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489章 接风

小宋腾龙 第489章 接风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489章 接风

吴娘子制止了侍卫,对老者说道,“老人家你可能有误解,不是你想的那样。”

另几个砍柴人诚惶诚恐,示意老者千万别再往下说了,这么挖苦讽刺大名鼎鼎的康王殿下,你还想不想要老命了。

老者冷哼了一声,“这位便是艳冠巾帼的吴娘子吧,我说错了吗?此时我们汴梁百姓寄予着厚望的九大王,难道不是陪着吴娘子在郊游?美人相伴,功成名就,多么闲适从容,天下的人家妻女离散,兄弟两分,她们的感受与金国的年轻公主、王妃可不能比。”

康王哈哈一笑,摆着手让他们快走,我什么事都安排好了,还不准我舒展一下,再说人都撒出去了,我鞭长莫及,难道整日坐卧不宁才好?

老者道,“好涵养!被我这么说也不恼怒,河北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放在金人手里不算什么,早年被粘罕迁过去的河淮人家在哪儿不是过日子?不如天眷还认着汴梁!殿下不打过去也对,战火一燃不就又扰了他们刚刚得到的平静?”

金军打过来的时候,淮河以北的不少青壮人家被完颜宗翰强制迁往了河北,很显然老者在意的是这个,没准儿他家中便有这样的人。

老者的话是有些难听,说赵构把自家人救回来以后就不管别人了,赵九哥强忍着不发作,可他不能对一个砍柴的说自己的计划,这是军机大事。

康王板起脸对老者道,“你还能出城砍柴,说明身体还不赖,”意思是你身体还好,总能看到将来的结果。

谁知老者道,“所以大王看我身体好还能砍柴,就不打算砍我了吗?”

赵构哼了一声说,“孤是说,你的眼睛不致于花的那么快吧!”

砍柴的总算走了,赵构说,“回城,大般涅槃经让孤善将时宜,抚接民人,可汴梁民人一点都不给孤留面子。”

吴芍药笑着安慰道,“九哥做的决定常人看起来都很难,国事动荡的时候去韩州,大功告成的时候让皇位,打了胜仗的时候放战俘,一般的人不能理解,天下人都在称赞九哥的前两件事,唯独这第三件,可能不高兴的人会很多。”

康王道,“回城吧,有你理解我就成了。”

吴芍药说,“三件大事我都赶上了,知道放俘这件事九哥也不可能做错。”

赵构欣赏的看着她有好一瞬,看的吴娘子有些不好意思了才作罢。

回来后,便得知尹待檄已经快到了,康王亲自去迎,暂时将尹待檄一家也安顿到驿馆中住下,把北岳大帅刘平叔也请过来拜见,康王吩咐着摆酒给尹待檄接风,而且吴娘子和王妟出面作陪,以示对尹待檄之敬重。

余丽燕先除掉了娄室,又除掉了设野马,还救下了两位帝姬,在康王和吴娘子眼里的地位蹭蹭蹭的往上涨,也请过来。

两位帝姬不能不来,那斡勒妹和兀颜彤也得来,岳雷立了功,又自封是康王驾前第一位的大将,康王宁落一群不落一人,岳雷也成了今天接风酒宴的座上客,一张大桌子围坐的满满当当。

赵构将尹大儒让到正位,尹待儒说什么也不肯入坐,最后和刘平叔一左一右坐在了康王的身边。

先是到场的人被康王一一引见给尹待檄,彼此见礼,然后随着酒越喝越深入,话题慢慢的便转移到和金国的战事上来。

尹待檄说,“和金国的争斗,老朽想殿下已经摆了一盘大计划,我不敢妄议,但我想提醒大王别忘了另外的一方,就是夏国。”

他对康王说,国间的交往与人差不多,力弱者常常会随风倒,周旋于诸大国之间,左右求源的沾点便宜,以前夏国在辽宋之间平衡,这次角逐者换成了金宋,夏国仍会这么做。

康王听了不停的点头,认为他确实有道理。

刘平叔也认可,说自从康王从韩州返回后,夏国的表现还算老实,曲正甫去夏国的境边放马,也未听说夏国找曲正甫的什么麻烦。

康王说,“孤是有过担心,眼下张德远率军在陕州抵抗着金军,孤也没空顾他,金宋在陕州偶有胜负,夏国如果掺合进来,他是什么态度看来真不能小视。”

赵构坦承,直到尹待檄提出这个问题来之前,他没有好好的想过这件事,便郑重的敬了尹待檄一杯酒,问他道,“接下来孤对夏国的政策,应该以怎么样为好?”

尹待檄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说这个事儿,恐怕得从大宋立朝开始讲了,言语不周之处还望大王海涵。”

吴娘子知道尹待檄的意思,既然从立朝的时候说,总要针砭利弊,难免牵扯上谁,她笑着插话,讲了今日在城外康王被一位老者抢白的事,“我们九哥是最敬老的。”

尹待檄不由笑起来,放心了不少,他说,“我朝从立朝的那一天起,与夏国的交往常常算不上主动,也算不上灵活,拿出去不少东西却收效不大。”

赵构等人虽说心里有些准备,乍听之下也是吃了一惊,谁都没有应话。

尹待檄道,从表面上看起来,老夫这么说似乎很难理解,一则我大宋是泱泱大国,雄据着中原广大富庶地区,以汉唐以来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同仅仅据着西北蛮荒二十几州的西夏来往,又岂能失败?

二则自古以来,中原都自认是正统,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夏国的崛起亦不过是后来小字辈,我大宋又如何会失败?

尤其是我朝在同辽国争雄的时候,不得不说辽国还常常占到上风,可现在强大的辽国都亡了,而夏国仍在,它的自大心理只是没有表示出来罢了。

他说,太祖在位时,夏州拓跋政权最初与大宋的关系不错,建隆元年正月,夏州节度使——西平王李彝兴得知太祖代周,便派遣银州防御史李光奉臣表入贺,太祖高兴,给李彝兴加官至太尉。

尹待檄说,“大宋立朝之初,能位列三公的人,内仅赵普一人,外唯有李彝兴,而李彝兴以藩镇领之,犹称异数也。”

拓跋李氏迅速作出友善的反应,还献出了四州八县之地,多次出兵帮助大宋抗击和讨伐刘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