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五三六节 朝堂上的人情

绛色大宋 第五三六节 朝堂上的人情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五三六节 朝堂上的人情

韩侂胄讲了官场、人情。

韩绛心说,这还真是残酷。

却也是现实。

韩侂胄紧接着又给了韩绛一记暴击。

韩侂胄说道:“你真以为李洱、刘锐是性情中人。错!他们固然一心为恢复中原,可有心无力。可话说回来了,若你不是我的儿子,他们也不会搭理你。他们选你,最初只是为了死局中求一丝活路,而后才慢慢有了交情。”

“若你有事,为父相信李洱会拿命保你。但,不是为了你,也不全部为了大义。他李家是一家,这么多年忠心耿耿追随他的部将也是一家,还有那么多淮南东路的军卒,他也视为家人,他拿命拼的,还是为了一条活路。”

虽然说的残酷,韩绛却知道这可能就是事实。

韩侂胄话风一转:“不过,若再有变化,那么你身边的人也会变。有一部分人真的会拼上性命保大义,而另一部分人则图的求变,还有一些人只图富贵。”

韩绛立即请教:“爹爹,肯定是求大义的人最可信,怎么样区别这些人呢?”

韩侂胄反问:“读过史吗?”

“读过。”

“汉史?”

“恩。”

韩侂胄这才说道:“汉武,雄才大略。一日,汉烈侯察觉可能会有人对汉武不利,私用兵符调动兵马,此事触犯了汉武的逆鳞,烈侯被重责,兵符被收回。汉武和始皇,终究还差了点,武成侯比起烈侯,虽然更谨慎,却也差了些。”

差在何处,韩侂胄没解释。

这些是需要韩绛自己去悟的。

韩绛知道,这里提到的武成侯肯定是王翦,烈侯只能是卫青。

历史记载,王翦出征前问始皇要钱、要庄、要地。与其说,他是为了安始皇的心,不如说始皇给他这些是安他的心。

比起卫青,卫青明知救驾会有私自调兵的罪过,还是调兵了。

韩绛懂了。

韩绛给韩侂胄倒上了一杯茶:“爹爹,刘过告诉我想要舒州。”

韩侂胄问:“你怎么看?”

“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拿到舒州,刘过相信我能够平复中原,我也信任他,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好。听爹爹消息。”韩侂胄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出手了。

韩绛相信,几天之内舒州、淮南西路、朝堂上的后台等等,这些细节都会被老爹调查的一清二楚。

韩侂胄有句话没说,在他看来,刘过要舒州固然是因为舒州的铁器产量,相信刘过同时也想探一探自己的根基有多深。

所以,韩侂胄认为是需要亮一点真家伙了。

韩侂胄虽然不太懂大战略,却也能看出刘过此举的想法,韩家的根基深度,决定了韩绛能不能在平稳中顺利的吞噬一个又一个的州府,完成原始的力量的积累。

眼下,只有兵,没有民,对韩绛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

正事谈完,韩绛吩咐送早餐。

早餐送到,婢女退离。韩侂胄说道:“李潽利用权知临安府的权力,找借口封了临安大码头,你要怎么办?”

韩绛回答:“原本是想对抗的,但现在先缓缓。一会我安排人在各店铺挂牌子,临安的店铺买货,绍兴北选一镇取货,路程来往放在五十里之内,相信许多人都愿意去取的,也给脚夫们一点挣钱的机会。”

韩侂胄摇了摇头:“那么麻烦干什么,就放在萧山镇,一江之隔。小船不需要码头,有个滩头地便可以停靠。”

大宋的小船,都是平底船,无帆,船长最多也就是两丈,宽五尺至七尺上下,用桨。

韩绛心说,这还不是明着对抗吗?

可韩侂胄既然作出了决定,韩绛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韩绛的话传到了店铺。

总店开始往分店传话,分店再安排掌柜和伙计。

这事到了中午就变味了。

什么店铺买布、萧山取货。

钱塘江上,货船下锚,挂上店铺的招牌,然后或买、或借、或租弄来了近百条小船。

江岸上搭起棚子收钱,小船不断的来往岸边与货船。

买布的人排成了长龙。

而且不限购。

临安城开始传了,五大布商中,韩吴两家的店铺出了跳楼价,另外四家不高兴,他们在拼命的买韩家店铺的布。

这四家买空了韩家的布之后,布料一定会涨价。

为了怕涨价,许多小官小吏的请假借了板车出城往江边去,更何况普通百姓。

也有商人前来。

韩家此时卖布的价格,比普通商人从各府县收布虽然贵了一些,可韩家的布幅面比收来的布更宽,所以先买了再说。临安府不可能卖出去,不代表往西运卖不出去。

到了傍晚,韩、吴两家杀羊。

光是羊就杀了一百只,鸭子、鹅几千只,鱼无数。

家里的伙计、家丁,不限量,放开吃。

这累了一整天,收钱也是重体力活,一千个钱就是六斤四两,一万个钱没点体力都背不动。

入夜,嗣秀国公府又聚头开会了。

“韩家的货船只有两条船还停在江边,有一条船搬了一万匹布,也就是说,韩家眼下只有一船半的货了。严州那边来了消息,严州的布料留存的很少,不可能再往外运,这留下的都是给严州当地用的。”

嗣秀国公问:“咱们还有多少钱?”

“还多着呢,这才花了十几万两银子。”

有位宗室说道:“我派出去人看到韩家两条装钱的船逆流而上,派人打听了一下,这两条船是往隆兴府去了。”

隆兴府原名洪都府,后因为宋孝宗曾经在此,即位后升隆兴府。

也就是后世的南昌。

江南西路郡治所在。

在座的都明白,很显然当时的那个八百万担的传闻并非传闻,而是真实的,韩府快速的用布匹回款就是为了把钱用在瓷器的采购上。

八百万担瓷器值什么价位呢?

许多人开始动起了心思,瓷器这东西价位很难估算,差的几文钱一只碗,好的几十上百贯也都有可能。

用最差的计算,一担瓷器少说也值三两银子的价。

瞬间,所有人的眼神变了。

这个,好可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