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四七一节 最佳顶缸人选

绛色大宋 第四七一节 最佳顶缸人选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四七一节 最佳顶缸人选

程佑良站在门口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中门大开,韩绛一脸恭敬的快步走了出来,见到程佑良后立即长身一礼:“不知程知府事亲自前来,下官有失远迎,过错、过错。”

程佑良懵了。

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韩绛在训斥:“你们怎么办事的,怎么能让程知府事在门外等,还不赶紧去准备摆宴。”

程佑良回过神来:“不,不,本官是为公事前来,为公事。”

“您请。”

程佑良越发的感觉不对味,他完全想不明白韩绛这是为什么,赶紧侧到一旁:“建安伯请。”

韩绛立即推让:“不敢,不敢,还是程知府事先请。”

程佑良再次推让。

“还是建安伯请。”

韩绛收起笑容,头也不回的往院内走,也没再和程佑良客气。

被凉在那里的程佑良愣住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在他背后推了一把,将他推入院内,紧接着广南东路转运司使衙门的大门已经被人给关上。

就在程佑良发愣的当空,他已经被人给架了起来。就这么给架到了原广南东路转运使的书房之中,然后给按在了椅子上。

韩绛坐在书桌后:“给你三个选择,本伯原本没打算理会你这种小人物。既然你自已送上门,那便不好意思了。”

“我,我堂堂正五品。”

韩绛打断了程佑良:“行了,你连狗都不如。当今大宋的官分为三种,比如洪迈这样的刚正不阿的好官、京镗这种混日子和稀泥的散官,最后就是很会站队跟在后面或是贪或是廉洁的官。你是什么官呢?”

程佑良挺胸:“本官正直,为民。”

“省省吧,钱浩。”

钱浩站了出来:“八年前,你还是一个知县事,有一女子丧夫,有里正上报这女子有不守妇德的嫌疑,仵作查证之后认定其夫死于卒中。而后县中一小吏破了此案,这便是闻名天下的双钉案,你将此案的功劳占为己有,也因此成了和州通判。”

程佑良脸色大变:“胡,胡,一派胡言。”

钱浩叹了一口气:“原本我也没想到,还是出临安前在家里作了些功课,对广南东路许多官员查了档这才知晓。有些事怕你也不知,你升职走了谁了门路,便是你家大娘子从嫁妆里拿出钱财,这钱自然是落在办事之人的手中。”

“这!”程佑良给将住了。

钱浩继续说:“后来,你夫人嫁妆变的越发的丰厚,特别是你来知广州后,你倒是没有伸手,可你夫人身边的管事却是经营几家店铺作的极好,没你的官位那些店铺怕在广州城无法立足,一只作旧的砚台硬说成唐时相国府的物件,几百文变成几千贯。”

钱浩最后说了一句:“你家大娘子走的门路是苏师旦的妾吕氏。”

韩绛拿起茶杯:“你真的连狗都不如。”

钱浩向韩绛施了半礼:“少君,这话不对。鹰犬本是褒奖之意,程知府事家里每年都有孝敬依规矩送到韩府,韩府自然

护其周详,却少了对韩府的一份敬意。”

程佑良汗如雨下。

韩绛却说道:“行了,你也别紧张,我没把你放在眼里,你也不配给我韩家当门人,现在给你三个选择,头一个,滚回你的窝里,我在广州城一天你就不许露头。第二个选择,给我抄了广州市舶司、而后将所有的税吏关起来审。”

“最后一个,留下你的印信,然后滚回你的窝里。等本少君办完事,自然赏你一块骨头。”

韩绛说完后,钱浩在旁插上了一只香。

这只香烧完的时候,程佑良便要作出选择。

香烧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程佑良站了起来:“请少君吩咐。”

韩绛点了点头:“去收税,广州府差了多少人丁税。依宋律,归明人的人丁税也是要收的,广州府内二十万番商,以前没交的要补足了。明天这个时候,我要见到效果,还有就是若有人逃了没交税,从你的家产拿钱出来补。”

“这,是,是。”程佑良心里苦,可却只能施礼退下。

程佑良离开之后,钱浩说道:“少君,这不合规矩。”

“我懂,确实不合规矩,胁迫一名地方上的高级官员,这事万一被人弹劾便是大麻烦。弹劾的麻烦其实也不算什么,真正的麻烦就是你说的,这不合规矩。但我讨厌这种人,非常讨厌,陈自强都比他强。”

钱浩转到韩绛正面站着:“少君,我说的不合规矩不是指朝堂,也不是指那位重臣,或是谁会弹劾少君。我说的不合规矩是指门下我,或是刘淮将军。”

韩绛没明白。

钱浩深吸一口气:“少君,程佑良这样的人会损害许多人的信任。”

“安心,我需要有人封了广州府的码头,最好不是我们的人。你说的没错,程佑良这种人还是不要用的好,可你太迂腐了,他有他的价值。”

“是,少君。”

虽然不明白,但钱浩却不会再问,他表达了自已的想法,这已经足够。

可以建议,却不能影响到韩绛的决定。

钱浩一直认为刘淮等人肯定会非常讨厌程佑良,事实却正好相反,至少李洱知道这事之后,却认为程佑良很不错。

不是程佑良人不错,而是程佑良办的事不错。

广州府的码头封了,除军船之外的任何船只不能离港,但凡是在广州府居住超过一年,每年在广州府停留超过半年的番商,都需要补缴人丁税。

这条公文帖出来,却是激起了巨浪。

人丁税。

番商们怒了,宋国朝廷是穷疯了吗?

而这时,韩绛却悄悄的离开了广州府,用李洱的话来说就是有人顶缸,赶紧把正经事办完再回来收拾残局才是正道。

广州府往雷州的船上,韩绛站在船头,辛稏将一封信双手交给了韩绛:“家父请主君将此信放在同甫世叔棺椁之中。”

韩绛打开信只看了一眼。

信中只有一首诗,诗的内容他后世读过。

陈亮死了,辛弃疾以诗寄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