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五三三节 这老贼,可恨

绛色大宋 第五三三节 这老贼,可恨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五三三节 这老贼,可恨

烧一炉上瓷最普通的要十天,还有需要数月的上上等好瓷器。

可平民吃饭的碗,江南西路的普通窑一天出几炉。

买一筐下瓷都未必能换到一只精瓷的碗。

这根本就不能比。

韩侂胄哈哈一笑:“这个,可以商量,可以商量。”

老贼,果真是老贼。

孟九洛恨的牙根疼。

孟九洛瞬间脑补,广南东路的转运使往下,上百官员是绑到了临安。那么新的广南东路转运使凭占婆的订购可以立即坐稳自己的官位。

看来,老贼要争广南东路转运使这个位置了。

不是给他自己争,而是给他的门人去争。

“一半,一半。”孟九洛开价了:“广南东路的事情,下官与我江南西路会支持,只要不是太过,一定支持。”

“好,一言为定。”韩侂胄抬手,孟九洛抬手击掌。

孟九少出了韩家,直奔钱府。

他要见钱荨逸,他要把韩侂胄的事情告诉钱荨逸。

韩、钱府是亲家,这事他要让钱荨逸知晓,若是将来有什么事,也好提前作一个预备。

孟九洛离开之后,韩侂胄书房,从小间内走出一人,手里拿着的正是大越国的玉玺。

“东翁好手段。”

“先生好字。”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没错,大越国与占婆的国书都是双语的,要用本国的语言与汉语书写,能把大越国与占婆的文字写出来,韩府没有这种能人。

刘过,没一点问题。

若是刘仙伦在,他在这方面比刘过水平更高。

韩侂胄走到门边看了一眼,轻轻将书房门拉上:“改之先生,吾儿正在找你。什么事我没问。”

刘过放下越国玉玺拱手一礼后,转身准备从后门离开。

韩侂胄突然问了一句:“改之先生可有想过,将来封侯拜相?”

刘过停下脚步,没转身,直接回答道:“若只图富贵荣华,刘某怕早就是王爷的座上宾。”

韩侂胄长身一礼。

刘过还是没回头,大步离开。

虽然贪,虽然坏。韩侂胄却也佩服刘过这样的人,追究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大义这个词,很难有谁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深夜,西湖,画舫。

六个人,十九根钓鱼杆,其中两根没挂饵,倒是四根挂的是炸弹钩。

炸弹钩,钱宽专用。

当年在水师的时候利用钢针的弹性原理制作,只要鱼咬上就会弹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东西防止鱼脱钩。

所以,说到吃的水平,穷苦的大宋边军士兵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

没挂饵的两只杆,自然是船头韩绛和刘过的。

船静悬于湖上,此时月色当中。

一杯淡酒,不需要有菜,用刘过的话说,当烹一盘月光来下酒。

韩绛的感观就是,大学时代,弟兄们蹲在马路芽子边,一人一瓶啤酒吹牛的感觉。

这时,有小船靠近,送了两只藤筐就又离开了。

这片水域,至少有韩府二十条小船伪装成各种船只守在四周,能靠近的都是自己人。

钱宽提着一只小藤筐乐呵呵的走到了刘过与韩绛这里,将藤筐放下:“主君,咱家大娘子早先安排人去试个物件,好象成了。这东西放在交趾寻常的很,可此时放在临安给一万个钱也不换。”

韩绛还没问,刘过就转过身:“什么好东西,赶紧让我瞧瞧。”

藤筐只是外包装,里面的东西韩绛只看了一眼就感觉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肯定。

只见钱宽从怀中抽出一把短刀,手起刀落在那物件顶端划了一个十字的开口,借着灯笼的光芒韩绛看的清楚,里面是装的是果子。

钱宽说道:“这东西在占婆叫毛荔枝,用蜂蜡,再加上这不锈的铁筒,这运过来少说也要一个月,看着挺新鲜。”

韩绛知道,自己曾经和施子彦提过,道门的钢、铜、铁师傅为这个研究了很久,他们否定了韩绛提及了锌铁合金工艺,改进了传统的鎏金工艺,使用了鎏锌工艺。另一种,则是先秦时代的渗铬技术,眼下在研究怎么提纯单独的铬,在尝试制作铬铁合金。

这样的好处是,成本低。

谁想到,已经成功了。

只是能不能作到量产,韩绛也不知道,相信自家大娘子那里应该有相应的记录。

毛荔枝与荔枝的味道一样吗?

根本就是两种水果好不好。

可在这里能吃到糖水红毛丹,奇迹。

韩绛只了一块后对钱宽说道:“宛城、临洮,可有送些去?”

钱宽摇了摇头:“我问过,有一些,但别送。先不说这东西珍贵,本就没有多少,只说这物件新年的时候在临安肯定值钱,换成面、肉、棉,穷当兵的还是这些实在。”

“也对。”韩绛认可钱宽的话。

刘过用小碗给自己盛了一碗,然后对钱宽说:“别浪费了,大伙分点。”

“谢过先生。”钱宽一抱拳,提着那藤筐往后在走去。

船头这里又安静了,刘过突然问道:“主君,拿下汉阳后再如何?”

韩绛说道:“两个方案,头一个,将鄂州与汉阳搬成空城,撤退。第二个,居鄂州而守,北上攻打信阳。”

刘过摇了摇头:“不如南下,目标洞庭湖。打出旗号,杀贪官,平民怨、给普通百姓一条活路,以摊丁入亩为号。”

“朝廷受得了?”

“受不了,也要受着。这样作有两个好处,第一,金国会很开心,因为宛城是金国的土地,宛城军只打金不打宋,这事时间久了难免让人生疑。第二,都说大宋富足,却不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宋的土地,平民还有多少?”

韩绛点了点头。

刘过给嘴里扔了一块红毛荔枝,缓缓说道:“严州,韩府与吴府是最大的地主,严州的一等户到四等户的总合,约为百分之七点五。五等户为百分之九十一,其余是贱民杂户。这还是二十年前的数据,新的我不知。”

韩绛尴尬的笑了笑。

刘过的话说的很清楚了,严州九成以上都是没有土地的佃民。

在韩府,这些人叫庄户、山户、匠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