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06章 拜谒禹王

花重大明 第206章 拜谒禹王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06章 拜谒禹王

“那么洪水就是敌人,本官再问你,它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凤阳城,为何只有一处堤坝拦截?”

知府的身体开始发抖。

“说话!”傅友德怒目相视,像在斥责帐前无能的将领。

“下官……知罪!”知府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要回答傅友德的问话。

以他多年官场混迹的经验,认罪是求生的利器。

“本官在问你……”窗外的雨声又一次提醒傅友德,他不在战场。

知府像筛糠一样的身体也提醒了他,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训练有素的军官。

傅友德咽了一下口水,调匀气息。

“你回答本官的问题就行了,不需要认罪。”他的口气缓和了许多,“为何只有一处堤坝?”

知府如梦初醒,记起了这个问题。

他惊讶于自己如此胆大包天,对颍国公的问题视而不答。

他赶紧扶了扶脑袋上的乌纱帽,感慨自己的官运几乎葬送在洪水的手里。

置之死地而后生,知府猛然丢掉了所有的包袱,他镇定下来,开始全神贯注回答傅友德的问题。

“以前凤阳年年都有水患,淮河之水泛滥成灾,沿岸州府深受其害。自从建了堤坝后,水患基本得以消除。下官上任以来,河堤从未决口,它把淮河水挡在了凤阳城外。偶尔雨水大的时候,也最多就灌入街面一寸高的地方,因此就没有再考虑多修堤坝。毕竟任何工程建设都劳民伤财,下官也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没想到……”

“没想到这次是百年一遇的暴雨,没想到河堤会决口,对吧?安居乐业?现在百姓连家都没了,如何安居乐业?未雨绸缪乃将领……乃为官者必须考量的,这大雨倾盆之时想要治理水患,为时晚矣。”

傅友德义正言辞,不过他没有动怒。

他已经进入了新的角色,并且十分清楚他一个外来的人要想治理好水患,就必须和当地知府沟通顺畅。

“是,国公爷,下官失职!等度过这次难关之后,下官一定加修河堤。”知府很诚恳,不再有一丝胆怯。

“水患治理重在防范,临时抱不了佛脚。来,这里,还有这里,”傅友德指着地图上的两处地方,“都得建堤坝。另外……”

傅友德的眼珠转了几圈,眼前出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他指挥士兵们在一座大山的弯道处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深坑,里面可以容纳几百个人,几百匹马。

夜幕降临,想偷袭明军的元军骑兵鱼贯而来。经过弯道后,他们全部从地面上消失了,他们连人带马掉入大坑。

一个又一个骑兵前赴后继,一匹又一匹战马失去重心。

明军不战而胜,朱元璋夸他孔明在世。

“对!”傅友德又一次重重的拍了桌子,不过这一次他的脸上容光焕发。

他把洪水看成是元军,把降服元军的那个大坑搬到了凤阳。

“你们可以在上游挖坑,越大越好,像湖那么大。洪水来的时候,它可以蓄水,这样不就减轻了堤坝的压力吗?双重防护,洪水再也奈何不了凤阳城!”

“国公爷英明!”知府坦坦荡荡,没有拍马屁时的猥琐,因为他心服口服,真心实意。

“积蓄的水还可以灌溉农田,一举两得!”

“对,说的好!”傅友德朝知府点点头。

知府心潮澎湃,一时竟觉得得到颍国公的赞同比保住乌纱帽还要重要。

当然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活着什么都不怕比什么都怕容易。

“国公爷,可是,此时洪水还在肆虐,难道就只能束手无策?”

他不再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的官场之道翻天覆地。

“唉!”傅友德摇了摇头,“洪水这么大,如何修堤挖坑?唯有希望暴雨赶紧停,这次就算给你们一个教训吧。皇上要怪罪本官,本官也只有认了!”

“国公爷受累!”知府拿起茶壶,给傅友德斟了一杯茶。他忽然想到什么,赶紧放下茶壶。

“国公爷,离这不远的涂山有座禹王宫,汉代所建,为了纪念大禹的治水之功。每年雨季下官都会上涂山求大禹保佑凤阳安然无恙,而凤阳也确实一直平安无事……”

“今年怎么大禹保佑不了凤阳了?拜拜神仙就能保佑一方,大禹当年还治什么水?”

傅友德放下茶杯,他的气又上来了,难道他刚才的话都白说了?

