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17章 祖孙对话

花重大明 第217章 祖孙对话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17章 祖孙对话

花重大明第217章祖孙对话一张大明山川的水墨画从太原晋王府送到了北平燕王府。

红石慢慢展开它,摊平在桌面上,他从未想到自己会收到这个礼物。

道衍在一旁酸溜溜的说道:“观音奴还真是奇怪,临死前还记得把这莫名其妙的画送给你,怎么不送给我?”

“应该是我教她逃脱殉葬……她心生感激吧。”红石若有所思。

“她要感激你?带她离开秦王府的人可是晋王。”道衍的嘴角不情愿地向下耷拉着。

“这画有什么意思?又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道衍指着画问道。

红石用手托着下巴,他也看不出任何门道。

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幅大明山川水墨画,一百文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集市买到一幅。

“装卷轴的卷筒倒是很名贵。”道衍拿起卷筒放在一只眼睛前,闭上另一只眼睛,往卷筒里瞧。

红石瞥了一眼道衍,忽然想起了他从卷筒里取出画时,这幅画一反常态,画面在外,它是往外卷的,而不是如大多数画那样往里卷。

他抓住一端的卷轴,掀起一个角。

“背面也有画!”他心里惊呼一声,“不,是图纸!”

他看见了几处标注着高度和宽度的数字。

他赶紧放下卷轴,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把夺过道衍手里的卷筒。

“大师,今早殿下不是要找你吗?你赶紧去,别让殿下等你!”

“哦,我差点忘了!都是被这不值钱的画给耽误了!”道衍拔腿就跑。

红石关上门,心跳得很厉害,他已经猜测出自己大概会看到什么了。

他走到桌前,把画翻转了一面。

没错,正如他所料,这是一张皇宫改造的图纸!

皇宫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建筑,地上和地下,出口和入口,殿堂和角落,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画在上面。

皇宫的建造者,皇宫的拥有者,没有一个人脑子里的皇宫会比这张图纸上的皇宫更详细,更清晰。

红石想起晋王参与了宫城地基塌陷的改造和皇城的扩建,他没想到晋王会详详细细地把它们画在图纸上,更没想到观音奴会给他送来这样一份厚礼。

皇宫的地形结构对于某些人来说一无所用,可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胜于珍宝。

没有人会把一座荒芜的高山看在眼里,可是要征服它的人就要用脚丈量它的每一寸土地。

红石默默无声地看了许久,决定不能让朱棣和道衍发现这件珍宝。

他也说不出是为了什么。

尽管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本应该分享资源,但他偏偏想独自拥有这张图纸。

这张图纸好像有着它的使命,红石不知道那是什么,他现在所要做的只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卷好,放入卷筒之中。

华盖殿的琉璃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中央瞩目的金球不可一世,傲然矗立。

它象征着权威与尊贵,象征着君命独一无二。

“炆儿!”朱元璋慈祥地看着眼前这个血气方刚的孙子,心中有太多的话要对他说,有太多的事要教导他。

然而,他预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朕老了,国事都要交给你了。你可做好准备了?”

“皇爷爷,孙儿圆木警枕,攻苦食淡,一天也不敢耽误学习。”

朱允炆清澈的眼睛里有些许不安。

“嗯,从明日起,群臣所奏政事就有你处置决断吧。”

朱元璋把手中的奏章合上,这将是最后一本由他独自批阅的奏章。

“朕治理天下以来,深知仁、明、勤、断之大,惟仁则不失于躁暴,惟明则不惑于邪佞,惟勤则不溺于安逸,惟断则不牵于文法。①创业难,守成亦难。生于富贵便不知民间疾苦,不达人情世故,故朕命你朝乾夕惕,练习国政。你若能恒久持之,国之幸也。”

“孙儿铭记于心,不敢负社稷,不敢负天下。”朱允炆目光炯炯。

但是,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许诺,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脊背上,他拼命挺直了腰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嗯,朕不会选错人。你和你的父王一样,勤奋好学,心胸宽广。天道酬勤,得道多助,人心会站在你这一边的。”

“皇爷爷谬赞,孙儿惶恐。”

朱允炆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露出困惑的神色:“近日孙儿在有些问题上糊涂了。”

“哦?是何问题?”朱元璋饶有兴趣。

问题来自于思考,他很清楚大明要的不仅是一个善于纳谏,还要会独立思考的帝王。

“老师们教孙儿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此为治国之本。可修身必定实行仁政,而非暴政。但有时候仁政和皇权函矢相攻,不可兼得。皇爷爷,孙儿不知道以后若是遇到了这二者相悖之时该如何抉择?”

朱允炆放下后脑勺上的手,正了正身体,准备洗耳恭听。

“炆儿,只要有帝国,仁政与皇权的矛盾就始终存在,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去解决这个问题。书文典籍只能给你做个参考,你不能凡事都按书上写的生搬硬套。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为智也。这几年你跟着朕处理朝政,亲眼目睹朕在仁政与皇权之间权衡,应该有些许心得吧。”

“天下太平的时候帝王要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把江山坐稳。朕会交给你一个太平的天下去坐,所以从你和你父王小时候开始,朕就让你们跟着儒学老师学习,对待百姓要仁厚,治理天下要靠仁政。但是……”

朱元璋顿了顿,加重了语气,犀利的目光中透出寒意。

“如果这个天下不太平,有人要和你争夺,你就得狠下心来铲除所有对你不利,对天下不利的人!”

一片寂静,呼啸而过的鸟鸣没能穿过华盖殿的层层金瓦。

朱允炆蹙着眉头思考,依旧不能领悟其中含义。

怎么才能知道有人要和你争夺天下,有人会对你不利?

如果等到他们有所举动,那么为时已晚。如果在他们毫无举动之前铲除他们,会不会错杀无辜?

注:①引《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