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561章 过年是大事

绛色大宋 第561章 过年是大事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561章 过年是大事

过年很重要吗?

孟林依旧不理。

赵方说道:“你们管打仗,依信中的意思,杨次山兄弟二人要死一个,鄂州拿下。这事你们看着办,老夫要回襄阳,再安排人去宛城,过年比打仗重要。一句两句也给你解释不清,但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

孟林虽然不理解,但却是支持:“行,打仗归我管,过年归你管。”

“甚好。”

赵方是文官,他非常清楚韩绛用了十五张纸特意交待的过年所具备的深远意义。

连写一份非常详细的公文写出来,快马加鞭送过宛城军控制的各地。

信阳城。

新任城主自吴小七,今年已经三十五岁。

就是城中的闲汉都知道,吴小七是假名。

这样一位饱学之士,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好听的名,文雅的字,有品味的号的。

却是简单的三个字,吴小七。

此人姓卢,钱家吴庄书院的蒙学先生,因为出自吴庄,所以自称姓吴,小七是他在书院的年龄排名。

不敢留名。

天刚亮,吴小七已经到了信阳北一处村子。

这里刚刚完成了田地评测。

韩绛提出了三种田地方式。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分田到户三种模式。

为了这三种模式那一种更合适,可以让钱皓桁掉了一把又一把的头发。

最终决定,三种同时执行。

宛城最初的地盘,使用分田到户的作法,然后摊丁入亩。

新占领的地盘,在初期使用村联产制,然后过度再包产到户,稳定之后执行分田到户的方案,毕竟传统意义上,田地是私有的。

但为了稳定,初期还是以村为单位更好。

信阳这个村就是村联产。

大田种粮,每家有那么几分最大不超过一亩旮旯拐角的地块自己种些,门前那块地种点菜。

摊丁入亩是按村来计算的,由村长负责收这部分税。

这年头,说是太平年,可边关也是兵荒马乱的。

吴小七到的这个村子原住户不到七成,还有几家都是凑合到一起过的,或是寡妇,或是死了婆娘。

吴小七到村里,没有先找村长,而是先去了几家孤苦的老弱家中。

这几家,没男青壮。

老的老,小的小,靠着一个妇人撑着家。

想招个流民入家,可流民更愿意找负担轻的。

吴小七到。

没太多东西,二斤盐、半斤肉、五斤米、三斤面、半匹花布,钱五十文。

一家老少感动的磕头,把地都快砸出坑了。

村长闻讯到了,村里人都来了。

吴小七说道:“主君来了信,说要过年。东西不多,只为让这年有一点暖意。主君常说,这人要奔着好日子活,靠着一双手,种田、打鱼、编筐、织布,这日子定是会越来越好的。东西不多,一点心意。”

“这话怎么说呢,人多了,主君就算有一座金山也吃不消。宛城更是百废待兴,信阳府既然让我管了,那宛城有的信阳也有。”

村长上前:“府老爷,小老儿斗胆问主君名号,村里给主君立长生牌位。”

吴小七摇了摇头:“我叫吴小七,这是假名。我尚不敢以真名示人,主君更不能。这天下怕是容不下主君。罢了,不提这事。我今个来有两件事,一件是依规矩让孤老妇幼弱,能有个暖心的年,二来是想请各位出把力气。”

“冬至,过了。守边的士兵也没吃上饺子,眼看大寒将至,虽说是晚了点,可总要让守边的士兵吃碗饺子,人手实在不够。要麻烦各村了,包饺子,各村可留一成。”

老村长回头看了看村里的其他老者,又看了看年轻人。猛的上前一步,把胸口拍的啪啪响:“府老爷放心,俺大沟村半分也不留,一只饺子也不会吃。”

吴小七摇了摇头:“留点,留点,至少给娃娃们吃一口。留点。”

这留,或是不留。

已经不重要了。

接下来三天时间,宛城军控制的各城、镇、村,除了安排人检查危房,走访老弱之外,就是全力包饺子。

说不留,便真的不留。

猪、羊杂都要卤了,猪皮都要熬成肉冻。

好在宛城提前冬储了萝卜、白菜,菜也有了。

这是一日,大寒至。

宛城北。

汝阳、伊川对峙前线。

这里是金军西京五十里堡,可以说是西京最后的外部防线。

大雪早就封了路。

这里不会有战事,因为宛城军占据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地点,金军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南下,更何况他们发现宛城军打仗是拼命的。

金国汉军更不愿意当炮灰。

很冷。

金国一边已经没有外哨,只有巡哨。

谁巡逻谁穿厚衣。

宛城军也苦,可依然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哨,他们穿的衣服也只能勉强抵御这寒冷,同样是谁出哨谁穿厚衣。

可屋里也不怎么暖和。

相比起来,两边差不多,金国能好一点,他们有堡。

宛城军差一点,他们只有木屋、地洞、土屋。

但士气却不同。

金军因为军规、军饷而守边。宛城军是守他们自己的家。

时至午时,金宋两军都从屋里出来,跑一跑,晒一晒太阳,午时的太阳还是暖暖的。

这时,有队伍出现了。

最先发现这队伍的还是金军,他们高哨看到连绵数里的队伍,走的很慢,非常慢,一点点的往这边挪。

没有足够的马匹,六个人拉,两个人推,一架雪橇上堆的满满的。

一个妇人爬到坡顶,对着对峙前线高喊了一句:“男人们,吃饺子了。”

七尺高的汉子,尸山血海中杀出来都没有皱一下眉头的汉子们,瞬间眼圈就红了。

妇人们绣的一杆大旗挂在宛城军营的旗杆上,上书五个大字。

宛城子弟兵。

今天的风是西北风,热腾腾的饺子香气肯定是飘不到金国汉军营的,但他们似乎闻到了。闻到了那似乎是猪肉白菜馅了,或是羊肉萝卜馅的,或是纯肉的。

今日大寒。

雪。

大雪封路已经有五天,洛阳城往堡送补给已经晚了两天,柴也没有多少,凉水、干硬的窝头。

宛城军在吃饺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