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国第一纨绔 > 第240章 因为有吴杰在那里(第二更)

第240章 因为有吴杰在那里(第二更)

吴杰的猜测并没有错。

魏军成功的运用投石车抛掷震天雷的方式对城头上猝不及防的秦军士兵们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并整个郑县东城墙上的秦军士兵们陷入了一种震惊和茫然的状态,甚至就连魏军都已经发动进攻这件事情都没有几个人发现。

如果依照这样的情况下去的话,魏军其实是有很大的把握一举攻上城头,然后趁势拿下整座城池的。

然而赢虔在关键时刻的赶到挽回了局面,这位秦国右庶长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和能力激发了一部分还能够战斗的秦军守军们的斗志,成功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依旧组织了一波防御,率领着自己的亲卫队身先士卒的战斗在第一线,最终成功的击退了魏军这一波几乎就已经要得手的攻势。

在看到魏军的士兵被从城墙上赶下来之后,吴杰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对着巴宁说道:“下次再用震天雷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巴宁脸上同样也带着几分失望,不过这失望倒不是针对吴杰,而是因为并没有趁着这个良机把郑县拿下来。

巴宁提出了疑问:“不对啊,上次我们在守城的时候不是就已经用过震天雷了吗,怎么这些家伙好像一副从没见过的样子?”

吴杰耸了耸肩膀,道:“见过和亲自挨炸可不是一回事,我的朋友。还有,赶紧让工匠们多制作一些投石机吧。”

震天雷这种东西毕竟不是炮弹,需要引线完全燃烧完毕之后才能够爆炸,这就对投掷的时间和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这个,吴杰特地训练了一支专门的部队。

通过过去几天内投石机抛掷巨石攻击郑县,这支部队其实已经获得了许多数据和经验,这才有了今天投石机抛掷震天雷的成功轰炸。

但投石机这种东西毕竟不是火炮,而吴杰麾下的这支部队说起来也是初登战场,因此失误在所难免。

三架被震天雷炸烂的投石机和十几条负责操作投石机的魏军士兵性命就是因为失误所付出的代价。

巴宁点了点头,道:“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想要攻破这座城池的时间是不是就会延长不少了?”

吴杰有些奇怪的看着巴宁:“你当时和那个王先生都干嘛了,一整个冬天过去了,计划捣鼓了几十个,就没个像样点的版本?”

巴宁有些恼火的说道:“计划归计划,实战归实战,如果单单纸上谈兵就有用的话,那么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

看着一脸吃瘪模样的巴宁,吴杰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平心而论,巴宁和鬼谷子弄出来的那些计划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非常的细致和缜密,如果真的能够完全得到实施的话,郑县应该是已经被攻下来了。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巴宁所制定的这些计划实在是太过细致了,这对于基层官兵们对战术的理解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这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文盲的年代,即便是天下第一的魏武卒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对战术了然于胸,并且在该配合的时候突然改变攻击方向和周遭的兄弟部队完成一次协同攻击,并顺势突破敌军防线。

这一点即便是对于后世的现代化部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要求。

吴杰拍了拍巴宁的肩膀,道:“既然你不行,那么接下来就看我的吧。”

……

秦国首都,栎阳城。

秦侯嬴渠梁坐在上首,他刚刚任命不久的左庶长商鞅坐在下首,两个人的神情看上去都比较的轻松。

在元旦大朝议之后,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现在的嬴渠梁和商鞅基本上已经扫清了变法的阻碍,变法工作的准备程序目前来看差不多已经可以结束了。

从嬴渠梁的角度来说,他非常信任商鞅,也非常相信商鞅的变法能够让秦国一雪前耻。

所以现在的嬴渠梁就好像是腊月里等待着春节到来的小孩子一样,迫不及待了。

关于政务的谈话刚刚结束了,因此接下来的谈话氛围多少就显得比较轻松一些。

嬴渠梁笑道:“左庶长,寡人刚刚听说你让人把一根三丈的木头竖在南门之外,只要有人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会得到十斤黄金的赏赐?”

商鞅点头笑道:“没想到君候也知道这件事情了。”

嬴渠梁有些好奇的问道:“左庶长为何要这么做?”

