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279章 尊严

小宋腾龙 第279章 尊严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279章 尊严

赵构说不必,但女侍卫不想放弃,说,“陛下我真的还不困呢。”

王晏在床帐后面说,“你怎么又不懂规矩了,陛下说的掩上门,可你却把它栓死了,陛下的话怎么能听二不听三?再说军中机密你更不该看到。”

侍卫说,“我是怕我们都睡沉了,只剩陛下一人,万一有坏人来呢?”

王婉仪道,“我看你才是坏人,敢怀疑陛下应付不了二、三十个人,若真来了坏人还抵得上五十个萝卜吗?”

赵构听了暗暗一乐,更加困意全无,来自郾城的消息让他心潮难平,他在建康喝了两盏酒的功夫,鹘沙虎的四万还剩了两万五,襄阳可以说无虑了!

他希望西岳大军多打胜仗,打硬仗,这样赵构就有话说,五岳大军中另四军的军帅大都有来头,有资历,只有岳飞是个草根。

在这种条件下,哪怕身为皇帝,将一个只有统制级别的将领,一下子提升到代理军帅和荆襄副使的地位,展现出来的可不只是皇帝的魄力。

里面还有风险,这种风险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风险都要皇帝来承担。

一个风险是近期的,那就是西岳大军有负众望,战斗力上不去,打了败仗宋军的总体力量削弱,皇帝的威信受损,用人失察。

从郾城和南阳两战的结果看,赵构可以认定这个风险比较小,领军打仗这种事还真是要看天份。

另一个风险是长期的,那就是西岳大军最终有可能尾大不掉,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皇帝的威信,还有皇帝地位,和皇帝所代表的朝延。

目前看岳飞不会让赵构失望,太上和大哥刚刚回归,赵构不致于马上落一个用人不当的口实。

赵构从韩州一回来,人还未到临安,自己就感觉好像成了小媳妇。

有多少“得位正不正”的话,也许正憋在一些人的嗓子眼里,只差着一个契机便能脱口说出来了。

这个契机有可能是赵构对他们的一个不满的表示。

也有可能是他的某项行政新举措牵扯到了他们阵营的、家族的、师生的、乡团的利益……理由还可以有更多。

太祖制定这个宏文抑武的国策时有一个前提,是要避免盛唐因武力失控带来的弊端,不想再有五代纷争,不能让天下动荡,民不聊生。

好些人携书半卷,其实恰恰是这半卷书将他们携入了一个高贵的阶层,有宋一朝对他们太好了,好的简直没有理由。

好的失去了平衡。

但现在看,抑武的国策施行了百年,天下还是陷入了更大的动荡。

不足百年的五代动荡失去的是万民的平安,而靖康后不足五年的动荡不但失去了万民的平安,还丢掉了尊严。

恰恰是这个高贵的阶层辜负了大宋的国策,以往他们积累起来的无上尊严。在动荡降临时原来是仅有的东西,能丢掉的也只有它。

别的东西都是国家的和万民的。

在天下动荡的时候,他们才更需要有个人能够以正统的身份,继续替他们代表重文轻武的体制。

跟着唯一的赵九哥就有从龙之功,能给他们五品、六品甚至更高的身份,他们拥戴赵九哥,天下人就承认这个身份。

但以赵九哥的韩州之行为分界线——太上和赵大哥突然回来了,动荡有了新的内容——临安城居然有三条龙可以选择了。

赵九哥却只剩下一条路了。

有些人需要的也只是个体制的象征而已,现在有了可替代者,赵构认为他们撇掉自己就像当年在汴梁丢掉赵氏父子一样,比撇掉一本破书还容易,而且注定念念有辞。

赵九哥只剩下一条路了,这条路远比四王妃要走的路还要难走,但他不后悔。

正统不正统都是后话,先要以胜利为前提,赵构坐在夜深人静的桌案后下定了决心,从韩州回来了,他和吴娘子已然尽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情意。

权势和利欲可以激活一个人天性中的卑劣,从而干出骇人听闻的罪恶,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赵构不能对父兄使罪恶,所以必须要有胜利。

从这一刻起,赵构只要胜利,只有胜利才能带来施政的权力,才能按他的意志使国富民强,那时“正统”才会不请自来。

所以赵构不能因噎废食。

他看好岳飞,而且看岳飞的眼界可以不必局限于当代,因为他还看到过后世万民对这个人的敬仰,因为他曾经的战斗随着时间的久远,越来越超脱于阵营,只关乎人的尊严和信仰。

这种情感远比当朝者和继任者所书写的评语更为真实。

在生满了蛆的酱缸里,如果众口一词说哪颗豆子不是好豆子,很可能它就是整只缸里那颗未坏透的,这让很多蛆感到格格不入,有理有据的齐声怀疑——这颗豆子是不是假的——大酱嘛,可不就是将好豆子弄坏,未坏就是它的罪。

可是,民心朴素,他们虽然有推动历史的终极力量,却买不起一支写字的笔。

赵九哥只剩下一条路了。

他要在自己的脚下搭建起至高无上的基石,那么能用的砖石都得用上,而不能拿起一块砖来先琢磨,万一因它而坍塌,摔倒我怎么办?

夜至四鼓,王妟和两个女侍卫不知道是谁在说夜语,一个仅仅在数月前还在逃难的女子,居然敢跟着他去过韩州,那她就比杜公美强。

有时候冥思是有好处的,这一夜,因西岳大军给赵构带来的困扰一扫而光,他从韩州归来,人未回临安便重建五岳大军,原来就是他搭建基石的第一步。

赵构拿起笔来,起草他的旨意:

御前西岳大军自郾城至南阳,连战连捷,歼劲敌两万,朕闻之甚慰,酌升荆襄制置副使岳飞,为御前西岳华山大军正帅。为使西岳大军专务军事,朕以银青光禄大夫李纲权代荆襄制置正使,俟其离地便即卸任。

钦此。

这是圣旨,找个钦差送到郾城去就行了。

韩世忠和张伯英都去了郾城,赵构对那里没什么担心,他担心的是留在汴梁的刘平叔,赵构对他的评价够高了,他可得长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