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426章 火器,新神器!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426章 火器,新神器!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426章 火器,新神器!

奉天殿,

弘治皇帝和九卿,围在一座庞大的沙盘前,负手而立。

“鞑靼能调兵五万来大同,看来是铁了心要攻城了。”

达延汗的兵力,最多不过十五万,他们的大部队驻扎在河套,与严恪松对弈。

“陛下有所不知,达延汗得了三门红夷大将军后,便北上收复各部,如今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和永谢布部,彻底归顺达延汗旗下。”

秦紘分析手中的情报。

达延汗拥有的军队,远不止当初的十五万兵力了。

这样一来,九边的其他重镇,就不能调兵支援大同。

“三万兵力对抗七万兵力,就算是王越前去,只怕也无法抗衡。

更遑论,大同的边军不善骑射,比鞑靼和女真的铁器,远远不如。”

马文升直言不讳,并未因大同边军是大明的兵,就胡吹瞎侃。

“若当初严成锦不谏言攻打建州,女真也不会联合鞑靼。”秦紘说道。

刘健颔首点头,但眼下只能想法子破局。

弘治皇帝想起红夷大将军,便问:“坚壁清野,用红夷大将军守城如何?”

“只怕不可,鞑靼会绕过大同,从镇河南下。”

马文升在沙盘上,画出一道线路。

北方的九边,并没有连成一道壁垒,有许多无墙垣的荒野可以南下。

为什么非要攻下城池,才能南下?

这是兵法,若绕过守城直接南下,容易被前后夹击,包饺子。

而攻下守城则不同,敌军可以以守城为据点,后方无敌人,随时可以撤退。

但,如今行事不同。

鞑靼和女真有七万人,就算守军从后头包抄,他们也可以直接突围,完全不放在眼里。

“让朕想想。”弘治皇帝捋须,浑然不觉旁边多了个人。

朱厚照盯着沙盘上,那代表大明的军旗,浑不在意:“父皇可让老高前去,老高贪生畏死,不会让自己死在大同,如此一来,便会绞尽脑汁,平定大同之乱。”

弘治皇帝有些生气了,此子看见沙盘,就像猫见了鱼一般,在此大放厥词。

但弘治皇帝想起剿河套时,严成锦画的九宫格战术,便问:“严成锦呢,让他来奉天殿。”

不多时,严成锦来到大殿中,只见一座庞大的沙盘,弘治皇帝和九卿,皆站在沙盘边上。

“臣严成锦……”

还不等他说完,弘治皇帝便直接道:“鞑靼七万大军攻占大同,守军只有三万,严爱卿可有想法?”

三万打七万?

依照严成锦的性子,会直接恳求陛下,将守军配置至十四万。

十四万打七万,还差不多。

但严成锦也清楚,京营不能随意出京,再加上大军北上,至少要一个月。

大同恐怕打完了。

“倒是有个办法,三日之后,可见知结果。”

秦紘和马文升目光闪过一抹惊愕。

上过前线才知道,三万军队打七万人,会有多吃力,纵然拥有城墙的优势,也是云泥之别。

李东阳低声对着严成锦道:“无把握之事,莫要应承,以免延误了战机。”

弹劾焦芳的事,才过去两日,言官们正盯着严成锦。

若此次失利,怕有不少人会弹劾,尤其是焦芳的门生。

弘治皇帝却问:“你可知道,大同骑兵不如宁远边军?”

