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 第二百六十九章会元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第二百六十九章会元

作者:爱吃糖虫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1:00:01

第二百六十九章会元

至公堂——大梁的会试阅卷之地。

至公堂之中,此时一片灯笼,十八房考官,还有礼部以及内宫派来的文吏,弥封、受卷、供给、对读、誊录吏员,总有二百人都立在堂侧。

他们个个鸦雀无声,一派紧张肃穆。

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这时神色平淡的带着带刀侍卫,静悄悄进来,虽未发出声音,存在感极强,有考官没忍住,看一眼,结果立刻被侍卫发现,冷冷扫来,让考官忙避了过去。

这是张公公,在弘治帝面前有些颜面的首脑太监。

紧接着,就听着“进香盟誓”一声高呼,三位主考官率十八房考官,排队至铜盆里盥洗了手,又向“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龙牌,以及“大成至圣先师”牌位恭行三跪九叩大礼。

共声进香盟誓:“我等为国家社稷秉公取士,不徇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有负此心,神明共殛”

这是几百年一成不变的规矩,人人耳熟能详,但人人都严肃,无它,这世界可真有鬼神。

盟誓完,考生卷子则由着有品级的文吏不断运来。

当所有卷子都一一摆在宽敞的大厅内,这二十一人各自肃然端坐,参加会试的考生,是鱼,是龙,命运基本就决定在这些人手里了。

两扇大门呀呀关闭,等待着主考官发话,主考官林华玉略点了点首,目光一扫,沉声说着。

“诸位,虽是老生常谈,我还是要说下,皇上对这次科举非常重视,派来的人,是张公公,我相信大家都认识。”

文吏不敢稍动,而众人颌首,来的是谁,三位正副主考官,以及十八房考官,没有一个不认识。

他过来,这明显就是巡查监督。

虽说以往会试,弘治帝也都重视,可这次连张公公都派来,率侍卫巡查监督,明显较之往常更重视。

怎能不让他们不加倍小心?

“义理大家都是宗师,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一句——各位有幸成为考官,无论点了谁,以后见了你们,都得施半师之礼。”

“因此,你们再想构私舞弊,值么?不仅仅个人功名和身家性命付之东流,还祸及家族。”

“阅卷还没有开始,想想汝妻汝子。”

主考官话说完了,转身对着张公公:“公公有话说么?”

张公公收敛了惊讶,说着:“林大人这话说的透彻了,咱家其实一直奇怪,为什么有考官舞弊?”

张公公的话在厅内响着,带着丝丝金石之音,众人面面相觑,又听着说:“虽朝廷有规矩,主考官只取一任,万无连任之理。”

“可哪怕一任,取士三百人,以后都是朝廷命官,见你们都得行礼,这里面有多少好处,不用我多说,为什么还有人想着为了点银子舞弊呢?”

张公公口气很惊讶,的确是想不通。

取的榜生也不可能终身不得违逆师命,但师生情分总避免不了,三百个未来命官的香火情,哪怕每人出一丝,汇集起来是多大的运数?

已经得了最大的好处,还要点银子?

副主考官盖景胜听了颌首,肃然一揖,庄容说:“所以我等,何敢辜负圣上谆谆厚望?必克己谨慎,为国选拔真才!”

张公公听了尖笑:“好好,咱家等着看你们选出来的真才!”

说着,退了出去,就见主考官林华玉沉声:“阅卷罢!”

三千五百份卷子,从中要择出三百份,这就是贡士的人选了。

按照大梁会试的规矩,三位正副主考官与十八房考官,有半数以上画圈通过了,且无人认为不可,便算是通过初审。

这些卷子的考生就是贡士,无意外的话,起码能在殿试落得一个三甲同进士之名。

而二十一位考官全部通过,这便是可以进入下一轮,去竞争会元,这样卷子,每次会试往往都只有二三十份。

但今年,却似乎较往年更多一些。

“妙,妙啊!”

本已被前面全票通过了几份卷子晃花了眼,一位房考官惊讶出声,拍手称好。

他的反应,立刻引来别的考官的注意。

今日不同往日,有首脑太监在场监督,还能忍不住失态,这卷子得好到什么程度?

一位考官遂将卷子取来,只看了几行,就难以抑制露出赞赏,待看完,居然亦是称赞。

“铁血汗青,倒真是书生意气!没想到,会试竟能遇到这等文章,我这个做这考官,惭愧,惭愧啊!”

三位正副主考官都被吸引,也纷纷来看这份卷子。

“这……”林华玉虽看过内容,觉得几乎无懈可击,连这样沉浸文海多年的人,竟都难改一字。

但又觉得考生所写内容,颇有些过分,谈不上哪里不对,就是觉得过分。

林华玉犹豫了一下,问着副考官张绣:“你觉得如何?”