“不不不,国公爷别误会!国公爷说的两种方法,筑堤坝,挖深坑,下官谨记,下官一定都会去做,只是这也得到洪水退去……我们现在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干,暴雨没完没了得下……去拜大禹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说不定……”

知府越说越多,他也不知道这些话怎么就有胆子从他的嘴里溜出来。

“好了,别说了,去吧!”傅友德干脆利落。其实他并不排斥求神拜佛。

他不知道有没有神仙的存在,不过连皇上都信,他有什么资格不信?

皇上下诏让他治理水患,把一个烂摊子交给他。

虽然皇上也没指望他傅友德呼风唤雨,把洪水逼退,但坐在这府衙大堂中,眼巴巴的望着窗外的大雨也不是他的风格。

去涂山求神拜佛,即使没有功劳,皇上说不定也会看在他长途跋涉,心虔志诚的份上记他一功。

万一神仙真的大发慈悲呢……

涂山在怀远境内,位于凤阳的西侧,与凤阳离得很近。

禹王宫在涂山的顶峰,虽然在山顶上,其实不过百丈高而已。

为了表示虔诚,傅友德决定把马拴在山脚下,步行上山。

他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可是长年久坐办公的知府大人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傅友德到达山顶禹王宫的时候,知府才爬了一半不到的路程。

傅友德独自一人进了山门。

猛兽般的洪水和暴雨吓退了虔诚的信徒,院中没有一个人。

枯枝败叶聚拢在墙角,看来每日都有人打扫院子。

“崇德院”的牌匾悬挂在大殿入口正中央,雨水刷洗了闪闪发亮的鎏金大字。

在灰蒙蒙的天地之间,它像是指引的明灯。

大殿里有三间拜厅,从外面就可以看见殿内挂着名家书画。

傅友德有了游山玩水的惬意。

黄庭坚龙飞凤舞的草书像是无数只攀爬在墙上的蜥蜴,傅友德的嘴巴微微咧开,鼻子发出了轻轻的哼声。

“居士不喜草书?”一个老迈慈祥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他回头一看,一个老道士站在他的身后。

他听知府说过,禹王宫的住持是中寒道长,年约八旬。禹王宫也就只有一个这么大年纪的人。

“失礼了,拜见住持!”傅友德双手合十。

他不太懂得佛教、道教以及各种教派的规矩,双手合十是他所认为的,除了跪拜之外最恭敬的姿势。

“不必多礼!”中寒道长微微一笑,好像是个不拘泥于礼数的高人。

“贫道见居士看这幅草书时颇为不屑,是不喜欢这种书写体还是不喜欢这首诗作?”

“哦,不喜欢草书。”傅友德摇摇头,啧着嘴,不再拘谨。

他本就是个豪爽之人,在皇上面前该自在的时候,也不会束手束脚。

“草书难以辨认,如果是为了与人观赏,又有何意?只不过书写者挥洒尽兴,自享其乐而已。”

“呵呵,居士是贫道见到的第一个如此坦诚之人。大多数人不解其意,不知其妙,却假装兴意盎然,啧啧称赞,实在是贻笑大方。”

中寒道长垂悬在两侧的雪白眉毛友好地晃动着,向傅友德显示了极大的交友诚意。

“住持谬赞,在下只是实话实说。”傅友德露出了这几日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知府气喘吁吁的赶到了拜厅,他脸上的水流纵横交错,混合了雨水和汗水。

看见傅友德和住持相谈甚欢,以及傅友德会心的笑容,他知道了原来颍国公也会笑,他的心里不是滋味。

“知府大人?”中寒道长看见知府有些意外,他以为这在种恶劣的天气下,在这高山之巅,不可能会看到养尊处优的朝廷官员。

“住持,这,”知府吸一大口气,以避免说话断断续续,“这是颍国公。国公爷为了治理凤阳水患特意前来禹王宫拜见禹王,保佑洪水及早退去,凤阳安然无恙。”

“颍国公,失礼。”中寒道长的语气没有因为听到颍国公驾到而有所改变,尽管这是他接待的身份最高贵的官员。

“住持,我们之间无需客套。有幸来到禹王宫拜见禹王,烦请住持引导。”

傅友德温和又有耐心,和在府衙里时完全不同。

知府低下头自省。

中寒道长带着他们穿过数块文人雅士留下的碑记和石刻,来到了禹王殿。

禹王殿的殿顶为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像坚韧的毛竹整齐有序地同向排列。

角脊、戗脊、围脊、垂脊和正脊齐心协力,共同支撑着厚重的屋顶。

两尊水伯雕像立在最顶端,保护着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