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一五四节 被韩侂胄罢官的前兵部尚书

第一五四节 被韩侂胄罢官的前兵部尚书

关于出行名单。

韩嗣记的很细,首先是王蔺的人,崔壹葉,刑部员外郎,正七品官。此行作为嘉王的刑狱典史随行,官方公文上的任务是查证淮南东路克扣军饷、虚报编制等弹劾。

然后是韩家这边的人。陈自强,五十岁才中进士,当过一任知县,现补了一个太学录,官方公文上给的是随行主薄。

程松,年龄倒不大,这次随行以临安府判知身份随行。

也就是相当于以前汴梁的开封府公诉人的身份。

接下来就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以出行总管的名义,非官员。史达祖,韩侂胄的掌笔,这位可是真正的一等幕僚。

还有一个算人数,谁都没当回事的人。

以嘉王府书记员的身份随行,嘉王殿下的大舅哥,韩俟。

最后就只是随行,没身份的王蔺之孙王询。

再说其他的人员,因为嘉王懒得管事,所以出行总管由韩府派人。

然后是钱家派了一人,钱浩。钱家支房寒门士子,以韩绛长随的身份与韩嗣一起随韩绛出行,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钱家要看看,韩绛是不是真正要作一个正直的官员。

最后朝堂上的中立派,沈羽然,号称只要开口就能咬死一片的谏台第一舌。

其余人等,禁军派了一个百人队,带队的叫虞仁美,现任五品校尉。然后是嘉王府护军长崔沆,带五十名嘉王府护卫,接下来是韩武带五十名韩府武勇家丁,最后是吴铁,带十名临安府捕快。

女婢这边,最高管理人员是韩家的内院二管喜嬷嬷、嘉王府陈嬷嬷。

嘉王府仆婢三十人,韩府仆婢十八人。

杂役、船工、仆妇等八十余人。

以及行船向导十人。

这十人,却是以钱宽带队,全是他的人。

出行五桅大船三艘、三桅船七条、通勤快船四条,带投火车、床弩的兵船一条。

正月初十卯时,吉日吉时到,船队出发。

一出码头,韩绛就吩咐道:“告诉头船,顺水直下,秀州。”

原计划,第一站是平江府,也就是后世的苏州。

韩绛吩咐改道,禁军校尉虞仁美就立即求见嘉王:“殿下,建安伯改了路程,第一站不是平江府,而是秀州。”

嘉王连头都没抬:“一切由建安伯作主。”

虞仁美只好施礼退下。

公文上并没有严格的路程表,所以虞仁美也没办法反驳。

其余人无所谓,那怕你韩绛在淮南东路绕上一百个圈,他们也在不乎,在意的只是韩绛你这一路上都干了什么事。

从临安到秀州,水路不过一百多里,而且还是顺水。

半天过去,当天下午便到了秀州。

韩嗣来到韩绛所在的仓室外问:“少君,我们入住官驿吗?”

“不急,你让船停好,收拾一下,带几个人随我去一个地方。对了,叫上沈羽然还有崔壹葉。”

“是。”

韩嗣去安排,韩绛来到了嘉王赵扩所在的仓室,赵扩睡了一会也是刚醒,正坐在床边发呆,韩绛往床边一坐:“扩哥儿,我要收了你的旗,你在船上别离开,我要去调查了一下那个贪官家里有古本藏书,给我半天时间。”

这个事好,先查明白了再动手,赵扩很用力的点了点头。

韩绛有陈亮的书信,自然知道应该去那里找。

就在听履坊,有一处宅子,这宅子是当今皇帝赐下的,虽然不大,但却也精致。这宅子只有老仆一人,小厮一人。

当然,还有主一人,客一人。

韩绛凭陈亮的那封信,坐进了厅内。

韩嗣没进屋,护卫们在小院子里都待不下,这院内也没有侧院,韩嗣是坐在院内的,留下了四个护卫,其余的人让在周边找个酒楼先待着。

崔壹葉与沈羽然也没有进院子,他们也知道这里住的是谁。

就凭这位的名声,加上与韩府的怨恨,沈羽然虽然一直想弹劾韩侂胄,可此时也不想去打扰。

分宾主落坐,这里的主人正是王仲行,看过陈亮的书信之后说道:

“韩勾司。我二人是被罢官的,以你的年龄不是来访友,也不是要论道,更不会来讨论诗词,不如明言。”

说话的就是仲行先生,其名叫王希吕,他弹劾了韩侂胄的姨父张说,也就是韩侂胄父亲的挑担,被韩侂胄设计中了圈套,想不辞官都没办法。

韩绛没回答,只是抽出一份邸报递了过去。

邸报上有一篇文章韩绛画了红圈。这文章是在韩侂胄授义下写的,自然是美化了韩绛推平镇安候府的事件。

正如李凤娘要求的那样,大孝至善在而后是关于韩绛的封爵,以及正式的官职。

“你是镇安候之子李幸?”

“我不是李幸,我是韩绛。”韩绛特别强调了这一句。

坐在一旁的幼安先生,全名辛弃疾,他接过邸报开始看。

王希吕说道:“既然韩家小官人,本官曾弹劾张说,便是你爹爹的是姨丈,三次弹劾,先罢太尉、后再弹奸脏再降为观察使,再弹丢官,死于湖州。其子,也一样弹劾,最终贬到了郴州,也病死在了郴州。”

王希吕的话说的非常清楚,咱们是仇人。

不是朋友。

韩绛没接话,拿起茶碗闻了闻,茶不太好,因为王希吕是清官,没钱,也买不到好茶。

不过,茶也挺清香。

韩绛喝了一口茶说道:“那就是死光了,他还能从坟里跳出来找我的麻烦?因为我打算和他家的仇人交个朋友。”

“直说吧,韩家小官人,你来干什么,我与你韩家非友。”

王希吕一点都不客气。

韩绛问道:“我若直话,二位先生能以诚待我,无论我说什么,别敷衍我。”

王希吕没接话,因为他根本就信不过韩侂胄,倒是辛弃疾说道:“好。请讲。”

韩绛笑了,将厚厚一叠子谏台的弹劾放在桌上推了过去:“王公在秀州也是名士,门生故吏不少,说是隐居在家,但若对秀州的事情完全不知晓我不信,王公怕自己也不信。这便是我的诚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