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科技图书馆 > 第440章:陈默说

科技图书馆 第440章:陈默说

作者:孤胆蚂蚁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1-11 02:21:31

第440章:陈默说

“陈默先生,你认为现在谈论未来城市,会不会有点言之过早?”站起来问问题的是一个西方精英,看模样,是某个公司的管理层。

陈默的演讲完毕,下面的观众席的人就开始不淡定。对不少人而言,陈默所描述的智能城市,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不早,给你们一个时间概念,未来五年内,没有意外的话,滨海市将会建成智能城市的雏形。”

陈默否定摇头,开口说道。

“人工智能统一平台已经出现,我们公司的‘人工智能 ’平台,就是打造一个智能核心。城市大脑,人工智能 交通,人工智能 大楼,人工智能 电器,人工智能 办公,人工智能 生活等,这些都已经不是电影。

我们公司总部,还有员工宿舍,都已实现‘人工智能 ’的概念,这个概念,正在向滨海市甚至整个华夏的城市推广。

根据我们统计,滨海市启动智慧交通项目后,市民在人行道红绿灯的平均等待时间比以往下降15秒,在几百万人的城市,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而滨海市的交通堵塞率,比往年同期下降70%以上。哪怕在上下班最高峰时期,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交通堵塞。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下,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接下来,只要无人驾驶交通普及,智慧城市的基础雏形就形成,这一天,不会太远。”

陈默的话,引起下方一片骚动。

看着众人举起的手,陈默又点了一个人站起来。

“陈默先生,我们都知道,盖茨,马斯克等大佬还有不少专家的言论,都担心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危机。为什么你这么肯定人工智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危机?建立智能城市,不担心人工智能会控制人类,毁灭人类吗?”

“我为什么比他们肯定?因为我比他们专业。说狂一点吧,行军蚁公司目前的人工智能最先进,我是最了解人工智能的人。”

陈默给出回答,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到。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危机?是存在可能的,但概率笑得可怜。毁灭人类的东西数不胜数,一个特殊变异的传染病毒,一个大陨石撞地球,核战争,地球本身的气候突变,来自宇宙的辐射,或者突然出现的三体外星人等。

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的概率是存在,但根据统计学计算,这个概率和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差不多。你要清楚,人类不可能将核弹头交给人工智能控制,科幻电影都是骗人的。

它会不会给人类带来危机,由人类本事决定。严格意义而言,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工具,一种让人类变得强大的工具。

蛮荒时代,先祖创造工具战胜大自然而得以生存进化,创造刀枪而战争屠戮,是刀枪毁灭人类吗?不是,这些工具,只是让人类变强大。毁灭人类的,是人类自己的**和疯狂,与工具无关,哪怕这是高级工具。

擦枪走火、汽车失控都会死人,人类第一时间是查找原因,修理损坏的工具,不可能任由它自由失控下去。人类会因为汽车偶尔失控撞死人,而废掉所有汽车吗?不可能的。

电影里那种人工智能完全失控,制造机器人杀戮人类,概率和所有核弹突然一起爆炸差不多。

未来宇宙开发,星际探索,人工智能是最好的工具。人类想更加强大,靠弱小的身体,有限的力量,是无法探知无限的星空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大趋势。你担心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还不如担心明天,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你的工作岗位,这个想法更加实际。”

下方一片掌声。陈默的比喻都恰到好处,让人无法反驳,说服力非常大。

很快,又一个身影站起来,接过话筒后,站起来的人才开口。

“陈默先生,据我所知,你们华夏,你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什么你们国家会那么少自然学科诺奖?这是不是说明你们国家的教育很落后?科技很落后?”开口的人,声音中带着一种调侃的嘲讽。

突然跳到这个问题,陈默微微一愣,丝毫没有将对方嘲讽的语气放在心上。

“其实,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敢问在座各位,为什么我们国家获得的诺贝尔奖会那么少?我们教育落后吗?我们国家科技不发达吗?”

