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20章 孤傲梅花

花重大明 第220章 孤傲梅花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20章 孤傲梅花

花重大明第220章孤傲梅花“施主,请看。”宝通把签文递给朱元璋。

“施主,佛祖给你的启示全在签文里,老衲希望你如愿以偿。”

“谢法师。”朱元璋接过签文,慢慢打开,心里忐忑不安,即使接到十万火急的战报也从未像现在这般紧张。

他的眼睛聚焦在手里这张小小的签文上,透过他浑浊的眼珠,签文模糊不清,他把它拿得离眼睛更远些。

一朵梅花孤傲地印在签文的正中央,它的周围什么也没有,没有一个字,没有一个符号。

朱元璋用手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仍然只看到一朵梅花。

他的心“咚咚咚”地跳了起来,脑中又跃出了那个令他辗转反侧的名字。

“法师,这朵梅花是何意?”他缓缓抬起头来看着宝通。

“佛祖给施主的启示,施主知道,老衲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宝通意味深长,带着信任的目光,信任朱元璋会接受上天的安排。

朱元璋低下头来,出神地望着那朵梅花,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可是它来的太直接了,这让他产生了疑虑。

他习惯的是先要得到反对意见,然后通过征服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这么多年来,他顾彼忌此,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将之看成是陷阱。

他抬起头来看着佛祖的脸,心中默念:“真的是他吗?他真的能诚心诚意辅佐炆儿吗?”

佛祖告诉他安心定志,这里没有欺骗。

朱元璋又看着佛祖的手,他的愿望在佛祖手中闪闪发光,然后跃入他的心里。

他的嘴角慢慢扬起。这里是充满神性的地方,他怎么能以凡胎肉眼看待一切呢?

朱元璋像来时一样,在仆人的陪同下步履蹒跚离开了轩辕寺,只是他的心境已大大不同。

“梅殷!”八抬大轿中传出朱元璋的叫声。

轿夫落轿,侍卫赶紧上前,隔着帘子俯身问道:“皇上找驸马?”

“把他叫来!”

梅殷每日早膳后都要躲进书房呆上半个时辰,不允许任何人打搅他,宁国公主也不例外。

他拿起书案前的一份《昭示奸党录》,逐字逐句默读。

这份《昭示奸党录》并不长,他也读过几百遍,但是每一次还是得足足读上半个时辰。

在其中列出的奸臣名字上,他花费的时间尤其长。

李善长、胡美、唐胜宗、陆仲亨、陈德、费聚、顾时、杨璟、朱亮祖,梅思祖……

他的眼睛开始湿润,他的手指在梅思祖这个名字上久久没有离开。

梅殷,驸马都尉,宁国公主的夫君,汝南侯梅思祖从子。

他相貌俊美,学富五车,文采出众,还善于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

在所有驸马中,朱元璋尤其喜欢梅殷。从梅殷在任山东学政的时候,他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

朱元璋想把最喜欢的女儿宁国公主许配给梅殷,在此之前他对梅殷进行了严峻的考核。

朱元璋委他以大任,派他前往河南、北平赈灾。

梅殷不负所望,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还因廉洁奉公,铁面无私,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朱元璋又派梅殷跟随蓝玉和傅友德远征,两位将军亲自上呈奏折,赞扬梅殷文武双全,临危不惧。

朱元璋大喜,越发信任梅殷,把他留在身边,交给他最重要的工作。

梅殷并没有因为驸马和朱元璋宠臣的双重身份趾高气扬,妄自尊大。

他谦卑有礼,清风亮节,群臣对他亦是赞不绝口。

朱元璋在考虑辅佐朱允炆的人选时,首先就想到了梅殷。

在能力上和人品上,梅殷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朱元璋心里面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所以他才拖着年迈的身体跑到轩辕寺去,希望得到佛祖的启示。

这个结就在于梅殷的家族。

梅殷父母早亡,从小就在从父梅思祖家中长大。

梅思祖最初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来投靠了红巾军领袖刘福通。不久,梅思祖又归附了张士诚。当朱元璋的大军逼近时,梅思祖献上泗州迎降,投靠了朱元璋。

梅思祖在许多人眼里并不是一个忠贞之士,但是朱元璋偏偏看中了他。

智者善于审时度势,愚者撞了南墙亦不知回头。

朱元璋欣赏梅思祖在天下形式未明朗之前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选择明主。

他将梅思祖步步高升,派他平定张士诚,北伐元朝,南征明夏,最后封他为汝南侯。

梅思祖晚年得以善终,朱元璋赐他葬于钟山。

这似乎是个完美的结局,但有的时候盖棺也未必能定论。

追坐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梅思祖以一个“死人”的身份被牵连进“胡惟庸案”。

不仅他毕生的荣誉被消耗殆尽,他的亲生儿子梅义全家也被赐死,梅家三族惨遭灭门。

梅殷因为“驸马”的身份保驾护航,宁国公主觅死求情,最终他幸免于难。

梅殷放下《昭示奸党录》,上面又留下了两滴未干的泪渍。

今日他好像比以往更加感情充沛,对痛苦的坚韧变成了熊熊烈焰。

那烈焰并不只是照亮黑暗,还为他指出了光明的出路。

他走出书房,走出驸马府,朝汝南侯府的方向走去。

梅殷从来不会在晴天白日去汝南侯府,这有悖于他对朱元璋的承诺。

在朱元璋灼灼的目光下,他坚定的让朱元璋认为他的心意与朱元璋的做法完全一致——梅家谋反,追坐合情合理。

梅殷不是贪生怕死,他必须死得其所。

一路上,他前瞻后顾,冒着不小的风险,但是他进入汝南侯府的愿望实在太强烈。

汝南侯府的金字牌匾早已被拆掉,现在没有人会叫这座废墟的宅子为“汝南侯府”,不是被称为“奸臣的宅子”,就是被称为“破房子”。

走进门槛,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的眼里看到的不是破败,而是欢乐:他与梅义上梁揭瓦,嬉笑打闹;父亲梅思祖教他学文习武,循循善诱;母亲为他缝制冬衣,对他爱护有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