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四二九节 一心求死

绛色大宋 第四二九节 一心求死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四二九节 一心求死

韩绛笑了:“世伯,这是要用他们的命,换你的命?”

赵汝愚也笑了:“陈傅良是不希望爹掌权的人,彭龟年也是。就眼下而论,也有人不希望我被贬,他们会为我说话。我可以写信劝告他们,不用再管我的事,且不提陈傅良,只说黄裳,贤侄你不同。”

赵汝愚看的清楚。

这些要咬韩侂胄的人,韩绛非但没有报复,反而在诚心接近,他相信韩绛有自已的打算,这份名单上的不是用来报复的。

韩绛思考片刻:“世伯,说选项吧。”

赵汝愚连喝了三杯酒,这才说道:“给我毒酒一杯,而后给我一份哀荣。”

韩绛夹了一筷子菜:“这事,世伯想好了?”

“恩。”

赵汝愚想好了,他不甘心背着一个叛国同谋的罪名,就算可以寿终正寝也不行。

这的子孙后代怕是几代人都抬不起头来。

韩绛说道:“给我一个名字。”

“你要名字作什么?”

“朱熹的弟子给你下毒,我会把金国赐姓的事情背在他身上,然后活刮了他。你呢,属于被蒙蔽的,当醒悟过来之后世伯要揭穿这件事情,结果被他发现,所以下毒害死了你,而你临死留下血书,揭穿了这个阴谋。”

赵汝愚认真的思考了韩绛的话,他有些犹豫,因为赐姓这事他知道与朱熹无关。

而朱熹为什么去了金国为官,他也不明白。

这一切,他感觉自已象是一个傻子,被朱熹给整惨了。

“好吧,不过你需要两个证人。”

“恩。”韩绛点了点头。

赵汝愚说道:“请三个人同来,一个是叶适,一个是太博士杨简,最后一人是太府吕祖俭。叶适已经数次反对我的想法,一直提出要外放为官,他为中人,另两人我会劝说他们替你作证,因为他们不是你韩家的人。”

杨简,韩绛知道。这人是陆九渊的学生,心学派。

陆派心学与朱熹的学术已经不同,虽然都传自程派,但理念已经不同,他们的学派提倡以德性为先。

吕祖俭也不是普通人。

其父兄是吕大器与吕祖谦,他也是吕夷简的六世孙,名门之后,有朝堂与士林当中有极大威望的一个人。

看来赵汝愚是有诚意的。

“好。”韩绛答应了下来,不过韩绛又提出:“我要杨**在世伯见他们的时候,旁听。”

“好。”赵汝愚点了点头,而后说道:“杨**,你韩家部下了一步好棋。”

呵呵。

韩绛只是干笑两声,而后举起酒杯:“世伯放心,我保证世伯在睡梦之中离世,不会有什么痛苦,而后风光大葬,之后保王爵之位。唯一让我紧张的是,我爹回来肯定会不高兴。”

赵汝愚一脸的严肃,也举起酒杯:“谢过,我会留书一封给你爹,我们相交为友多年,也暗斗多年,也算是真朋友了。请。”

“世伯,请!”韩绛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三份名单到手,韩绛出了大理寺回到韩府就将名单扔给了史达祖:“达祖兄,有这么几件事。”

史达祖一一听着。

他和韩绛想的一样,赵汝愚在牢中自尽,对外宣称是朱熹余党下毒封口。

这事,韩侂胄肯定不会高兴。

但,时机难得,箭在弦上。

却是不得不发。

史达祖叹了一口气:“少君,要不我安排人给你制作一副软甲。”

“有没有这么惨,话说宛城如何?”

“还没有消息,不过有仙伦先生在,少君理应放心。”

“也对。对了,我同卿兄怎么突然又不见了。”

史达祖回答:“同卿哥儿一听说自已要掌北大营,第二天就跑了。带了几个妾室去了荷庄,这明显就是不想接北大营的印信。”

韩绛看了看天色:“安排一下,我去西山庄子住几天。”

“也好。”史达祖倒是发现了,每次办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韩绛就不想待在临安。不过无所谓了,西山在西湖的西南角,荷庄在西湖的西北角,距离都不算远,有什么急事一天之内也能赶回来。

史达祖收好那三份名单后,先去安排韩绛去西山庄子小住的事。

再说宛城。

宛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汝州。

对于宛城而言,汝州是对许州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同样对于许州而言,汝州是也压制宛城的一个重要的城池。

黄河大决堤,自汴梁开始往东,可以说金国范围内全是受灾的城池。

或大、或小。

许州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八千个钱一石米,而且还会涨。

汴梁时代,最低的粮价每石仅三百文。临安时代,当下的平均粮价是米每石二千二百个钱左右,这是好米的价格。

宛城有粮,有盐。

宛城不但有原先金国大仓的粮食,还有不断从长江运来的两广的粮食。

甚至于,宛城还有酒,大量的酒。

宛城的粮价,当下糙米约在两千八百文上下,精米也不过三千五百文每担。

但宛城的粮商全部控制在韩绛手中,这粮食是凭户籍文书购买的。

许州不是重灾区,米价已经达到了八千文一石,许州已经聚集了至少三万来自东边各县的难民。

宛城的兵马要对汝州下手,就是为了打通灾民去宛城的路。

许州自然是容不下这样的事情。

两军即将交战,别看已经是傍晚,宛城军明显不准备等到明天,战阵已经列到了金国一箭之地。

刘仙伦在抱怨:“其实,拿下上口镇更容易一点。”

孟宗政在旁呵呵一笑:“仙伦先生,汝州是老韩家的地盘,这次不抢回来脸面上过不去,打完汝州,再折回头打上口镇。”

刘仙伦没接话,他知道,战略有时候也要考虑军心。

汝州就在眼皮子底下,若就这么放弃了,韩家这一脉的老汝州军肯定心里不舒服。

赵放老将军只关心眼下的事,他问了一句:“可有信号过来,包抄的兵马是不是到位,这一只金兵断然不能放过。”

孟宗政叫了传令兵,只知道信号还没有发过来。

想了,孟宗政说道:“我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