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五三九节 不对等商战

绛色大宋 第五三九节 不对等商战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五三九节 不对等商战

今年,棉花会大跌,棉布与麻布其实都是布,对普通百姓来说,麻布便宜到这种程度了,今年肯定没有几个人会买棉布制外衣,细麻的内衣其实也挺不错的。

别说棉布,就是丝绸都会销售量下降。

韩绛已经准备了大量的钱,一直等在丝绸因受到麻布价格暴跌而引发的连锁降价。

一但降价,韩绛会在临安城内海量购买,然后在各丝绸织户那里加半成至一成价收。

这些丝绸运到南洋,全是钱。

韩侂胄回了韩府,坐进书房后对韩安说道:“安兄,派人去告诉钱宽。让人控制一下第二批布料到临安的时间,等他们把这一百船的布搬回仓库的那天,那怕带空船,也要给我摆开二百条船。”

韩安在旁听完,低声说了一句:“主君,少君说夷南城那里的新船全是八百五十料新式海船,麻布数量这半年来存了大约四百万匹。”

韩侂胄眼睛都瞪圆了:“不是说,一台水力织机一日夜能织一匹半吗?”

韩安解释道:“夷南城一匹是一百尺,也就是十丈。还就是,新式的织机只管织,不管长度,一直到料斗堆满了才会有人去量尺寸打包。”

临安城的一匹是四十尺,韩侂胄就问了:“那你说的是四百万匹是百尺的,还是四十尺的?”

韩安是知道的:“运往军中的是百尺一匹的,往市面上的卖的是四十尺一匹的。夷南城在四个月前,一台大水车就能带动二十架织机,有大水力约二百三十架。而后还在不断的建新的水车,也就是说织机数量早就超过五千架织机了。”

韩侂胄懂了:“也就是说夷南城一日夜就能织出来八十万尺布料?”

“差不多,但老奴知道不应该全是夷南城的,眼下还有夷东城与夷北新城,老奴说的应该是那里全部的,眼下织坊超过五十个。”

韩侂胄原本想要二百艘五百料的船给嗣秀国公一个难堪。

可眼下按照韩安这么一说,来三百条八百五十料的船装满布,这事会不会太过份了呢?

在韩侂胄思考的时候,韩安又说道:“老奴忘记说了,布虽然存的多,但染料好象不够用,虽然说交趾有大量的染草,可草变成染料至少要一百天,要想成色好,还要多加二十天,夷南城的布,大部分是没染的。”

“无所谓,染不染不重要。”

“是,不染的也能用,白细麻布每年在临安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更何况,咱们的细白麻布成本是原先咱严州麻布的七分之一。”

韩安这一句并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他原本以为韩侂胄知道。

可韩侂胄听完后差一点把茶碗给扔了。

只是严州麻布的七分之一。

这混帐小子,韩侂胄心里开始骂韩绛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有告诉自已,依临安市价砸下三成算得了什么,直接砸个半价你这臭小子都有得挣,还有两三倍的利。

韩侂胄心里骂了一会韩绛,轻轻一拍桌子:“安兄,既然如此,便不要留情面了。接下来就是看谁会哭,会装可怜。传话给钱宽,还有咱们各店铺,这一百船六十万匹布嗣秀国公府搬完的时候,新来的布不是没染嘛,再降价一成。”

“是,老奴这就是去办。”

没染,肯定要减去染的成本的,白细麻布原本就是一样单独的产品。

这一比布料比原先临安的更宽,可以直接作被里子,对于普通人说来这是省下许多了,原先都是两幅布拼接布成,一条被子里需要十四尺,眼下只需要七尺了。

猛然间韩侂胄想起了韩绛的一句话。

行业的顶端是定规矩、制定标准的。

那么,布料的幅更宽了,原先的布料幅面不够就凭这一点,原先的布料就不好卖,而且不是谁都能够制作宽幅织机。

其实这场临安布市之争,没打之前胜负已经有了分晓。

月色当空,夜已深。

李潽还是没找到韩绛,无奈只有回家去了。

话说宛城、襄阳一带。

枣阳军所属三座军营火光冲天,距离枣阳军约二百里的信阳军接到了加急救援信,整军出战,准备救援枣阳军。

大军正在军营集结,四周出现了无数的火把。

信阳军,驻地在光州,属于抗金的绝对前线,原所属四县,在四十年前,新息县、褒信县被划归了蔡州,属于金国。

宛城军打下了蔡州,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两县。

枣阳军被围攻,西侧的襄阳军、东侧的信阳军自然要派兵去救的。

襄阳军派了多少人信阳军不知道,信阳军派出了约三成的兵力,正准备出营,四周无数的火把让信阳军放弃了出营的计划。

呜……

这声音!

大号的声音,这是军中所用,又叫招军。长一丈,需要两个人在前面扛着,后面一人负责吹。

低于一万兵力的情况下,军中不会使用大号。

紧接着,又是一声长的号声,在黑夜之中这声音传的极远。

一声连着一声,连绵不断的大号声响起。

突然,大号声骤然停止,四周陷入一种可怕的安静。

咚、咚咚!

信阳军西北方向出现了鼓声。

在军中待过三个月的新兵都能够听出来的,这是行军鼓。老兵甚至能听出这鼓声的距离。

而后,正北、东北、正西四个方向开始出现鼓声。

信阳军的一个老兵不由的抓紧了手中的枪杆:“八百,八百面战鼓,至少……”

不用他猜了,因为人已经出现在可视范围内了。

清一色的黑漆顺水山文甲。

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每一步的前进脚步声都如同一人。

仅凭这行军,任何一个老兵都不敢轻视对方,这是精锐,绝对的精锐。

在距离一百五十步的位置上,这只兵马停下了脚步,方阵所有人坐下休息,无数的人影开始跑动,推着投石车、床弩车开始上前。

脚步声没有停下。

另一支部队还在靠近中。

又是超过五千人的大阵,清一色的朱漆山文甲。

信阳军的守将上城头观看了片刻后吩咐:“派人去随州求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