想以少胜多,怕是不能。

“臣知道,若陛下准许,由宋景北上,此战,或许还可以打。”

宋景从未上过前线,呆在都察院编修大明会典,恐怕难以升迁。

严成锦让他北上,自然是要立军功。

“打仗可不是写弹章,耍耍嘴皮就能胜,若是打了败仗,身后数十万百姓,都要死于鞑靼铁蹄之下。”秦紘道。

鞑靼人为控制大明人口,屠杀边城百姓,并不奇怪。

“臣举荐宋景!”严成锦坚持。

厚照躬身,正色道:“儿臣也举荐宋景。”

宋景是他的勇士,朱厚照最高兴的事,便是指挥手下的勇士打仗。

刘健拿不定注意,这次鞑靼人攻打的,是孱弱的大同,不是兵强马壮的三边河套,实在难以断定。

“命宋景北上,令英国公待命,若鞑靼人突破大同南下,北上迎击。”

弘治皇帝多加了一道防护。

…………

宫外,王恭厂。

严成锦和宋景一同站在硝石前,只有王恭厂,才能制备大量的火器。

“本官这次要制作的火器,十分特殊,它需埋于地下。”

“天下还有这样的火器?倒是像石炸砲。”

曾鉴露出微微惊愕的面色,却不怀疑严成锦的话。

而宋景,则是一副虚心求教的神情。

只有三日时间,严成锦要抓紧:“这张图纸上的两种火器,命匠人加紧制作。”

宋景看了眼图纸,再看向制作方法。

第一门火器,所需材料,容易弄到,由碗口炮稍稍改良,便可制得。

唯独这地雷,需要用到矾油,此物提炼起来有些麻烦。

严成锦道:“此物极为危险,要小心一些,一日为限,需将其制作出来,命匠人制作。”

方法皆写在图纸上,以宋景如今的火器造诣,应当不难。

此法,乃是天工开物上的记载。

有了地雷,鞑靼人的铁骑就不足为惧。

能炸死鞑靼人不说,还能令他们引以为傲的战马,惊慌失措。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门火器,作为大杀器!

布置地雷,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这也是为何一定要宋景北上。

研发地雷凶险,严成锦没敢留在王恭厂,叮嘱宋景:“研制出来后,便通报本官一声。”

……

紫禁城,皇宫。

锦衣卫向弘治皇帝禀报:“陛下,严大人出宫后去了王恭厂。”

这个家伙去王恭厂,定是要制备火器。

“什么火器能对抗七万大军?”弘治皇帝纳闷了。

不一会儿,曾鉴来到奉天殿,向弘治皇帝请乞道:“陛下,工部需三万两白银,采办硝石和硫磺等火药料。”

“我怎么记得,王恭厂还有几千石硝石?”韩文对各府库知之甚详。

曾鉴道:“王恭厂的硝石和硫磺,皆要运往大同,如此一来,王恭厂府库空乏,硝石和硫磺开采不易,需尽早填补。”

严成锦与他打过招呼,整个北直隶的火药,都要搬到大同去,让他尽早填补。

“什么火器,需要如此多火药料。”

“臣也不知,听严成功锦说,需埋于地下,名唤地雷,其威力可令大地举悲,山河失色。”

弘治皇帝不由好奇起来,不知比之红夷大将军,威力如何。

到了夜里丑时。

京城宛若雷霆霹下,震聋发聩。

西城的百姓,惊得从屋舍中逃离出来,惊慌失措。

住在王恭厂的人,知晓定又是火药炸了,骂骂咧咧。

严成锦睡得很香,却也被这声巨响惊醒了。

听声音,定然是硝石和硫磺放多了。

他翻了个身,继续睡。

夜深了,坤宁宫。

弘治皇帝躺在御塌上,忧心大同重镇的百姓,目不交睫。

他用手掌撑着床沿,轻轻翻了个身,不愿惊动侧旁的皇后。

倏地,轰隆一声!

弘治皇帝也吓得心脏骤然一缩,隐隐有些生疼,怒道:“何来如此大声响?!”

萧敬听见弘治皇帝的召唤,刚想要回应。

却见弘治皇帝趿鞋走出,面露责备:“皇后怀着朕的骨肉,好不容易睡去,何人弄出如此大动静?”

“奴婢也不知,听声响似乎在西城区。”

弘治皇帝转怒为喜,面色慢慢舒展开来,皇宫与西城区相隔甚远,能传到这里必定是火器。

“派人去王恭厂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