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442章 围点打援

兵甲三国 第442章 围点打援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442章 围点打援

太史慈冷眼望了四周一眼,很快就会恢复了平静。

七八万兵马,也敢四面围城,每门不过两万兵马,简直就是找死!

当下,太史慈冷冷一笑,转身对廖化道:“元俭勿慌,且看我率墨云骑先冲杀南门贼军,杀他个丢盔弃甲,活捉刘备老贼!”

廖化微微叹了口气,指着城门处对太史慈道:“将军,恐怕这城门是难出去了。”

太史慈转过头朝城门处望去,不觉脸色骤变。

只见城门出口处,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拒马,足足有三四十米宽,呈弧形的形状,将整个城门包围了起来,细细望去,可见拒马里面洒满了铁蒺藜,闪亮的尖刺朝上,显得触目格外的触目惊心,而在拒马阵的四周,又有一排排刀车森然而立,在刀车之后,更有无数的强弓硬弩严阵而待,弓弩手竟然达到数千人之多,里三层外三层的,密集如云的箭头正阴森森的瞄准了城门。

荆州军竟然将城门直接堵住了!

两三丈宽的城门,一次能并马而出的不过四五人,如今城门被堵,公孙军铁骑再强悍,如果强行突袭拒马、刀车和弓弩组成的防守大阵,就算突破成功,那也将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

太史慈的脸都绿了,想他墨云骑纵横北地和中原,所向披靡,想不到今日却被人堵在老窝里,不得出门半步。

“刘备老贼果然好狠,这是要将我等堵在城内,待得箭尽粮绝再攻城吗?未免也太儿戏了!”太史慈冷笑道。

经过挫折的廖化,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愈发成熟和睿智起来,忧心忡忡的说道:“依末将来看,刘备老贼必有高人相助。如今将我等围困在城内,恐怕只是其中一步,后头更有杀招啊。”

太史慈不以为然的说道:“主公率五千白马义从、四万解忧军为后军,郭太常、庞卫尉都将随军而来,刘备不过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廖化叹气道:“刘备老贼,临走之时将库内粮草辎重全部带走,如今城内的粮草最多维持七八日,再围得时间长了,恐怕便要与民争食了!”

太史慈依旧信心十足的道:“我等临行之前,魏公已然率白马义从和解忧军准备出发,我料魏公必于七日之内必到宛城,则贼军之围不攻自破也,元俭不必担心。”

廖化依旧满脸的忧色,苦笑道:“但愿如此!”

……

城下的荆州军中军旗下,刘备哈哈大笑,对着身旁的那名白衣青年道:“军师果然大才,无论是廖化、周仓,还是太史慈和管亥,都被军师玩弄于鼓掌之间。”

四轮车上站立者,不是别人,正是鹿门书院第一人,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由于历史车轮的偏移,刘备提前投奔刘表,终究还是遇到了水镜先生,经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多次诚心邀请之后,终于还是如同历史上那般请得诸葛亮出山。

无论公孙白如何声名赫赫、所向无敌,但是在诸葛亮心目中,公孙白终究姓的是公孙,最多位极人臣,若是再往上便是篡逆了,而刘备是汉室之胄,是有希望中兴大汉,成为人君的。而公孙白拥立刘虞为帝,看似众望所归,却瞒不过远在荆州的诸葛亮,他清楚的知道太子刘和无后,而且接近五十岁的高龄恐怕也难有子嗣了,在他的心目中,大有“公孙白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了。

虽然刘表也是汉室之胄,但是他却早已知道刘表非成大事者,汉室宗亲之中,只有刘备有雄主之能,中兴大汉也非刘备不可,所以经过一番高逼格的装逼之后,诸葛亮终究是半推半就的投入了刘备的麾下。

诸葛亮摇着羽扇,望着城头上的太史慈等人,神色显得极其淡定从容,那份气度令人望而心折,只听他淡淡的笑道:“太史慈、廖化之辈,不过犬类耳,好戏还在后头,左将军(刘表拜)真正要图的是公孙白!”

刘备神色大喜,问道:“不知军师有几成胜算?”

诸葛亮神色微微一黯,笑道:“只有四成的把握。”

话音一落,刘备脸上不觉露出微微失望的神色,而身旁的关羽则摸着长须,双目微闭,明显带着一丝不屑之色,快人快语的张飞更是直接笑道:“军师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却不过四成的胜算,哈哈哈……”

两人一直对诸葛亮不服,只是诸葛亮破宛城、围宛城这两招玩得漂亮,使得两人逐渐安静了下来,对诸葛亮的才能已初步认可,但是听到“四成”两个字,终究还是觉得如儿戏一般。

只听诸葛亮哈哈一笑道:“昔日公孙白占据北面四州苦寒之地,而曹操坐拥中原五州膏腴之地,其实在公孙白面前不过三成的胜算;如今其已得半壁江山,天下群雄,若论实力谁可比肩?江东孙策此时若与公孙白开战,胜算连两成都不到,至于关中曹丕、西凉马腾、益州刘璋之辈,连一成的胜算都不到。公孙白若是如此易与之辈,岂会有今日之势力?”

刘备心中一惊,细细思索之后,不觉对诸葛亮心悦诚服:“先生大才,若是此战功成,先生当为兴汉第一功!”

