“韩俊放了,再送他两百部四书五经,作为回礼,韩斯门留下,他看了本官的书,不能放他走。”

“韩俊放了?”方学诧异。

部堂大人的意思,这两人弄死也没关系,如今右佥大人要把韩俊放了……

方学以为,以老高兄慎重的性格,要安个罪名斩首了呢。

“快去吧。”严成锦道。

朝鲜国王李隆是个传奇,倒不是因为贤明出名,而是因为暴政。

他幼年与弘治皇帝十分相似,母亲宫斗失败,被赐死宫中,幼年时,成宗因对其母亲憎恨,对其冷淡,长大后,性格与弘治皇帝天差地别。

登基后,借权臣之争,兴起文字狱,杀戮了三十多名儒臣,还将成均馆和大臣的府邸,改为乐坊和妓院,比朱厚照还会玩。

至今为止,已登基六年,天怒人怨,但年年向大明朝贡,一年来好几回。

算着时间,他还有六年,被赶下台。

儒家讲究仁政,丢些四书五经过去,没准,能加速李隆被士儒赶下台的速度。

在良乡鬼屋中,确认了许多事情,才决定留下韩家父子。

都察院衙门正堂,韩斯门父子抱头痛哭。

“俊儿,爹害了你!”

“爹……”

方学举起惊堂木,重重一拍,道:“韩俊准备车驾,立刻离京,韩斯门留在大明,向燕山君禀报,我朝命其留下,其余之事不得透露半句,你父子若答应,现在就可以离开。”

韩斯门抱着儿子:“走吧,离开这个鬼地方。”

韩俊万般不舍,一番劝说下,也只能与父亲告别。

半个时辰后,

韩斯门换上常服,站在入贡队伍面前,训话:“吾受大明陛下旨意,留在大明有要事相商,尔等回去吧。”

“是!”

韩俊抹着眼泪,只有他知道怎么回事。

骑上马,紧紧握着肩上的包裹,这是刚才一位姓严的大人给他的,说里头有许多信,叫他见机打开。

韩斯门褪去一身官服,被押送回衙门,又变成了囚犯。

严成锦坐在高堂之上:“本官问你,你能看懂宋氏天工和力学?”

韩斯门冷着脸,看着严成锦,憎恨至极,俊儿离开,如今沦为阶下囚,没有可怕的了。

对严成锦的提问,一概不回答。

严成锦命衙役将他关押起来。

第三日,估摸着韩俊已登上了回国的宝船。

韩斯门一头撞向牢墙,可惜没撞死,被衙役救下来。

嘴里被塞了烂布条,押到一个房间中。

“燕山君李隆,其母嫔妃尹氏,成化十七年,被成宗和仁粹大妃赐死,成宗烧毁了尹氏所有宗卷。”

韩斯门大惊失色。

此事发生在燕山君五岁时,至今过去十几年,烧毁了所有宗卷,杀死许多宫娥,令其封口,连燕山君和朝鲜许多人都不知道。

此人不过二十的样子,景福宫之斗时,他还未出生呢,他怎么知道?

“燕山君登基,借着大臣们的斗争,掀起了戊午士祸,看似大臣利用燕山君,其实,你们都被燕山君利用了。”严成锦一本正经。

韩斯门指着严成锦,惊恐地说不出话来。

“你就是……奇遇屋里的gui!”

严成锦不为所动。

这些事他早就知道,慎重起见,在奇遇屋中,跟韩斯门对一下史料罢了。

他知道的,比韩斯门还要多。

燕山君狡诈,有点像黑化的嘉靖,坐看勋旧派和岭南派斗争,将计就计,斩了许多儒臣。

“本官再问你,你能看懂宋氏天工和力学?”

韩斯门惊魂未定。

“吾乃工曹参议,能看懂宋氏天工,其余的都是天书,我看不懂。”

朝鲜的官制与大明大抵相同,工曹就是工部。

参议,大抵相当于大明的工部侍郎,正三品,官不小。

严成锦留着他,还有点用处。

“你反燕山君的事,本官一清二楚,逃回朝鲜也无用,去良乡船厂吧,本官看看你的手艺如何。”

韩斯门额上一层密汗,以燕山君的狠厉,定会诛他九族。

……

年节前夕,

造船厂的厂址建成了,位置在新挖河道的码头不远处。

主体厂房搭建的是房屋,其余皆为草棚,这样能省出银子。

草棚里,宋景在教理科中的力学,台下皆为造船的匠人,不出意外,他们中有人,将成为船厂的首批工程师。

“听说考上工程师,一月至少给三两银子!”

“听说小宋师傅的工钱,有一百两呢!”

“嘿嘿,不知我能不能考上。”

匠人一日的工钱,为八分纹银,当了工程师,最少三两银子,一家人吃喝一年足够了。

严成锦让宋景当总工程师。

每个月给工钱,一百两银子。

宋景值这个价钱。

对于工程师的入门考核,不太难,手艺精湛,能学懂基础物理和算数学即可。

若用后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或许……最多算个技术工吧。

……

程敏政在草棚巡回说书,将大明律融到《包公怒判天下公案》和《良乡县商人》等多部书中。

流民听了刑法,还有商法。

近两个月的时日,他将这里的四角走遍了,流民们听闻他开讲,便来听书。

今日,程敏政坐在草棚看着邸报。

“青山啊,两个孩子往后不来了,我送他们到船厂,学理科。”梁中高兴道。

他也不知道,理科是什么。

只知道,理科不考科举,在船厂考上了工程师,一月能赚三两银子,高则像小宋师傅,一月赚百两!

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日子突然有了盼头。

程敏政叹息一声。

不少流民前来,将孩子领走,很快屋舍就剩几个孩子。

他刚教会这些孩子三百千,能识字。

接下来,准备讲更深一些典籍,眨眼间,孩童就被接走了。

程敏政决意进京一趟,找严成锦说清楚,不可误人前程。

一身衣裳也没换,天寒地冻,走几十里路,差点没给他冻死。

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喝了一口姜汤,裹上暖和的被衾。

“贤侄,这理科……是什么?”

“就是琢磨算学的学问……”严成锦想了想,找不到能让程敏政听懂的词。

“怎么能只做算学!白白丢了学问!”程敏正气急了。

一个工程师读si书wu经,似乎没有什么用?

若书生来研究文字,反倒大有益处。

“世伯能担保,他们寒窗苦读十年,能考中秀才,入仕当官?”严成锦问。

“不……不敢担保。”程敏政心虚。

工程师更像个匠人,当匠人,不是光耀门楣的事。

“世伯放心,读书人以学理科为耻,所愿是金榜题名,不会去读理科的。”

那些读书人不会学理科的,念了十年四书五经,对于他们而言,儒家才是正统。

在大明当下,严成锦不驳斥读书人应举,反而提倡,在良乡立一座藏书馆,便是供天下的读书人借阅。

但底层的胥吏贱民、贩夫走卒,也要有一条生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