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89章 白芍药

小宋腾龙 第89章 白芍药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89章 白芍药

船是寅时三刻进入辽河的。

那个时候天色刚见到一丝亮,赵构看到娄室的人马在左岸的宿营地纷纷起身,四五个人影围在一起撒尿,浇熄了篝火。

原来娄室是专门在河口等他们的,一看船到了,人立刻上马驰走了。

赵构站在甲板上,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有片刻的失神。

娄室,又是一个难缠的人物,虽然粗俗不堪,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发情公羊令人作呕的气味,但实质上他却是一头豹子,一想到娄室从自己怀里掏刀的那一刻,突然动手毫无征兆,赵构有点后怕。

在接下来的一路上,他无可避免的还要同娄室打交道,那自己可真要小心一点了,万一漏了什么破绽,他可能一点机会都不会给自己留。

高宠和张宪的楼船驶在最前面,入河前先测水,每条船上都有针房,船师将系着铅坠的长绳子沉入水中,也就知道了水深。

明明河中洪流翻滚,打着漩涡儿,楼船不得不下锚才停得住,但测水照旧进行,仪式感很强烈,船师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对水的敬畏。

赵构耐心的等高宠站到船尾来,在渐渐亮起来的天光中朝他用力握拳,又挑了挑大拇指,然后率先驶入。

五艘大船一字排开进入辽河,又一段吉凶未卜的旅途开启了!

三位王妃乘坐的大船排在倒数第二,两艘巨舰拖后,赵构一直看着它们也轻松驶入了河口,这才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吴芍药夜里同赵构第一次谈到了对这些女子的处置问题,赵构虽然没细想过,觉着她们不能在这个时候占据自己的半点心思,他的目的是韩州。

既然四王妃自己提出来还要随船南下,那就成全她好了。

金国人能虏走宋室的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不可以带走他们的王妃?不一样的是金国人是通过兵临城下,而他是跑到了金国的地面上将人带走,而且还是她们自愿上船的,气人。

不知道吴乞买和金兀术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敢想。

这样的机会应该只有唯一的这一次,如果赵构能够从韩州带人顺利脱身的话,可能吴乞买第二天便要在辽河口安排一支重兵把守了。

如果船上不是装着老老小小,他率着这支轻骑兵直突上京,哪怕只是在上京的外围打起大宋的旗帜来、狠狠的扰他一下子,那又会是什么局面?

赵构狠狠地晃了晃脑袋,赶紧趋除这样的危险念头,这是很不现实的,只有贪婪的赌徒才会将赌注无限制的加大,因为他们只算计了收获,却忘记了风险,极有可能连裤衩都输掉。

不过在这一瞬间,赵构似乎找到了这段时间令他频频产生冲动的原因——他很想扳平。

历史注定要有遗憾,金人去过汴梁,去过临安,但金人的上京他还不能去,就连阴差阳错的带走金国的三位王妃、和一位副元帅的家里人,其实这样的报复也说不上对等。

那还纠结于这个问题做什么呢?还是把韩州的事做好了再说吧。

赵构以为吴芍药还没醒,因而回舱时特别放轻了脚步,透过门缝儿,他看到了舷窗前站着的吴芍药,只有一个风姿绰约的背影,扶着窗口自言自语。

他将耳朵贴住门缝一直听她念叼完了,人不进舱,而是蹑手蹑脚的离门又回到甲板上来,招手叫过一位船工,吩咐他将船靠岸。

“陛下要上岸么?”

“嗯,只要片刻,不要声张,要往左边靠。”

船工不知皇帝的意图,但命令要马上执行,吴芍药的窗子向着右舷,赵构让在左边靠岸,这样她就看不到了。

岸上有望不到边的白芍药,蕊瓣缤纷。

楼船往左岸贴上去,船工替皇帝搭跳板,另一头够不到岸,又搭到浅水里,赵构等不及,便涉着水跳到岸上去,这花开的如雕似琢,他拣开得最好的采了一束,掐着它上船。

只是片刻,楼船恢复行驶。

他将花束背在身后,挺身推开了吴娘子的门,看她转过身朝自己走来,这才将芍药花举到她面前。

吴娘子大吃一惊,脸上露着不可思议的惊喜神情,“陛下!这是怎么来的?”她将花接过来,想用手摸摸花瓣又不忍,便嗅着道,“我刚才还念叼它了!”

“这是九哥为你采的。”

吴娘子看到了赵构精湿的两只脚,在地板上汪着两滩水渍,“九哥!!你怎么自己上去的,万一你有危险可怎么办?”

“朕看它们开的如同娘子一样好看,居然还是同名,便停船为你采来。”

吴娘子嗔怪道,“但我们还有大事要做呢,九哥却有这种闲情,”嘴里虽然埋怨,但神情极其快乐。

赵构说,“在明州金人追攻很急,朕在一天之内只讨到一块炊饼充饥,连朕的近卫都哗变了,只有娘子不离不弃的陪伴着朕,朕又怎么会忘记呢,能亲手为娘子采一束花也是应该。”

吴娘子将目光由白芍药花上抬起来,含情脉脉的看赵构。

……

淮南宣抚司右军步军的主力人马一直滞留在建康,岳飞一直没有下令将他留守宜兴的两百人撤出来,张伯英趁着宜兴剿匪的机会在宜兴城留了两千人,一直到此时都没有离开,这是不打算走了,跟欺窝没什么区别。

这件事岳飞没和李纲讲,更不能朝张伯英表示不满,因为陛下去韩州这件大事显然张伯英不知道,但他知道。此时更不能扯闲事,如果张伯英给他来话、叫他把宜兴那两百人撤出来,他准备立刻撤人。

岳飞从陛下和吴娘子丢下的两队女侍卫口中得知,在戚方骚扰宜兴时,吴娘子带她们恰巧赶到了宜兴,并且还踞城同戚方交了手,母亲和李娃此时已经在临安了。

长子岳云得赐金锤,陛下给母亲银子在临安建府安家,还派了五十名宫女过去,这些事无一不令岳飞感动,因为他只是个小小的统制,陛下根本不是质押。

还有建康缴获金军的数千匹战马全被李纲带到建康来,这更是他急需的,虽然李纲说那时还不知陛下的去向,主意都是韦渊定的,但韦渊又是谁呢?

凡此种种,岳飞也不同任何人多说一句,觉着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统制,多说一句在别人眼里也就成了炫耀。

眼下,陛下和吴娘子轻舟去了韩州,岳飞鞭长莫及,觉着唯一该做的就是马上率领本部过江,向淮南夺取失地制造声势,尽可能将金军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许对陛下、吴娘子的行动有些助益。

但传令兵又从安吉赶来,张伯英的手书上说,韦渊建议他协剿戚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