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151章 喝斥

小宋腾龙 第151章 喝斥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151章 喝斥

完颜宗弼站在岸上,看着这支正规的,和地方人马组成的混成军,渡河的气势居然很令他满意,而宗翰的卫队是里面的中坚力量。

可能这些人谁都知道黄天荡,黄天荡是东路征宋大军折戟沉沙的地方。

在这里同样是渡河,但人却换成了西路的,攻守方也换了。

这些人谁都憋着一口气——很可能不是为四太子报仇,他们最想给大勃极烈、国相元帅完颜宗翰争一口气。

但是完颜宗弼还是很感激宗翰,在那么仓促的时间里,宗翰未加迟疑便将他身边这支最精锐的人马派给了自己。

众多的木筏子很快冲至河心,双方短兵相接。

宗弼大声道,“给我抬筏子,我要亲自渡河!”

筏子抬过来,辽滨县和双城县的县令亲自给抬过来的。

宗弼执着大斧子对他们道,“看好我的马匹,马上派脚快的去懿州给我催,叫他们不必到这里来了,川州还有咸平府的八百人马,一并给我从上游就近涉越辽河,经对岸铜山县直插韩州,见到赵构的人能战则战,不能战也得给我缠住他,这次谁再误了我的大事,绝没有情面可留!”

河上已经接战,宗弼不能再等了。

踏上筏子的一刻,他又想起了在淮河上落水的一幕,那种无可抓凭的凌危感令他不住的心悸,但是一雪仇恨的大好机会岂容错过!河中的激战已经胶着,硬起头皮也得上了。

布满河面的各型筏子一开始驶的有些艰难,但一汇入到中心的水流,行驶的速度立时加快,顺着水就漂下去了,金军在筏子上呐喊,拼命往对岸划水。

三艘楼船不往浅水里来,都在水深处候着呢,从东到西来来往往的拦截这些木筏,双方对着射箭,辽河上箭如飞蝗。

宗弼蹲在后面的筏子上,不住催促着操筏者“快,快!”

他的筏子走着走着,被一股强力猛的拽入了正流,他一屁股坐到筏子上,整个下半身立刻都湿了。

河水不如长江上的汹涌跳跃,不比那里暗涡四伏,宽也比不过长江,但在它浩荡的平静中同样暗藏着一股强势的力量,浮送着众多的木筏疾驶如飞,奔着楼船而去。

这是天赐的良机,但如果没有赵构这个赌徒肯这么配合他的话,宗弼不可能这么快迎来一次几乎对等的还击。

黄天荡他逃出来了,而赵构能不能逃出辽河还是未知。

他跳起来,伸手摘了硬弓,但马上又慌忙的坐下,太晃了!

有两个小校举着盾牌为四太子护身,以防四太子被流矢所中,而他则凝睛往驶来的第一艘楼船上寻找目标。

……

吴芍药就在第一艘楼船的爵室上,像今天这样的阵势她也是第一次遇到,但九哥不在身边却给了她明确的主张,她要是再慌了还能指望哪个,因而早就把害怕忘了。

不放一个金军从东平渡过河,这就是九哥留给她的唯一命令。

九哥也许已同金主在一起了,也许正往南来,如果突然从南岸冲过来大批的金军,他带的那二十个人就算人人都有高宠、张宪的本事也无济于事。

楼船不必刻意的去撞那些筏子,那些筏子沿着水势不由自主地就上来了,楼船的船头不时传来沉闷的撞击声。

船尾漂过去一片凌乱不堪的零散木头,上头攀附着筏子撞散以后落水的金军,仍在以手臂划水不肯放弃。

河面上射上来数不清的箭支,有的扎在船舷上,有的越顶而过落入河里,有的插在爵室上,箭杆嗡嗡的振鸣。

但她在爵室上相对安全一些,冲到船下来的筏子射不到她,她也看不到对方,但她可以很安然的躲在箭口的后边寻定稍远处筏子上的人。

在水上浮漾的目标射起来不大容易,但也得分是谁来射,吴娘子箭无虚发,有两个女子在她身边不停的叫好,

吴娘子一看,一个是邢秉懿,一个是田春罗。

她严厉的冲二人命令道,“姐姐!你们怎么出来了,万一伤了你们我怎么和九哥交待,还不快回去!”

命令不容违拗,田春罗扶着邢秉懿,两人猫着腰跑回舱。

两人舱室的门框上就插了三支耷着尾巴的箭,进去后门立刻关严了,田春罗对邢秉懿道,“好凶呀!”

邢秉懿听着舱板外头“叮叮咚咚”的箭像飞甲虫撞着灯纱,对田春罗道,“都怪你,不让你出去你偏忍不住,连我都让她训斥了。”

九哥出舱时,吴芍药在离舱门那么近的地方给九大王“补肾气”,还有说的那些悄悄话,两个人从门缝儿里谁都看到了,听到了。

此刻,他们那种亲密无间的影象一下子飞入邢秉懿的脑海里来。

在另一间舱室中,郑太后心惊肉跳,握着韦太妃的手道,“这是个敢拼命的小娘子,可是九大王又干什么去了,把她一个人留下来抵挡。”

韦太妃则道,“陛下敢带她来这么远、这么危险的地方,注定她有些本领,陛下必然有不得已的事情,他一向孝顺,没把握的事是不会做的。”

郑太后也不是傻子,心思很出众,又在宫廷里浸淫过这么多年,哪会听不出韦太妃和话音。

刚才随口称了赵构一句“九大王”,韦太妃马上还了两句“陛下”。

但郑太后不在意韦太妃的敏感,只要能平安回到临安,她别无所求。

不必再面对娄室之流下作、而有恃无恐的调戏,无须在雨打屋顶中睡不安枕,以后不必住它们了,再不必搓豆,不必受冻,而救她脱离苦海的人便是陛下。

她对韦太妃道,“妹妹,我虽未好好看这个小娘子一眼,但看人一定很准,再说陛下要去哪里我们又管不好,你我安心等着就是。”

在爵室上不是射箭的好地点,飞庐才是。

赵构留下的淮南司的人每船有不到三十个,御营司的侍卫们本身就是弩弓手,从临安带来的武器除了佩刀就是弓弩。

原来在船上的,再加上马统领带回船的,除去伤亡每船也够四十来人,此时都安排在飞庐上,吴芍药不怎么担心。

她担心的是最底下的庐室,因为站在爵室上她看不到最底层的情况,守着庐室的是女侍卫和山水寨的人。

楼船的船身高大坚固,外侧光滑,几乎没有可以攀踏的地方。

能攀爬的地方除了船两侧一边一只巨大的轮桨,但它又是转动不停的,根本没人能从那里登上来。

在另一艘楼船上,太上赵佶正站躲在飞庐的后边,手里居然也有一张弓,自从筏子从河边浮过来,他也射出去七八支箭了。

射出去一支便骂一声,“可恨的东西们,老夫誓杀之而后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