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一七九节 主和、求和

绛色大宋 第一七九节 主和、求和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一七九节 主和、求和

绛色大宋正文卷第一七九节主和、求和崔嵬并没有太把韩绛当回事,毕竟韩绛的年龄摆在那里。

他要去见韩绛是为了让韩绛改变主意,也算是给韩侂胄一个面子。至于自己被说服,他不信。

正如,韩绛讨了泉州的一港以及三千亩荒地、千亩码头仓库用地。他接收这些东西,但却未必认同韩绛的作法。

他眼中,韩绛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一句话,韩绛还是太年轻。

年轻就代表没经验,而且学识不够深。

面对韩侂胄问的这种几乎不可能存在的问题,崔嵬回答:“若是我被说服,我便承认绛哥儿是少君,反之,他是韩府少君。”

“好,一言为定。”韩侂胄很欣赏崔嵬这种作风,有什么事就挑明了讲。

同样是少君。

这差别就大了,前者是代表韩侂胄势力的少君,后者只是韩家的少君。

杨**站了起来:“韩公,我同去。身为御史,若有什么事也可以抵挡一二。”

“好。”韩侂胄没反对。

苏师旦也站了起来:“我就不去了,论智谋达祖在我之上,有他在遇到紧急事态也可保全身而退。”

“好。”韩侂胄依然是用一个字回答。

再说王蔺府。

王蔺手中有一份公文的复抄件,以及给王希吕给他的信。

信中的内容是,淮南东路的官场可能会有大震动,虽然韩绛代表韩侂胄表示,韩家要改变作风,但他不是完全相信,所以请王希吕支持他复职,同时拿到淮南东路转运司使一职,重整淮南东路官场。

这是大事。

王蔺也把谢深甫还有自己一脉的人召集过来商量。

谢深甫人没来,只叫人代话,说自己完全支持,王希吕是什么人,同朝为官多年谢深甫是了解的,而且又是王蔺的族兄,这事王蔺没有理由不帮,所以自己也支持。

礼部右侍郎对王蔺说了自己的想法:“王公,这公文怕是不全。”

“为何这样讲?”

“秀州大仓官粮亏空之事,魏家若说是主犯也不为过,说是从犯中的重犯也可以。公文上讲,魏家抓了主犯,交待了亏空之事以功抵过。但就公文上写的内容,这功过相抵不相称,沈正言有签名,那么并非韩家绛哥儿保魏家三房,定是另有隐情。”

王蔺听懂了:“你的意思是,还有事没有报上来。”

“是。”

王蔺又拿起了王希吕的信看了看:“仲行兄长信中也没有提及,他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不如写信询问。”

“好。”王蔺也认为应该问问。

要说支持王希吕复职任淮南东路转运使还真不是一个难事。

依王希吕罢官前兵部尚书是从二品官,转运使若不挂其他的官职是三品或是四品官,淮南东路转运使因为属于前线,高半级,是正三品。

所以没什么难度。

只要韩侂胄配合,王蔺相信让找个借口让王希吕复职,只要淮南东路确定要换转运使,十天之内就可以搞定,并且发出正式的公文。

但王蔺也疑惑,韩绛隐瞒了什么事呢?

这事,周必大知道。

周必大没找任何人商量,只是看过王希吕的信,还有夹在信中韩绛的信后,将两封信一起烧掉。

韩绛的信中只有一句话:有证据让我怀疑,有人想让淮南东路变成伪楚。

周必大为什么要烧信。

因为王蔺属于为保大宋平安,放弃汝州、放弃楚州北部等,一些州府的那类主和派。

周必大其实也是主和派,但成为相公之后,他看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主和,不代表就要割地。

主和,不代表就要丧权辱国。

淮南东路若变成伪楚,朝中有些人或许会说,这正好让大宋与金国之前多了一人缓冲,金宋便不会再有战争。

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伪楚或只是一个跳板呢。

金人的大军以后可以直扑建康军,然后就是临安府了。

周必大是主和派,但不是求和派,他的主张是国家停止战争,民众才能安心从事生产。

自从成为左相以来,他的作法确实是可圈可点,他整军备提升士兵作战能力,督劝农耕增加生产,提倡节约减度,而且扩大官学为朝廷储备人才。

他的交友很特别。

他和陆游是至交,同时与朱熹也是好友,对赵汝愚更是有提携之恩。

但此时,他收了韩绛的信,却没打算和任何人商量。

因为他知道,这事的谁都没办法商量,包括韩侂胄,因为他相信韩绛的判断,没有原因,就是相信了。

所以,周必大给韩绛回了一封信。

只有六个字,意思很简单。

你韩绛往前冲,看看是不是你猜测的这样,若真的是有人想分裂淮南东路,那么本相在后必会出手。

至于王希吕为转运使一事,他只字未提。

写完信,周必大叫可靠的人送信,而后坐在书桌后翻开一本书,书名是巾帼英雄冼夫人,这一本书钱泓宣的亲笔手抄本。

周必大翻开书:“好一个巾帼论。”

作为此时大宋文坛名誉上的老大,周必大相信文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的性情。

但这一本冼夫人让周必大迷惑了。

反而让他看不清,韩绛是主和、求和、主战还是求战了。

因为这本书,完全站在一个旁观的立场,极客观的讲述了冼夫人这位巾帼英雄,没有夹杂一丝个人的情感在其中。

再说韩绛。

韩绛坐在船上,拿出了自己早就预备好的一件神器。

秀州到平江府有多近。

顺水,顺不顺风都是半天路程,水路直线不过一百多里,或是绕到太湖看看景,一天也能到。所以是白天出行,也不用连夜赶路。

坐在船上大半天,好无聊。

这秀州之行,满载而归。

嘉王赵扩得了十箱书,其至有一箱是孤本,别说出仓,谁和他说话他就和谁急。

韩绛呢,得了几十只茶杯,悄悄的收了起来。

然后,土特产装了足有半吨,这还是合法可以收的礼品,其中以吃的东西占多数。

当然,有些比较珍贵的海产,也属于土特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