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四三九节 周必大的第二次请求致仕

第四三九节 周必大的第二次请求致仕

韩绛进临安的时候,骂人的话就传回了韩府。

韩同卿却是已经听到,韩绛那话中的意思就是,自已的同卿兄根本就见不得自已闲着,难得有空赏一赏湖景,站在湖边还没有酝酿好情绪作首诗,就叫自已回来。

这典型就是妒忌。

骂归骂,可是正事还是要办的。

韩绛回到临安直奔周必大府上。

这一次周必大真的快要挂了,病的躺在床上连坐起来都难。

韩绛进了内室,坐在周必大床边,亲手捧着一碗药准备给周必大喂药。

周必大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韩绛,开口问道:“韩家少君,这药中可有下毒。”

韩绛没反应过来,倒是周府的管家在旁应了一句:“主君,这药从采购到熬制都是老奴操办的。”

周必大摆了摆手,示意管家出去。

韩绛这会明白了,笑着把药递上去:“周相公,你这管家他不行,连我们韩府二管家安伯的侄子都比不上。”

周必大接过药碗一口喝下,刚才韩绛奚落自自已管家的话他当没听到。

被韩绛扶着半躺在床上后,周必大说道:“老夫死不了,医官说只是急火攻心,差一点有卒中的风险,倒还是命硬。老夫隐忍,积蓄力量等你韩府出手,却谁想赵汝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倒了,却让李潽上了位,史弥远此子老夫观察了,他连秦桧都比不上。”

韩绛走到一旁桌上,给自已倒了杯水,转过头问:“周相公,你要喝水不?”

周必大没接话,他身体虚的很,所以不想和韩绛说废话。

周必大在枕头下摸了摸,拿出几份复抄的公文放在手边,不用说,韩绛也知道这是给他看的。

韩绛又坐回到床边的椅子上,拿起公文来看。

头一份是上任没多久,御史施康年的公文,弹劾周必大是最先提倡伪学的,又结党营私,朱熹之流能在朝堂上站住脚,周必大是首恶。

然后是第二份弹劾,是原太学学宫,近几日才被留正提拔成为谏官的何澹,弹劾的内容比施康年还狠,连周必大族中子弟作的恶事都写了好几页纸。

最后一份是周必大自已写的,致仕。

韩绛知道,这是周必大第二次上疏请求致仕了,头一次是赵汝愚刚上台那会。

韩绛看完之后周必大说道:“施康年那一份,送到都院还没有备案就被人抽回,我的学生打听了一下,是苏师旦抽回的。这是我的学生默写的,内容应该相差无几。”

“周相公,你的意思是,要感谢我韩家,把弹劾你的公文抽回了。”

周必大语气很平淡:“你若再这样胡扯,便请回吧。”

韩绛呵呵一笑:“好吧,施康年是忠心的,但他没搞清情况。我韩家不希望周相公致仕,也不想给周相公你泼脏水。这个何澹我知道,就是一只疯狗,当年还是你的门生,结果你没有提拔他,他怀恨在心所以咬你。”

周必大这才点点头,韩绛这话才说的正路子上。

韩绛继续说:“而后呢,周相公你不是病的重,而是头疼的难受。你一直认为我韩家就是潜伏在朝堂的恶虎,寻找机会上位,然后把朝堂变成一言堂。可是,一切都超出了周相公你的预料。”

“怎么说呢,我说过我韩家要当好人,周相公你最初也是信的。”

“好一句,最初老夫也是信的。”

今晚上,韩绛这句话才是精彩所在。

韩绛把三份公文塞进自已袖子里:“周相公,你致仕吧。别离开临安,就在临安休息两年,有空了陪我曾祖去钓鱼,或是游山玩水。也顺便看看朝堂上的热闹,这两年应该会很热闹,作为旁观者,比身在朝堂看的更清楚。”

周必大问:“朝堂上的事你知道吗?”

“知道,一点也不差的都知道,所以我才不上朝的。重新制订盐法,发行三年期长引盐钞、封关、重金贿赂金国重臣等等,那一条不是祸国殃民的政策。”

周必大再问:“你没能力阻止,或是不想阻止。你只有十七岁,却有韩家的势,韩家在朝堂上的力量你不要告诉老夫,你调动不了。”

韩绛站了起来:“我为什么要阻止?”

“我大宋,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新皇登基,首先要作的应该是强兵,整肃军纪。而后富国,大力发展商贸以增加国库收入。安民,以民为本,减赋赈灾。最后着手政修,择人才、考官吏、固职守。这才是当正朝堂上应该去作的。”

周必大的话在理,韩绛认可。

但韩绛却反问道:“周相公,赵汝愚当权之时,执政纲领是什么呢?而周相公你说了这么多,却为何没有执行呢?”

这个问题让周必大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先说老夫,太上皇不临朝,疯病好些年,老夫有心无力。赵汝愚是良臣,他忠君,也算是一个廉臣,也有忧国爱民之心。但他过于软弱,而且其才华空谈居多,最重要是,他没有能力真正掌朝中大权。”

韩绛默默的听着,这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周必大又说道:“再说你爹,你爹在朝堂上玩心计、弄权谋。可以说朝堂之斗,往前五百年你爹都能排上前几位。但一国之政务,天下之大事,你爹不行。”

这话韩绛可不敢接。

韩绛敢议论皇帝,都不敢议论自已的老爹。

别说是现在,就是穿越前,随便议论自家长辈的都是非常失礼的。

周必大知道韩绛不会接话,他只是要表达自已的意思,紧接着说道:“老夫致仕,你爹上位,独坐朝堂。老夫可以为谋,助你爹千古留名。史书上会写一笔,庆元之治,而你韩家女也可以在史书留名,贤后。”

韩绛又坐下了,周必大的心他懂了。

一个人连自已后世留名的机会都不要了,只想富国强兵,那么这个人可以称得上了伟大。

周必大给韩绛了一点时间让韩绛消化自已的话,而后周必大又说道:“你可知官家在朝堂上是何反应。”

韩绛当然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