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五五四节 明光甲不止是甲

绛色大宋 第五五四节 明光甲不止是甲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五五四节 明光甲不止是甲

金国汉军在啃干粮,宛城军在吃热呼呼的汤饺子。

还有运来的一车又一车的煤饼。

许多男人都哭了。

金国汉军营的男人们哭,他们祖上失了家园,他们在金国是下等人,他们恨大宋,恨赵家,因为赵家无能,大宋不要他们,他们才活的不象人。

宛城的军的男人们哭了。

他们感觉自己找到奔头了,活的象个爷们了。

手上的刀,可以保护他们的婆娘,他们的娃娃,他们的田,他们的屋。

新任宛城妇人会的宣传干事,曾经是一个媒婆。

这会站在高台上,正大声的喊着:“老王村的听着,你们村里入冬前种下了一万八千亩麦子,一千亩蒜。村东头王大脑袋家,婆娘生个大胖小子。翟家沟的听着,你们村里今年只种了四千亩麦,因为发现煤了。都听好了,再有流民给翟家沟先送几百人,挖煤是要壮劳力的。”

宛城军的军营里开始有上台唱曲的了。

金国这边,金军开始收缩防线,由金军压阵,开始加倍严密防守。

因为宛城军似乎在备战。

很明显,他们要来抓战俘,然后送去挖煤。

一场激烈的大战已经是一触既发。

宛城军列阵,对峙了几个时辰,尝试着攻了攻,发现金军收缩防御,金军主力顶到了前线,似乎没什么便宜可占,一个个骂骂咧咧的又掉头营。

金军前锋主将十分的郁闷。

曾经守边的时候,宋军那敢主动挑衅。

可宛城军显然就不怕打。

你敢有一个不留神,他们就能咬你一口,敢有一丝漏洞就被会撕下一块肉。

金国至少有三个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丢的。

宛城。

刘仙伦一边布置着各地的过年活动,一边检查着各地的回复消息。

刘仙伦对赵方说:“赵公你说的是对的,这应该主是五大杀招的第五招,军民一心、军民一体。宛城的士气高涨,若非眼下不适合对金国有大战,咱们怕攻打西京都有可能。”

赵方说道:“战争永远不是前线的拼杀,他领悟的怕比寻常人更深。古人枭雄打的是兵锋无敌,他打的却是基础,是根基。根基稳,再有良将领军? 寻常的敌人不在话下,金国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刘仙伦放下手中的卷宗:“宋军呢?”

赵方摇了摇头:“大宋? 还有良军吗?”

刘仙伦不理解这话? 倒是一旁的赵放老将军说道:“我家指挥使,号称精锐四万。孟林将军号称精锐三万。实际上呢? 我家指挥使只有精兵两万四千人,精锐两千一百人。孟林也差不多,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

兵马、精兵、精锐。

刘仙伦大概明白了。

襄阳有十万守军? 可这十万只是兵马。

优秀的两万四千人? 这些是主力。真正的精锐,怎么解释呢。

刘仙伦问了? 赵放说道:“岳帅当年,背嵬是精兵,背嵬的核心只有八百人。这些便是精锐,训练、养活一个精锐需要普通士兵十个的消耗? 甚至更多。”

赵放继续讲:“李洱? 三万精兵? 真正的精锐只有一千五百人。再多,他养不起。”说道这里,赵放突然大笑:“而咱们宛城? 拥有精锐三万人,是真正的精锐。”

刘仙伦更糊涂了。

李洱也就养活了一千五百人,可宛城现在很穷,竟然有三万精锐。

赵放很兴奋:“百战之兵,敢战之兵,血战之兵。”

赵方这时淡淡的说了一句:“说少了,若装备齐全,宛城有十万精锐,三十万精兵。咱们宛城,会战至一兵一卒,将不退,兵死战。”

赵放的眼神变了:“老夫提议,用唐明光。”

刘仙伦摇了摇头:“不好,唐明光确认过,没有现在咱们用的赤漆山文复甲好。”

赵放与赵方听完这话后对视一眼,一齐大笑。

刘仙伦是政务良臣,他不懂。

赵放解释道:“我给你解释,唐明光不是一件铠,是气势。万军之中,一将在前,明光闪闪,这是一军的旗,一军的胆,更是身为武将的气势。本将在此,尔敢来一战否。”

刘仙伦懂了。

这不是一件甲,这是一种态度。

一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统帅的甲,告诉敌军,本将在此。

说的难听一点,这等于给了敌军一个靶子。

赵方想了想:“那就用,告诉他们鄂州领军将领换明光。”

换明光不难。

将胸甲拆下来,然后渗铬,打磨。

工匠们辛苦一夜,用磨镜子的办法打出光亮亮的胸甲还是不难的,胸甲原本就是两块整片,要全身明光,这个有难度。

宛城军南下。

吃了一碗饺子之后的士兵们士气如虹。

杨次山算什么东西。

守孝感。

城下,八位领军的将军列阵排开,亮闪闪的铠甲几乎晃瞎的他的双眼。

“杀!”

长刀向前一指,整齐的军阵向前三步。

这是气势。

杨次山跪了。

一个小村出来的,别说是血淋淋的战场,就是演武场他都没有亲眼见过。

建康军几位负责布阵在外。

他们懂。

宛城军是真正的精锐,气势这东西是伪装不出来的。

“打吧。”建康军出战了。

那一队是真武器,那一队是假的,事先早就有安排。

建康军内心也不怎么服气,他们也是有着传承的强军,他们的祖辈血战金军,他们的统帅无时不在想着光复中原,他们的训练比临安城那些禁军还苦。

那怕是木棍,他们也要打出气势来。

枣阳军、襄阳军各三千人对上建康军初阵得六千人。

他们打的是男人的血性。

七军总要分出一个高下的。

临洮军、枣阳军、襄阳军、兴州军、平江军、建康军、淮南东军。这些便是韩绛的老底子,七只兵马中淮南东军力克交趾,战功显赫。

襄阳军、枣阳军血战金军,占宛城,又控制了周边七州三十三县,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

兴州军、临洮军,血战七万金军精锐,他们铁骨铮铮。

平江军,打宛城出过力。打交趾出过力。

唯有建康军,寸功未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