于光蹙眉:“这文章才华十足,但锐气太重,看来是个年轻人,将来恐犯天怒,如果没有,恐怕是良相。”

原倥原也点评着:“的确这样,你们看他的文章,总觉得锋芒太露了,这是才气太足的原因,得挫磨一下性子……”

说着,三人面面相觑,都不由苦笑。

而有几个考官,已经给这卷子上画了圈。

见众人面色各异,却都没有反对,主考官林华玉亦是暗想:“我与众人意见不同,本是一片爱才,可这文章实在太佳了,要是阻挡,怕反要落得一个嫉贤妒能的恶名,罢了,都同意,我何不也顺水推舟?只是这文章,还是才气锋芒太露呀!”

“不过就算是陛下,也不会因肺腑之言,就直接无视了才学。”

想到这里,林华玉也提笔,在卷子上面画了个圈。

突然是想到了城中的党争,不由一叹:“也不知道是提拔了他,还是害了他。”

“初审完,一同通过二百三十三份考卷。”二天二夜奋战,仔细筛选,最终被纳入贡士之列,共有二百三十三人。

“休息二个时辰,再进行二审。”随着吃食、热水送进,被圈在里面不得最终结果不得外出的考官们,进入了临时的卧铺,呼噜睡觉起来。

张公公令人搬了把椅子,就坐在门口闭目养神。

二个时辰,考官们净水洗面又净了手,再次投入到二审。

这次,就要比初审时轻松许多了。

但压力,却丝毫不小。

毕竟,数千份考卷中,择取二百多份,这关系许多人的命运,同样二百三十三份考卷中,择取名次,也令人左右为难。

甚至有考官因意见不同,哪怕有太监在场,最后也吵出肝火,差一点就要撸袖子上了。

“公公,二审已审完了,一同是三十三份考卷。”张公公初时还有些兴致看着文臣争执吵架,看久了就困了,直到昏昏欲睡时,被人忽然附耳说了一声,这才清醒过来。

“审完了?”张公公看了一眼,果然,虽有几位考官脸色不算好,但的确已是不再吵了。

这些文官啊,可真是……呱躁。

“您吩咐盯着的那位,也在这三十三份里面。”小太监低声说着。

“好!”这次就可以去交差了,他知道弘治帝对于此事并不是太重要,只是随意的说了一口,让他关注一下和永乐公主能有接触的年轻人。

但是他能做到这个位置,靠的就是将弘治帝的每一句话全都是牢牢记在心中!

贴身內侍,必须细心!

张公公直接起身,尖声笑着:“既已出来了,那咱家就和三位大人进宫了。”

“走吧,三位大人。”

正带着卷子欲去见弘治帝的三位正副主考官,虽不喜太监,敢怒不敢言,点点头,就一步迈步出去。

张公公则直接带着人跟了上去。

就仿佛他来这一趟,就是为了督促审核,有了结果就可以去交差一样。

剩下的十八房考官,彼此看了看,心里是怎么想的且不说,面上都尽量保持着平静。

张公公与三位正副主考官,贡院本就离着皇宫不远,这一路又有着侍卫开路陪同,安静下,给人感觉,转眼即到。

“张公公,皇上正在小憩,且待我去通禀一声?”一个太监见张公公回来,忙小声说着。

张公公点头:“你且去,咱家在这里陪着三位大人。”

总体来说,大梁对臣子还算优待,在侧厅处,三位大人喝小太监奉上热茶,与张公公随便说话,而不是跪侯。

“皇上驾到——”喝到第二轮了,随一道太监的声音,在场四人都忙起身。

“臣等叩见陛下。”

“奴婢拜见陛下。”

“都平身吧。”弘治帝挥了挥手,让他们起身,他坐在了椅子上。

张公公径直都到了皇上身侧,微微弯腰,站着伺候,这是家奴的本分。

林华玉上前一步,将这次会试的情况与弘治帝说了:“臣等初审共择取二百三十三份考卷,由皇上定夺。”

这是大梁历的规矩,点了会元,包括会元在内二百三十三名贡士都将参加之后的殿试,从中再分出一甲、二甲、三甲。

“呈上来。”弘治帝开口说着。

都不用太监过来,张绣亲自捧卷,送到了弘治帝面前,总共三十三份。

弘治帝从第一份看起,前两份并没有让他露出特别表情,但当他看到第三卷时,张公公突然咳嗽了一下。

弘治帝先是疑惑的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太监,又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轻轻颔首!

