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一九四节 这个,古人老话说的好

绛色大宋 第一九四节 这个,古人老话说的好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一九四节 这个,古人老话说的好

绛色大宋正文卷第一九四节这个,古人老话说的好陆游听懂了,也对这事来了兴趣。

陆游知道那怕白玉坊、建筑队、壕横总号是不相关的三个商号,钱这么转一圈,似乎真的变多了,但多到了什么地方,看不见,摸不到。

为什么会多?

陆游也想不出来其中的意思。

韩绛坐在陆游面前:“老师,这就是金融的魅力,金就是金子,象征着钱。融就是融汇,可以理解为流通,让钱转起来,看不见的钱就会越来越多。大宋我不敢说,但给我十年时间,我就凭壕横号就可以左右倭岛、高丽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包括他们的王。”

陆游信。

若真如韩绛这么说,那么壕横总号比起户部厉害十倍。

户部只是收税,只是管钱,只是铸钱。

而韩绛却把钱玩活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陆游面前打开了,那怕他一时半会不可能学习到真正的经济学,无法学习到真正的金融知识,但他却懂一个道理。

只要韩绛铸的钱,以及韩绛的壕横分号开到金国,只要势力成,金国便有大麻烦。

韩绛对金国的经济控制力越高,金国就越麻烦。

而倭岛。

十年怕都用不了,一但宋钱成为倭岛的硬通货,壕横号就有渗入倭岛上下每一个阶层的硬实力。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命门。

韩绛壕横总号的命门就是,一但金国或是倭岛明抢壕横号呢。

所以,韩绛需要辛弃疾。

需要一个能提刀把敢抢壕横的人砍了。

那么,韩绛拉拢刘锐、雷馁等人的作法,陆游也能够理解了。

不,不对。

陆游问韩绛:“这事还有一个命门,一但官家或是朝堂发觉?”

韩绛咧开嘴笑了:“老师,您说呢。”

“欲效仿霍光?”

“老师,你认为嘉王殿下能当一个好皇帝吗?他能够带给大宋万民富足,能够让大宋恢复以前的疆土。我不喜欢权,而且不会从政,也没兴趣从政。对兵法的了解都是一些假大空的理论知识,我唯一精通的只有钱。我就是玩钱的祖宗,其余的事情,让有能力的人去办吧。”

陆游信这话。

韩侂胄便是官场上手段非常厉害的人物。

辛弃疾会打仗,虽然是文人,但也可以是一个名将。

韩绛站了起来:“老师,有一位博学之士说过,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就谁掌握了天下。我最初有娶钱家大姑娘心思的时候周相公就到家里来过,我当时对周相公说,一个谎言说一辈子,还是谎言吗?”

陆游反问:“这话什么意思?”

并非陆游听不懂,而是他在问韩绛怎么想。

韩绛没回答这个问题,只说道:“也没什么。我感觉自已还算是一个好人吧,或许。”

陆游没再问,在他看来韩绛有时候有超出同龄人的智慧,有时候有显得很幼稚,甚至是可笑。

陆游只说道:“处理完这里的事情,尽快去扬州吧。”

“恩。”韩绛点了点头。

陆游又说道:“扬州的事情恐怕比你想像之中更复杂,你心里有个准备的好。”

“扬州,眼前一抹黑。但却不得不去,不怕老师知道,说句自私的话,扬州关系到我韩家在朝堂上的地位,我爹爹一直认为淮南东路在过宫这件事情上肯定有所图,但具体是谁?连我爹爹都没有一点头绪。”

韩绛说的直白。

陆游也明白,若是嘉王赵扩以后只能是个亲王,那么韩家在近几年可能没什么,一但当朝太上太娘娘故去,韩家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权势与地位,韩侂胄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升到二品。

那么,韩家这棵大树就会倒。

轻不了。

一但倒下,韩家的财富,还有想踩韩家一脚巴结韩家对头的人就会发疯似的扑上去。

韩绛轻轻的拍了拍脸:“老师,我们回去吧。这两船钱是什么来历对于我而言没有半点意义,留下韩嗣负责清理这些钱,秘密运到扬州,就足够了。”

“好。”

陆游没拒绝。

韩绛伸手准备拉门的时候停了下来,又说了一句:“老师,我知道你信不过我们韩家。眼下咱们算是有条件的合作,若我韩家依旧是苟且偷安的求和派,相信这种合作就会立即中止,毕竟我韩家名声很差的。”

“没错。”陆游也没回避。

既然韩绛你说的这么直白,陆游也没什么可回避的。

一行人当晚就回平江府,虽然走了回头路,可毕竟还是要从平江府正式的往扬州去的,所以这段路还必须要绕的。

施子彦这边,精盐没问题,雪糖还不行。

那面铜镜还在试验当中,盐变碱更麻烦,还需要制作几个密封的铁容器。

韩绛不能留在这里等了,陆游暂时留下,晚几天去扬州。陆家借了宅子给陆游,韩家留在家丁与仆役在内帮手,刘锐暗中派了些消籍的士兵送来护卫。

安排好之后,韩绛离开了平江府。

几天后,扬州。

船距离码头还有一些距离的时候,辛弃疾对站在船头的韩绛说道:“淮南东路下辖十个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扬州、楚州、真州、通州。治所在扬州,当年论富庶,当属淮东。”

“当年?”韩绛侧头看了一眼辛弃疾。

辛弃疾只是点了点头。

韩绛看辛弃疾不说话,又插了一把刀:“泗州呢?”

辛弃疾不语。

船到了码头,淮南东路转运使余端礼带着许多官员前来迎接,这迎接的队伍之中全是文官,没有一个武官。

半年前,余端礼领兵部侍郎、太子詹事,因为没立太子,所以这就是一个纯领钱的官职,然后外放知州。

扬州这边出了镇安候病死在任上,他被紧急派到了扬州,知扬州、督江南东路。

原因只有一个,淮南东路的军队管理让朝廷感觉头疼了。

都统制原本是镇安候,人死了。

副都统制李洱,李显忠之后。从很久之前人就一直病着,而且听说天天咳血。

另一位副都统制翟简被许多中层武官抵制,找了个借口躲回临安。

眼下,准南东路的军方有资历的,有名望的,有影响的人,几乎全是归正人,这让朝廷感觉到害怕,所以派了余端礼前来扬州,解决淮南东路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