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446章 心思各异

小宋腾龙 第446章 心思各异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446章 心思各异

魔兽肆意横行,草菅人命的时代,总会有敏捷的猎手几乎同时涌现,各领风骚,他们并非天降的星宿,让他们来拯救危局和黎民的不是上天,而是生死存亡的危局削弱甚至打破了长时间阻碍他们涌现的机制。

大宋开朝一百七十年来,不停的打磨着这个机制,这个机制曾经是那么的根深地固,手段刚柔相济又简单有效,一边摆了铁链,一边摆了美丽的紧身衣,凡不肯套紧身衣的,便套上铁链,让他们蒙受地位和名誉上的严重损失,甚至搭上性命。

但危局并不总是致命的,危局也并不总是长久存在,坏事会变好事,它如一阵罡风,吹出土下埋着的钻石,也让很多人原形毕露,有时候危局会将所有人逼上另一条路。

好多的人脱胎换骨,也包括太上和赵大哥。

刘平叔,在他还没有彻底认命的时候猛醒了,焕发了猎手的本性。

刘彦游有了龙袍,便把千方百计套到身上去的那件美丽的紧身衣脱掉了,原来刘彦游一旦裸游起来,就是这种赤条条的、有奶就是娘的样子。

赵构与岳飞分手后,又在彭城给杨忻中增了兵,然后在彭城城外同他和岳云说道,“去用刘贼的颈中之血,染你们的将星!”

赵构的身后又剩下了两百个男女侍卫,他目送五千人马往东而去,同吴娘子道,“希望他们马到成功。”

吴娘子知道杨忻中、岳云二人的大名府之行困难重重,从分手那一刻起也就全凭着他们自己了,但是她从不怀疑赵九哥的决定,相信两人必会给他和九哥传来九月的捷报。

她说,“最难的不是去大名府,而是,”

康王问,“娘子你说最难的是什么?”

吴娘子道,“最难的是做出去大名府的决定,一如上一次九哥突然决定去韩州,我知道只要九哥心念一动,必定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条路!”

余丽燕心里有点担心义子岳云,上一次在辽河虽说只有她和岳云留守五艘大船,毕竟也算虎穴中的敌后,还有她在旁边。

而这次岳云就算是独自撒出去了,杨忻中往那儿一站就跟座铁塔一样,和高宠有的一拼,他有那么心细吗?但是赵构最后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又给了余丽燕想像的空间,如果岳云再立大功,对她一点坏处都没有。

王妟有意隐瞒了金国八王府公主身份,这件事刚刚被吴娘子放过,便又大意的丢了四王妃和金印,而康王和吴娘子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而且他们直到现在都没有当她的面提过一句四王妃,一定是怕她难堪。

想想自己只身跑出上京后无依无靠的三年流浪,再苦再难再多的委屈,只要想一想上京的府中再也没有爹了,便咬着牙关不回去,反而还一步一步的跑到了临安。

她在赵构和吴娘子的面前,由好奇观望,到刻意的伪装,戒备,使小动作,再到逐渐的走近他们,习惯着同他们共履艰险,再慢慢的感动着自己,直到再冒出离开他的念头时,居然有了戳心动肺的感觉。

她在完颜家族三代人中只佩服过四个人,一个是她的爹,隋国公完颜阿离合满,一个是二哥阿骨打,一个是完颜宗翰,一个是四太子。

谁知在她佩服的人里面,最后又出现了一个康王九哥。

她不愿意将康王同前边的那几个人去比较,至少康王不次过他们,但她与康王的联系终将长久过他们,也亲密过他们。

完颜妟不担负完颜氏的崛起,此时她连爹娘都没了,她只是不希望娘家输的太惨而已,那么马上将要抵达的汴梁,对她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盖天大王赛里是她的侄子辈,她又是珍珠大王设野马的姑奶奶,这个十九岁的女子路上曾想,九哥你还执意的带斡勒妹和兀颜彤做什么,只要带着我一个人去,在辈份上你就已经占了他们大便宜。

八王妃斡勒妹和元妃兀颜彤,在宿城外晚上那么乱哄哄的情形下,不约而同的一眼看出了四王妃的企图,又不约而同的偷偷资助了她,然后装着若无其事。

此时两人偷偷对视了一下,目光中交换不了任何的信心。

四王妃不光是去会她爱根的,竟然还携走了金印,不知道万一康王知道了此事,会不会将她们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人不多,却各怀着心思,不管她们想什么,康王的下一个目标都是——汴梁。

这支小小的马队,飞快的朝着北方驰去了。

……

邢秉懿私下里同二鱼张秾吹了风之后,不久,一份来自剿匪前线的告白书送到了重昏侯赵桓的手上,看起来张伯英真是引起注意了。

这份十多页的奏章显然还有意的经过了润色和精简,但内容详实,就为打消重昏侯疑虑、同时替自己辩解的。

包括朱胜非在内,不少人都在弹劾张大帅,说张伯英在肆意的动摇大宋的国本,滥杀,无视大宋的法律,通过坐视匪患蔓延而借机敛财。

朱胜非重点就是说张伯英的滥杀。

朱相爷是个中规中矩的文官,国难当头,朱胜非虽说不主张在此时抑武,但他对于大宋的根本国策迷信而且热爱。

和张大帅在一起时间久了,朱胜非实在忍无可忍,“外忧不过边事,但想防,皆可防也,只有奸邪无状,若成为内患,才深为可惧也。”

所以,张伯英的这份专题的奏章指针性非常强烈,指明就是专送临安天眷大宅的,没有另送赵九哥——很可能张伯英拿不准赵构此时走到了哪里。

奏章中罗列了好多死于平乱的案例,以及他们是怎么死的。

其中有一个人间接死于土地,因为他的身份很特殊,张伯英专门讲了他。

本朝不抑制土地兼并,为解决自身的财政困难,不但大量出卖出租官田,对土地的控制也日益松弛,这就激励着人们各显神通,有钱的使钱有势的靠势,将保值增值的土地揽入手中的愿望,仅仅次于对生命的重视。

有精力动这个脑筋的人无需为温饱发愁,饱食美睡之后,能睁开眼就是还有命在呢,那么睁了眼就只剩下了关注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