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491章 九月初八

小宋腾龙 第491章 九月初八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491章 九月初八

尹待檄数次细瞟了这几个人,他在相面看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余丽燕肌肤匀净神态稳重,是个执着的人,王妟的模样中透着机敏活泼,有点倔强,八王妃看上去小巧玲珑,她做的选择可不会吃亏,只有元妃明显带着点异族的血统。

他与刘平叔会意的相视一笑,不用多说什么了,也不用再找理由,其实在金宋夏三足之间谁轻谁重,从这几个女子的选择上已经分出来了。

以尹待檄接触康王的短短时间来看,这更是个意志坚定而且方法灵活的人,韩州之行成功,说明这个人能够敏锐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胆量也出奇的大,应变也出奇的快。

而临安让位和汴梁放俘之举,又说明这个人看大局的眼界高于常人,在这一点上,尹待檄可以说,康王是赵家所有人中最出类拔萃者,问题看的准。

本朝在与夏国多年的角逐中,差就差在了看不准形势,不能知己知彼。

历代的官家们没看到夏国的崛起,一直放松着对西北的经略,有人提出应当预谋夏国时,还被认为是好勇多言,哪怕对方开始了公开对抗,还认为那是因一事不满而气愤。

直到李元昊主政时,夏国领土已达二万余里,北边还有辽国这一强敌,大宋还打算强制夏国称臣,形势已经不可能了。

因而在“不随弱方起舞”的建议之后,尹待檄又给康王提出了另一点至关重要的建议。

他说,“党项羌人远不如突厥、鲜卑对中原的威胁大,大唐在安史之乱那么窘迫的时候,还能在灵武站稳脚并且发起反击,没有当地人的归属和认同是做不到的,哪怕是安史之乱一百七十年后,党项拓跋思恭还保持着与大唐的朝贡关系,今天,如果经略得当,夏国很容易和我们站在一起。”

康王不住的颔首,有道理,嗯,是的,嗯嗯,夏国地处西北偏隅之地,对大宋在经济上十分依赖,但夏国的马匹也是大宋急需的。

“但孤给他什么好处他得知道感激,孤更不可能削弱着自己去养虎遗患,让他壮大起来给孤添麻烦,更不能叫他以贴向金国相要挟,从大宋拿一丁点儿的好处,想和金国走的近,好处便朝上京要去!”

尹待檄说,“在三方之间夏离着我们更近,夏金之间的沟通则隔绝着茫茫大漠,虽然此时金国的力量已经伸展到了河东一带,但云、丰、武、朔等州的物产经济与夏国并无什么互补,他有的他也有,他没有的他更没有,更别说金国愿不愿意给他。”

听了尹待檄一席话,有一个念头在康王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要与金国角逐胜负,夏国要认真的经略。

要不要派个使节呢?派谁去?此时派人去沟通联系的话,夏国主李乾顺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孤有求于他?本来李乾顺老老实实的没起什么刺,孤这里一去人反倒促使他跳起来了。

两千三百年前,老姜在渭河边儿钓鱼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给一个足够的诱惑,线上拴着直钩子也无所谓。

……

刘彦游当然不知道,当他准备在大名府登基的时候,四王妃在宿州跑了,他在大名府正式登基的这天,吴乞买在临安也跑了。

刘彦游不会跑,他要在大名府做齐太祖,你看李成踢开了宋国朝他跑过来了。

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好是九月初八的傍晚,大名府留守,他的兄弟刘益向他报告,李成率五千人马快到了,目前的位置在阳谷县一带。

刘彦游大喜,对兄弟说,“朕写了四封信,孔彦舟一封,李成一封,郭仲威一封,赵立一封,三封信石沉大海,只有李成是个有信的人啊!”

刘益说,“陛下,怎么说?就让李成把人马拉到大名府来吗?会不会有什么不测,眼下咱们大名府可也没五千人啊,人都在开州防着刘平叔呢。”

刘彦游批评兄弟,“刘益你的这个说法儿很不好,李成都到家了,怎么还满口的你们我们,万一此话被李成听到,岂不寒了他这五千人的心?要不是从金国千里迢迢赶来的册封使高、韩两位大人也到了驿馆,必须朕亲自去慰劳,朕从礼贤下世的方面说,最应该亲自出城去迎一迎李成……这样吧,你替朕出城去迎一下,替朕多多慰勉李成,道声辛苦。”

刘益面露难色,“陛下,可……可是拜会册封使这样的大场合,怎么能没有大名府留守出面呢?如果我不亲自陪陛下到驿馆去,万一两位册封使大人留意到会不会不高兴?”

刘彦游准备起身,说道,“我都亲自去了谁能留意到你?是不是心里害怕不敢出城?在我们兄弟的地盘上你怎么会怕这怕那。”

刘益被哥哥说中,提醒道,“哥,李成冒出来的有点可疑!”

刘彦游说,“总共投奔我的就这一支人马,你还怀疑人家,将来要保卫我们兄弟靠谁,再说,当着两位册封使如果多几支李成这样的人马,我们该多有面子……你倒说说哪里可疑了?”

刘益说,“大哥你可能忘了,前年的八月下旬,赵构罢免了殿中侍御史马伸,贬他到濮州任职,随后李成就反了赵构,知道为什么吗?”

刘彦游道,“马伸和李成是好朋友,两个月后完颜宗辅领大军打到濮州,马伸也降了,眼下马伸依旧在濮州任职,我说的对吗?”

看到兄弟点了头,刘彦游道,“这恰恰说明李成是个讲义气的人。”

刘益说,“哥,既然马伸和李成是老朋友,为何这次他投奔大名府不走濮州,却走了东边的郓城县呢?”

刘彦游想了想,自信的对他道,“这只能说明朋友也不可能永远是朋友,李成现在是朕的朋友!你看看经濮州往北的路,鄄城,观城一带市镇稠密,人口多,李成如果走濮州一定赶不上朕的登基大典!”

李成走了郓城,天都快黑了也才到阳谷,刘彦游说,“要讲究看人看事,你和朕不能比,快去迎一迎他,不然李成就到城下了,显的我们多失礼。”

刘益说,“哥,哥,我可不认识李成。”

刘彦游说,“看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