陈默直接了当摇头。

“如果华夏教育落后,那为什么华夏在开放的短短四十多年里,科技成就和经济成就登上世界前茅?甚至某些科技领域成为领头?这是教育落后能做到的成绩?那些说华夏教育落后的,并不了解华夏,而只是人云亦云的井底之蛙罢了。”

陈默的话,通过同声翻译,传遍整个会场。听出答案中的讽刺,站起来问问题的人,脸色涨红,感觉周围的目光,都带着讥笑,似乎在看小丑。

不理会他的反应,陈默继续开口。

“至于为什么华夏获得的诺贝尔奖少呢?你们想过原因吗?”

陈默停顿了一下,场上所有人都陷入安静,思索着陈默的话,也在思考原因。

“首先,自然科学这棵科技大树,以教育经济为主干,各项成就就是枝干和枝丫,还有叶子和花朵。诺贝尔奖,只是科技树上无意中借出的一颗比较好,比较甜的果实。你们会因为仅有的几颗好果实,而否定这棵树上所有的果实吗?”

陈默声音一落,场上不少人点头,掌声雷动。

诺贝尔奖,只是众多科学成就中毕竟突出的一点而已,并不代表全部。他们认可诺贝尔奖,但也都知道,诺贝尔奖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

瑞典、瑞士等国,在诺贝尔自然科学的奖项,比俄国都要多,更别说华夏。但这代表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比这两个国家先进吗?根本不可能。

而且诺贝尔奖里面的一些东西,陈默也不好点破。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40年里,还有美苏争霸的十几年间,苏联的自然科学诺奖,全部空白。特别是冷战时期,苏联科技实力一度超越美国,源源不断的新技术被发现,但诺奖却一个没有,同期的美国拿了不少奖。

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证据。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与各方关系好转,就井喷式获奖,这些表现就更加明显。

都说科学技术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不可能做到技术无国界。

诺奖的委员会里,都没有华夏的科学家,为什么华夏自然科学奖项少?技术有没有不说,连一个推荐和为之说话的人都没有,怎么得奖?西方对华夏的偏见,并不是一天两天。

在很多人眼里,诺贝尔奖并不公平,而是一个受政治影响的奖项。

这些得罪人的言论,陈默不会在这种舞台上公开说出来,放在心里就行。

“第二个原因,现代顶尖科技的研发,不再是以往的个人英雄时代。诺奖规定的得主,只能由有限的两三人分享。而据我所知,华夏顶尖技术领域的研发,主要以团队为主。一个顶尖团队少则五六人,多则上百人。

团队研发出来的成果,功劳归在两三人身上,这不符合实际。

以胰岛素为例,当年华夏合成胰岛素时,因为研发团队人数超过诺奖上限的人数,华夏并没有在当年申请诺奖。将集体的成果归功于少数几个人,这是不能接受的。

现在一两人研发出引领世界科技的先进技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我们华夏强调团队合作的背景下。我是一个例外,不能以我个人的情况,去衡量我们华夏主流的背景,更不能因为诺奖少,而去否定华夏的教育体系,这种想法很无知。”

还有一个原因,陈默并没有说。

国内最顶级的技术,除非一些无关的基础理论,其他核心技术,不允许写成论文对外发表,因为担心技术泄露。

论文泄露技术的事,并不新鲜。

国内顶尖团队,大部分是官方系统内的研发团队,他们不会为争取一个诺奖,而去将最顶级的技术论文发表出来。

这一下,所有人都沉默,不少学者在心里点头认同。

因为他们都知道,诺奖并不是代表世界最高技术水平,而只是比较先进,比较实用的技术而已。

世界最顶尖的技术领域,如核聚变,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卫星,激光等,无一不是团队合作研发。而那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成就,都很少出现在诺奖的舞台上。

哪怕相对论这种划时代的理论,在当年都没有获得诺奖。霍金被称为一代巨人,但直到他离开,也没有一个诺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