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二九六节 粮食放大器

绛色大宋 第二九六节 粮食放大器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二九六节 粮食放大器

蓝海的消息来自畲族雷姓一支,雷姓这一支因为有雷岙不断的往返大夷州与福州水师驻地,早已经过去了一千多户。这一千多户预测可以管至少三万亩盐田,收益也不会低于百万担盐的盐田收入。

依每担盐不会少于一千钱来算,这便是每户可得毛利百万钱。

一户百万钱,依每户五个人来说,每人每年二十万钱。依当时的米价,二千钱一担米,这就是一百担米的收入。这个收入放在临安府都是中等收入了。

蓝海也想要,所以他愿意带人去和大夷州的土人友好的用刀来谈谈人生。

就算他得到的盐不卖,拉回来自已族人分也行。

依朝廷的盐法,一引盐是一百一十六斤半,朝廷就要先收六贯钱的盐税,然后盐商再卖的话,这一担盐至少要十贯钱。

而且官盐还会掺沙子。

私盐贩子也不是纯粹的好人,他们卖八贯、六贯。

蓝海要吃一千个钱一担的盐,不愿意吃八贯的净盐,更不愿意吃十贯还掺沙子的盐。

钱皓桁非但不傻,而且脑袋相当的灵活。

瞬间,他脑海之中绘出一副图。

韩绛这个混帐东西肯定又在玩花样,大夷州也就是流求,种甘蔗?

甘蔗这东西钱皓桁懂,至少要一年的成熟期,而琼崖有人用一年半。种的时间相对长一点出的糖就更多一些。

而且甘蔗比普通的庄稼更难打理,跑到那么远去种甘蔗?

大小黑沟不是说着玩的,不知道有多少船沉在那里,大夷州真的值得去吗?

所以,肯定有什么古怪。

事实上,叶家与郑家就是来租港口仓位的,除了麻布与日用品换木料之外,他们还有三个生意想作。

头一个是果脯生意,第二个咸鱼干生意,最后一个是真正想尝试种甘蔗。

蓝海则不同,他就是简单直接,过去砍人,然后得到地盘然后搞盐。再按砍人的次数、人数直接和韩绛换钱。

刘仙伦在夷南城执行的政策他喜欢。

你服气,咱们就给你钱、粮、布,你干活挣钱。你不服气,就用刀砍到你服。

但,水师的兵马不可能过去太多,遇到大规模的土人下山,只能据寨而守。蓝海相信,自已的族人带着刀过去,咱们不用守,直接反杀回去,遇到不服的全部砍翻。

钱皓桁越发的感觉这事古怪了。

沉思之后,钱皓桁说道:“这样吧,十六那天我儿出嫁,我亲自把口信带回去。还有,租码头仓库之事,眼下并没有正式对外宣布,我写个条子,给你们留两间,若想再要更多,依规矩等那什么,正式招标。”

招标这个词还是钱皓桁从韩绛那里学到了。

再说是好官,这点人情钱皓桁还是懂的,也不会死板到真正铁面无情。

钱皓桁的回答也算让来客满意。

蓝海留下了自已带来的礼物,乐呵呵的走了,府衙外的官吏见到蓝海都下意识的躲了一下,在泉州的许多官吏眼中,蓝海属于脑袋不正常的那一类人。

钱皓桁送走了客人,虽然马上要回临安去,可他还是先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回去。

信中没提今日之事,只是问了一下婚礼的事宜,特意提了一句,韩绛回到临安在忙什么。

韩绛在干什么。

这家伙已经爽歪了。

临安城白玉坊门前,一个特制的煤炉上正在烧着一个铁球。

这铁球可是好东西。

为了研究韩绛所说的海盐制碱术,施子彦的弟子们与钱家的工匠联手研究这东西,一只壁厚达到一寸的铁胆,这东西虽然是一个失败的产物,对于海盐制碱不太合适,却被韩绛给发现了。

韩绛往铁球里加了米,还有糖。

然后放在炉子上烧。

这东西已经烧了有小半时辰了,因为胆壁实在太厚,想烧透是需要花点时间的。

终于,为了防止炸胆,工匠用制作的一个铁哨吹响了,这是压力过大会顶开钢片,铁哨就会吹响。

四名家丁用架子将铁球抬到一旁,然后用将麻布铺在四周足足三十步见方的地上。

穿着麻布衣的韩绛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还系着红绸呢。

“所有的小家伙们,准备了。”

周边,好几百个小孩子没几个敢靠近,反而躲的远远的。别说是小孩子,就是大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换了男装由四个婢女护着的钱歆瑶躲在远处观察着。

因为大婚在既,依礼她是不能见韩绛的。

韩绛手拿着木棍高高举起,用力的砸下去,正好砸在把手上,却听一声巨响。

大半的小孩子吓的掉头就跑,少半捂着脑袋爬在了地上,有几个吓的直接就呆住了。就是大人们,也吓的不由后退几步。

这时,只见那盖子弹开,无数雪白的东西冲天而起,如同下雪一样落在早就铺发的麻布上。

韩绛大笑着张着手臂,有几料落在手中。

韩绛放在嘴里咬了咬,笑的极是开心:“小家伙们,来抢好吃的了。”

抢?

不存在的。

虽然是穷人家的孩子,却是守规矩的,更何况钱家派的老师已经给这些孩子上了两个月的课,有好多小孩子都会背三字经了。

排队,个子小的排前面,男孩子一队,女孩子一队。

因为人数多,所以每个只能分一把。

懂事的孩子会拿回去给家里长辈尝尝,或是给年龄大些没参与排队的兄姐分点。

不得不承认,钱家在教书育人方面,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几乎没有吃独食的孩子。

人群中,钱歆瑶揪住了丹霞的耳朵,眼看丹霞要跑出去,钱歆瑶眼疾手快一把就揪住了丹霞的耳朵:“待着。”

丹霞若跑出去还了得。

自已偷偷跑出来的事情就会被发现,实在是太危险了。

可谁想,韩绛用木棍一指:“那边,人群中那位粉衣公子,对,对就是你,带着一个贪嘴小丫头的那位粉衣公子。你来烧下一炉。”

钱歆瑶嘴里碎碎念着,韩绛这个坏东西,怕是早就看到我了。

钱歆瑶面前的人让开两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