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557章 一文钱

小宋腾龙 第557章 一文钱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557章 一文钱

刘平叔坐在背风的地方,啃烤肉,身边围着他的手下都在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他带出来的一千人已经点过名了,人一个都不少,只有几十匹马屁股上中了箭,但无伤大雅,战斗力还有。

他坐着环揖了一下道,“刘某感谢诸位捧场,我们北岳大军从寿春一直打到汴梁,此时又从安康转战到了这里,诸位的家眷此时还在六安农垦,刘某一直想着将他们接到诸位身边,但我军进军太神速,已经第一次打到南岳的北边来了!”

诸将道,“全赖大帅英明,治军有方,若没有大帅我们是不会来的!”

刘平叔道,“本帅谈不上英明,真正英明的是康王殿下,他不想动用河淮的老本,让本帅带着区区一千人到陕西来绝不是拼命的,而是天降大任,相信我们北岳大军可以以一当百!”

群情激动,摩拳擦掌。

刘平叔要去邠州,张德远南下以后邠州极为空虚,而那是泾州的身后,关系着泾州的退路,还是联系着泾州与长安的重要节点。

金兀术匆匆回军,因为实在不放心耀州,怕张德远窥视他的粮袋子。

如果金兀术胆子再大一点,行动再坚决一点——先于宋军袭占邠州,那么结果会么样?

结果是两路金军压迫泾州的味道,将会比任何时候更重。

燕妃在泾州的处境也会更加危险。

而张德远在长安将会更不安心。

金兀术眼里盯着宋军的人,这没错,即便以块头来说,在陕西压轴儿的也是南岳,张德远若是心浮了,刘平叔带着这么点儿人赶到陕州来有什么用?

金兀术不放心张德远,刘平叔更不放心。

但只要他往邠州一站,将来无论是北援泾州,还是南援长安,还是东袭耀州,可以说坐拥地近之利,占据着充分的主动。

另外还有一点,刘平叔自忖,曲正甫在打仗上也未必肯听他的,在陕西这种地形上作战,他也没曲正甫那两把刷子,堂堂的北岳大帅还得顾脸面,在泾州若被一个放过马的当众顶撞那就更犯不上,他带着一千人,发火儿也不具备资本。

如果顶了牛,曲端很可能来一句“你能你上”,不但刘大帅立刻为难,居中调停的燕妃也为难,于大战不利。

手下由衷的钦佩,纷纷道,“大帅一席话,使我们茅塞顿开!”

刘大帅道,“为将帅者分为高中低三等,最低那一等能料准并避免大多数不利,做到百战百胜,中等的则自身真正强盛,可以藐视天下万军,即常言所说的‘我出则必胜’。”

众人问,大帅,那么最高等的是什么?

刘平叔说,“不计一城一战之得失,哪怕叫人追的跑,却不战而驱人之兵!”

谬论!人都跑了还战啥战!不战倒是真的,谁驱谁?

手下明明最佩服的是第二等。

如果打的都是老人孩子和书生,百战百胜也不足为傲,只有藐视天下万军我出必胜,早早晚晚才可以不战而驱人之兵。

众人依然道,“那么大帅便是头等的了!”

康王殿下以万金之体,带着些临时拼凑起来的男女去了趟韩州,便令举国振奋,夏国也频频示好,回来后居功而不自傲,把位子也让了。

刘平叔没事时自己掂量来掂量去,在康王跟前他也只算是学生,为大将者首先是做人,然后才能拢住人,他可不能骄傲,骄兵必败。

面对众手下的恭维他不否认也不承认,略微的撇着嘴站了起来,将大手往北边邠州方向用力的一挥。

北岳一千人吃饱喝足了,天也大亮,刘平叔命令打起南岳、北岳两面旗子,放大了声势挺着胸脯子赶往邠州。

刘平叔一路不停的发布招军令:先期同金军作战的大宋官军将士,弥散于山野沟谷,抚伤未忘报国,风雪中无不盼望旌旗……康王殿下审时度势,已派北岳大军进驻邠州汇聚王师。

都来找组织吧,南北岳两杆大旗已插于邠州城头,奔谁都行!

南岳都统制吕世存,前些日子带着近两万人马在北边被完颜宗辅击败,这些人逃入夏境,又被李乾顺在夏州的驻军客客气气的挡了回来,粮食还是你们康王给的,不好反过来管你饭,和你们动家伙更不应该。

听说曲端在延安周边转了一圈儿,肃清了延安的金军以后人又南下了。

吕世存应该算不上逃跑,只算转战,地方还在宋军的手里,两万人马未受太大损失,败也谈不上。

他担心的是张德远大帅追究前期的失利。

燕妃和刘大帅到了,招军令已出,此时不南下更待何时!

两万南岳人马从保安疾行南下,占据了泾州对面的宁州,吕世存发布安民告示,派一部人马飞援泾州,投入了同完颜宗辅作战,以雪前耻,同时飞马往长安向报捷,再分与刘大帅和燕妃联络。

将来,万一南岳大帅张德远敢朝吕世存甩脸子,燕妃余娘子和北岳刘大帅可以给吕世存作证……

完颜宗辅在泾州陷入苦战,金兀术进退两难,在安康乐坏了赵构。

他坐在书案后看着北方传来的战报,心里美滋滋的,也在脸上表现出来,他提笔给张德远写信,对陕西战局给予盛言的肯定。

斡勒妹立在书案边磨墨侍候,谨谨慎慎。

此时就她自己在康王身边了,这些日子她陪着康王,与岳大帅、尹待檄共同操持全民佩剑之事,一边铸剑,一边选派从临安带来的御营司侍卫担任教官,带领民众农闲时操练。

尹待檄已从兴元府返回,可以佩剑的总人数已经出来了。

两地共有五万三千人,安康没有好铁坑,仅仅从安康铸剑时间也来不及,康王刚刚给潼川府通泉铁监、嘉州犍为铁监下令,并将铁剑式样发去,给定了时限,令两监依样照做。

令民众们佩剑操练,剑是官家出钱铸造,不能叫民众掏钱来买,也不宜仅凭民众的兴趣和热情,尹先生与康王、岳飞提出,凡佩剑者每日补一只大钱。

每天一只大钱,算下来每个佩剑者一个月的花费才相当于正规官军一日的,但意义可就不一样了,只是康王手里没钱。

他已再次去信临安,叫邢秉懿送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