诸葛亮微微摇头苦笑,不再说话,心头暗道:“公孙小贼身边谋士如云,郭奉孝、贾文和,还有我那师兄士元,岂会是易与之辈?只是明知不可为,也不得不为之,为了取公孙白这个天下之雄的性命,少不得要拼上一拼!”

正思虑间,只听得数骑疾奔而来,奔到刘备马前,急声禀道:“陛下接到左将军的急书,已派蔡骠骑率五万大军增援而来。”

刘备一听蔡骠骑三个字,当即脸色微微一变,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也齐齐变了脸色。

蔡骠骑不是别人,正是刘表的大舅子蔡瑁,被拜为骠骑将军。刘表麾下诸将,其最信任的是黄祖,其次是蔡瑁,然后才是刘备和刘磐。

尤其是对于驻守北面的刘备,刘表其实还是存着深深的忌惮。如今城下的七八万兵马,半数为当年公孙白送给刘备的袁术降卒,另外半数兵马为新募之兵,刘表并未给其一兵一卒,将刘备放在北面,不过是借刘备之能,让其成为挡箭牌,牵制之前的曹操以及现在的公孙白,避免荆州治所襄阳直面北边的兵锋。

按照诸葛亮的意思,是要刘备请刘表增援五万兵马,再从城下抽调两万兵马,合计七万兵马,由关羽统率奔往宛城之北的伏牛山,选一处险要之处,伏击公孙白的援军。然而刘表虽然对于刘备的计划很感兴趣,却根本就不放心将这么多兵马交给刘备,故派了蔡瑁率军前来增援。

诸葛亮心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自语道:“若是主公和翼德在此围困宛城,亮与云长率军前往伏牛山口,或许还有四成胜算。如今这围点打援之计,恐怕难以奏效,这胜算只剩两成了。”

……

南阳郡北,伏牛山口前。

北面方向,漫天的尘埃滚滚如滔,正如黑云一般铺天盖地的袭卷而至。荆州之地,根本不会有沙暴,能形成如此声势者,除了庞大的军队滚滚而来之外,还能有什么。

奔驰在最前的,正是天下无敌的白马义从,白马如云,白袍胜雪,相对藤甲来说,白马义从更喜欢的白袍银甲的拉风和梦幻,只有在势均力敌的大战之时才会披上藤甲。

大军之前,公孙白与赵云、郭嘉、庞统和文丑五人并辔而行,一路不断的互相讨论着什么。接到宛城的急报之后,郭嘉和庞统都深深的感觉到了刘备的来者不善,在公孙白如此强大的实力之下,刘备竟然敢凭着区区几万兵马前来摸虎须,显然是有备而来,故此郭嘉和庞统两人都请随军而来。

再往后,则是张辽率四万解忧军押运着粮草紧紧的跟随在后面而来。

许都城内,则由贾诩暗中主持大局,明地里则以颜良和徐晃镇守京师,虽然阎柔和鲜于辅一直不是很安分,但是实力实在相差太大,弱到公孙白随便一个指头都能戳死的地步,倒也不用担心生乱。

白马义从一路缓缓而行,并未将解忧军落下,四万多大军一路紧赶慢赶,日行也不过七八十里,毕竟宛城有两万兵力,又有墨云骑轻骑驰援而去,后路援军不必走得太急。

一溜骑影,飞奔而来。

“启禀魏公,墨云骑已入宛城,贼军刘备突然增兵至七万,兵围宛城,将城门用拒马、刀车和强弓硬弩堵住,城内兵马俱不得出。”

公孙白脸色微微一变,问道:“城内粮草几何?”

“只有三日之粮了。”

公孙白神情一肃,刷的拔剑而出,直指前头的伏牛山口,高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行军,日落之前,穿过伏牛山!”

伏牛山道,连绵二十余里,此时尚是上午十分,离天黑还有三四个时辰,若是一路急行军,穿越伏牛山道是不成问题的,如此一来,最多后天早上便能兵临宛城城下,解除宛城之围。

七八万的荆州军,在野战之中,面对五千白马义从和四万解忧军的组合大军,虽然兵力高出近一倍,在公孙军心目中也不过一群渣渣。荆州军或许能纵横江湖,与江东水军分庭抗礼,但是若论野战,与公孙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数万大军带动着漫天的烟尘,一路急行,很快就奔入了伏牛山口,沿着山道往南逶迤而去,如同一条长龙一般。

眼看在红日西斜之时,已然穿过了山道大半,原本宽达数十丈的山道突然逐渐变窄起来,前头逐渐只有十余丈宽,而且两旁的山势也越来越险峻起来。

“且慢,不得再前行!”郭嘉突然高声大吼。

郭嘉话音刚落,庞统的脸色也变了,急声道:“不可前行!”

两名谋士同时叫停,公孙白急忙一挥战戟:“停!”

呜呜呜~

悠扬的号角声在山谷中响起,在群山之中荡漾着,惊得鸟雀成片成片的飞向高空,林子里的走兽也四处乱窜。

公孙白霍然回头,问道:“莫非前头有埋伏?”

郭嘉与庞统对视一眼,急声道:“恐怕是刘备老贼的围点打援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