商鞅正色道:“回君候,如今法令已具,只待时机一到便可立刻颁布。但是臣担心国中子民不相信法令能够得到实施,故出此一计,好让所有人都知道君候和臣这个左庶长是说话算数的,日后颁布法令之时,子民们自然便知道这些法令也并非空谈了。”

嬴渠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秦国的情况,作为国君的嬴渠梁自然是知道的。

现在的秦国属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许多地方被当地的宗族和贵族所把持。

这些宗族的族长和贵族的家主们拥有着极大的权力,可以随意的裁决当地事务,成为了事实上的土皇帝,让嬴渠梁派下去的那些地方官员完全变成了摆设。

在这些地方,什么秦国的律法?那根本没人理会的,完全就没有这些族长和家主们的一句话好使。

这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嬴渠梁这个国君和秦国政府的公信力,很低。

虽然嬴渠梁的父亲秦献公在世的时候已经初步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这些改革总体上来说只是稍微的缓解了一下这种局面,并没有触及到根本,所以嬴渠梁才如此渴求一次彻底的、让秦国从上到下完全改头换面的变法。

嬴渠梁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此法当真有用?若是没有人去搬动这块木头的话,那么岂不是白白做了无用功?”

商鞅笑了笑,道:“臣已经吩咐下去了,若是两个时辰内没有人去搬木头,那么便把奖励加到五十金。”

“五十金。”嬴渠梁楞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既然左庶长觉得此法有用,那么便大胆去做吧。”

两人又东南西北的闲扯了一会,算算也差不多到商鞅告辞离开的时间了。

但今天的商鞅并没有走,而是在微微的迟疑之后,问出了一个问题:“君候,臣来之前刚刚看了卷宗,似乎郑县那边的战事不太顺利?”

虽然是和相邦权力等同的左庶长,但商鞅最近整个人都一心扑到了变法这件事情上,对于其他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

“郑县?”嬴渠梁想了想,道:“右庶长赢虔那边刚刚传来消息,魏军虽然整个西河郡军队倾巢而出,但应该问题不大。”

商鞅又是一阵犹豫。

嬴渠梁看出了商鞅的异状,有些好奇的问道:“左庶长可是有什么事情想说?”

商鞅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君候,臣觉得或许还是应该派出一支援军前去支援郑县才是。”

“为何?”嬴渠梁问道。

“因为……”商鞅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吴杰在那里。”

“吴杰?”

在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嬴渠梁先是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足足过了好几息的时间之后,这位秦国的国君才终于在脑海之中找到了相关的记忆:“就是那个如今魏国西河郡的郡尉吴杰?”

“是的。”商鞅点了点头,道:“君候,吴杰此人乃是隐士子弟,虽然声名不显,但是颇有大才。之前杜挚之所以被击败,众人皆以为是西河郡郡守巴宁指挥有方,但是臣可以很肯定的说这里面绝对乃是吴杰起到了大作用。

如今太子和公主都在郑县之中,君候不可不防啊。”

商鞅的这一番话说得极为认真而恳切,任凭谁都看得出来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嬴渠梁的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多少有些奇异:“左庶长似乎很重视这个吴杰啊。”

商鞅点头道:“君候,臣和这个吴杰虽然接触不多,但是臣敢断言,这个吴杰将来给大秦所造成的麻烦肯定要远胜巴宁!”

嬴渠梁想了想,道:“所以左庶长的意思是,本侯应该向郑县派出一支军队?”

“是的。”商鞅十分肯定的说道:“臣以为君候应该立刻向郑县派出援军,否则的话若是迟了,恐怕郑县就真的要告急了!”

嬴渠梁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么本侯就派一万人马去支援郑县吧。”

对于商鞅的话,嬴渠梁还是相当信任的。

商鞅这才松了一口气,朝着嬴渠梁拱了拱手:“君候英明。”

等到商鞅离去之后,嬴渠梁思考了一会,突然开口道:“来人啊。”

宦者令景出及时的出现在了嬴渠梁的身边:“君候,臣在。”

嬴渠梁开口道:“你且让人去把和这个吴杰有关的资料给拿来。”

很快的,几篇竹简就被拿到了嬴渠梁的面前。

“这么少?”嬴渠梁皱了皱眉头,显然不是太满意。

景出忙解释道:“回君候,吴杰此人声名不著,臣让人查了一下,基本上关于他的记载都是在去年发生的,这之前的他完全没有任何活跃的迹象。”

嬴渠梁哦了一声,拿起了面前的几篇情报,一篇篇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嬴渠梁的眉头渐渐的扬起。

“浍水之战,凯旋大典,硬抗公叔氏?这个吴杰,还真的是……有点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