手一顿,将这第三卷展开,看了看字,还微微点头,对弘治帝来说这书法虽然是上等,但是以他的身份,何种书法大家的书法没有见过。

任太虚的书法能得到一个上等的评价已经是不错了。

看到开头之后,顿时怔住了。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这是在说皇帝应当坚定变法的决心,有孤臣之势,求皇帝圣心独断,不要受到其余人的干扰,干扰的人都是看不清时局的人,而看得清局势的人自然是会懂得皇帝的。

“此人大胆!”

这是皇帝的第一个印象,变法乃是国之大事,即便是丞相也不敢擅自提起,何况一个一个小小的举人?

不过想着,皇帝又是有些疑惑,按理来说这样的狂生,即便是能金榜题名,也是不可能被推荐在自己手上的。

难道此人当真是文采斐然,压不住?

即便是有狂妄之言也是能得到其余的考官的认可?

想了想,弘治帝继续朝着下面的文章看了过去。

再观下去,大意是天步虽艰难,但是只要皇帝大臣励精图治,扫除污浊,重定朝纲,必能跨步前进。

这其实是任太虚在忽悠,兴衰律的可怕之处,并不是有着明君名臣就可以抵御。

而是到一定程度,就算是每代都是明君名臣,国家也要终究是要衰退死亡的,只能是推延!

就拿人体来说,假如有一个人,处处按照科学保养锻炼,人就不老了么?

肯定不是,朝廷也一样。

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理由就充分了,的确,有着只要皇帝励精图治,扫除一切弊端!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必能天步无穷——义理很充分。

这也是考官打高分的原因。

弘治帝看完了,也是顿时明白此文章为何能得到推荐的理由。

首先是说文章本身,虽然是慷慨激昂,显得锐气颇深,似乎是有狂妄之言。

但是就文章的本身而言,弘治帝完完全全的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一字也不能替换!

似乎是达到了左氏春秋一样的一字可改得千金的境界。

同时看到内容之后,皇帝更是明白了为何这样的文章能得到大力的推荐!

这文章虽然是通篇谈论变法,扫除污浊、弊端。

但是这文章之中的污浊弊端却是意有所指——勋贵集团!

此时朝中党争,会试本来就是文臣集团的腹地,出来了这样一份有理有据的陈述了勋贵之害,更是明确的支持文臣集团的文章,自然是能得到主考的看重!

不但是主考如此想法,此时的弘治帝也是被任太虚的文章挠到了痒处。

实在是这文章之中所说的的却是有很多的都是他所担心疑虑的。

文章之中提到了的改革各地的兵事制度,由此消减勋贵们的兵权,更是让弘治帝心动!

勋贵们手上的兵,以及驻扎在地方上的影响力,都是他最是担心的。

要是真的如任太虚所言,改革兵制,一切就是迎刃而解!

说实话,以往他虽然是有过提拔朝中的寒门士子的想法,用来平衡勋贵、世家,但是对于变法却是一直都没有想法的。

但是看到任太虚这一篇文章之后,弘治帝脑海之中对于变法的印象却是越发的深刻!

要是当真是如任太虚文章所言的变法,削减勋贵的地方影响力,同时收拢兵权,的却是好处颇多!

又是想到了什么,弘治帝又是摇摇头!

变法虽好,但是现在确实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无论是南北的战事都是需要勋贵们出力,此时削减兵权,却是有可能引起勋贵们的反弹!

弘治帝此时深深的记住“任太虚”这三个字!

这是一个惊喜!

不但是寒门出身,更是有着做孤臣的心,敢擅自谈论当世禁忌,并且有理有据,兼之此人文采斐然,当真是一个良臣!

要是日后当真是要变法,此人说不得还能做自己手上最是锋利的刀子,弘治帝想到!

虽然心中颇多的想法,但是弘治帝的面上却是丝毫不露!

这是帝王的城府!

“主上无神,下将有因”

君主不能做到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有机可乘,所以帝王得心思绝对是不能轻易显露!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说明了帝王的统治术在于隐蔽,使臣下无法猜测,术用在变幻莫测,使臣下不能了解。

众人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却是过了一阵才是听到皇帝开口道:“虽多有狂妄之语,书生锐气,文气太盛,但此卷甚佳,就点为会元吧”

“皇上圣明!”三位正副主考官都有些一喜。

之前皇帝给勋贵集团表明态度,对老将又是予以重用,让他们有些尴尬。

同时也是让他们有些疑惑,不知道皇帝究竟是如何想的?

但是转过头来,皇帝便是点了一位主张变法,削减兵权的会元,不由得他们不喜,皇帝到底是站在自己等人一边的!

之前只是迫于形势而已!

反倒是一旁的张公公服侍皇帝多年,却是比他们想得更是深一些,知道不过是平衡而已!

心中微微叹息:“到底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