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五一五节 大宋的钱那去了

绛色大宋 第五一五节 大宋的钱那去了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五一五节 大宋的钱那去了

还说。

那事有什么可再说的。

陈傅良摇了摇头:“我能说什么,我说的再多也没用,我说若有用,我也不会给绛哥儿你当这一个泉州知府。我能办的事,就是尽可能让泉州好一些,其他的地方再说吧。几百年就这么过来了,也不差这几年,几十年的。”

陈傅良确实不想说。

因为他在三财司任过职,虽然短,却接触到一些内幕。

大宋的国库支出一共分六大块,依支出的费用排第一的军费,第二是是岁币。

若韩绛问,岁币之前不是才三十万贯,又加到了一百万贯吗。

陈傅良知道,明面上是这么多,事实上不止。

之后,每年还有对金国劳军的三百万两银子。这笔钱是从宋军赏赐中扣出来的。

而后,排第三、第四的是官员俸禄支出,皇家用度支出。

接下来是水利、道路等支出,最后是其他支出。

这六块合起来,就是大宋每年的财政支出。

俸禄支出数量很可怕。

陈傅良知道,在真宗时代,大宋全部的官员不过万。而眼下,官员五万。

吏员是官员的十倍不止,各级官员配备的随从、马匹等支出也要算在内。

这还不算,没有官位,只有虚职的那一大票人。

皇室支出也很恐怖。

仁宗时,皇宫内只有二百多人,加上太监不足三百。徽宗时,仅宫女人数就过万人。

后来,高宗重建宋室,因为靖康之役,宫里没人了。

高宗一朝宫女最终也没有超过五百人。

可眼下,又有四千多人了。

宫里,每天仅丝绸消耗就高达一千二匹。

这就多吗?

不多。

说先帝在绍兴的皇陵,圣旨有明文,要节俭。

结果花了钱三百五十万贯、丝五百万匹、银一百五十万两,很节俭。

还有一笔巨大的支出。

依宋律,皇帝每三年一次郊祀,这笔钱经常会算到军费开支里,随便就是一千多万贯,这不止是调动军队的钱,更多的是给宗室的赏赐。

所以,大宋每年真正的支出大头只有三项。

军费、俸禄、皇家。

皇家占一年财政的三分之一,俸禄占了四分之一。

什么一年万万贯收入,七成至八成给了军费,全是骗平头百姓的。

说话间,两人进了陈傅良书房。

陈傅良在书架上取下三只小木盒放在桌上:“朝廷急报,让福建路备布匹五万,粮草三十万担,朝廷要发兵攻打宛城。”

这是正式的朝廷公文,韩绛没看,他只需要知道内容就够了。

陈傅良打开第二个盒子:“因为这些物资,七成以上要从泉州码头往北运,所以家里怕我从中作梗,便安排可靠的人送了密信,信我已经烧了,只有空盒还在。”

韩绛面前的盒子是空的。

陈傅良说:“这枕头风很厉害,这一招当真是百试百灵,史弥远家大娘子说动了官家出兵,领军的总兵官是杨次山,监军是苏师旦。”

听到杨**的名字韩绛愣住了。

陈傅良知道一些,也猜了一些,陈傅良说道:“苏师旦估计会死,真死。孟家那小子也会死,假死。苏师旦应该是你爹给五将军的一个交待,这次出征半数的主力来自建康军,却没要建康军中的将军。”

韩绛点点头,他也大概猜到了。

陈傅良继续说:“我还知道,葛相公这次在朝堂上立了大功,作为二品官知建康府,能调建康军一万主力出来,朝廷是很满意了,认为他分化与消弱了建康军的力量。”

韩绛问:“苏师旦,为何是我爹给五将军的一个交待。”

这问题,陈傅良只回了一句:“因为他不配与我等为伍,有些事不能说放下了回头了,过去的事就可以不提,这账总是要算的。”

韩绛大概懂了,也就是说苏师旦的人品与官风,这些人不仅仅是看不上,而且痛恨。

陈傅良把第三个盒子推到了韩绛面前:“这是我认真筛选的名单,有些是我的学生,有些是没有中举却有才的人,这些人有些还在家乡,多是两湖、两江的士子,两浙的士子暂时不要调用,他们在钱家的学堂读书,再过半年吧。”

人。

眼下最大的缺口不是钱,而是人。

陈傅良给韩绛倒上一杯茶后问:“绛哥儿,听说你要参加明年初的磨勘。”

“恩。”

陈傅良问道:“你会磨勘吗?”

“不会。”韩绛是实话实说,他根本就不知道大宋的官员考核是怎么一回事。

陈傅良又问了:“那么,你会出考题吗?”

考题。

呵呵。

韩绛突然就笑了。

看到韩绛这种笑,陈傅良不由的一哆嗦。

“出题,我会。”

陈傅良指了指自已:“考我。”

“当真?”

“恩。”

韩绛心说,陈傅良老先生你自已找虐,别怪我。

韩绛头三道题就是恶梦难度的。

穿越前国考的一道财政支出预算专业级考试题、一道财政审计类硕士级别的考试题,以及一道经济金融类,以泉州上次钱荒为原型套的题。

陈傅良是学者。

他喜欢知识,也喜欢教授知识。

当然,也喜欢挑战有难度的。

他在大宋的三财司中的度支司作过一年的官,三财司是盐铁、度支、户都三司。

这三题只针对一州。

一刻钟过去了,韩绛杯里的茶都已经淡如水,陈傅良还在为头一题抓头发。

这题也太绕了。

处处陷井,处处坑。

这是正常人答的题吗?

两刻钟后,陈傅良认怂了:“绛哥儿,换一道题,问政务的,最近我对政务有所心得。”

“好。”韩绛紧接就是一道地狱级的难题。

“八岁的孩童,可以农户家里的半个劳力,在人丁税的压力之下,这个八岁孩童一年能挣到的钱虽然不多,但也能帮家里作许多事。而上面要求教育普及率,这个八岁孩童必须去读书,这样的矛盾如何化解?”

陈傅良差一点掀了桌子。

这那里是八岁孩童是去作工,还是读书的选择题。

这一题关系到了民生、税收、经济、教育,一州发展方向,大政策等等,一套体系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