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601章 咱就不怕事大

绛色大宋 第601章 咱就不怕事大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601章 咱就不怕事大

史弥远更是清楚,自已缺少为官最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拜相的人脉。

还好,自已才二十九岁,相信十年时间自已一定有可能找到最后那关键的人脉。

韩家。

确实不敢惹。

冷静下来的史弥远非常认真的分析了李潽的话之后对杨桂枝说:“大娘子,你说李家要对付赵林德是替韩家出气以讨好韩家,还是在韩家的授意下。”

杨桂枝摇了摇头:“不好猜。”

史弥远又问:“李潽特意说,韩家大娘子想收葛家三姑娘入韩府,葛家不同意,曹家出面,大娘子怎么看?”

杨桂枝反问:“韩家需要人吗?要的只是势与友。”

一句话点醒了史弥远。

没错,什么葛家三姑娘,她和钱家大姑娘再关系好又如何?韩家不在乎你是长相外貌,只在乎家世。

那么这其中的意思,便不同了。

猜?

根本就不需要你们猜。

韩绛此时已经到家,韩府正式发帖了。

就在史弥远猜的时候,消息已经传到这里,有家丁来报:“报,韩府发帖,新年正月初二,韩家入新人,一位是曹家六姑娘,一位是曹家养女,并轿。坊间传闻,葛家三姑娘八字与爹娘犯冲,出府由曹家收养。”

杨桂枝听完后苦涩一笑后对史弥远说道:“去吧,到韩家去表个忠心,至少保咱们五年无忧,切记别相信李潽,也别相信我认的那两个兄弟,还有妹子。”

“恩。”史弥远这次却没打折扣,赶紧去换衣服准备礼物。

再说韩府。

韩绛为什么急着把消息让韩安放出去,急着发请帖。

因为家里有三拨人等着他。

先是韩同卿派回来的信使,急务。

韩同卿的信写的简单明了,韩绛看完之后双手按着脑袋两边:“改之先生,头疼。这是楼草搂到了一条眼镜王蛇。李喜儿这脑残的家伙。”

刘过看过韩同卿的信,转手给了史达祖,这才说道:“主君,现在还搞不清是李喜儿派人去高丽开城买纸胡椒,还是他手下的人自已去买的。”

韩绛叹了一口气:“没区别。就算是他手下人自已办的,可等纸胡椒一株涨到十两银子的时候,我就不相信他不会亲自下手,所以真的没区别。”

史达祖也把信看完了,双手捧给韩安。

“少君,依我看管他是谁,送上门来断然不能手软。眼下需要研究一下的是,李喜儿亏了大量钱财之后,咱们如何趁机下手,如何在金国再搞点事。”

刘过马上支持:“在理,主君请速速决断,从这里送信到开城最近风向不好,要按十天计算。送上门的,不砍他一刀对不起财神。”

韩安也苦苦一笑:“你们真不怕事大。”

刘过反驳:“怕什么,有幼安先生在临洮撑着,金国眼下麻烦事多着呢,而且李喜儿亏了大量的钱之后,肯定会把怒火烧到开城,他不烧咱们引他过去烧。”

韩绛却说道:“见北边的人吧。开城的事情缓半个时辰。”

史达祖说:“不如先见南边的人,北边的事情估计是大事。”

“好。”韩绛没反对。

南边的事情才是大事呢。

若是韩侂胄在这里,肯定不会相信自已的眼睛,因为南边的信使是一个女子。

穿着男装的女子。

“我原是尚寝局司灯,在宫中掌火烛。现任交趾城商司长,不过交趾城眼下没有店铺,不是没有店铺,是有店铺却是官营的。之前的差事,现在的差事,在交趾眼下都闲着的。”

一副无奈至极的语气,任谁都听得出来,这满满的可怜兮兮。

韩绛倒是很客气,给倒了一杯热羊奶:“听这意思是,感情是你最闲,所以打发你回来送信。”

“主君说的是,他们都上战场了,连我家尚宫都亲自到女兵营督战,唯我没用。”说着,这位前宫内司灯竟然哭了。

掉了几滴眼泪之后,好歹知道要办正经事,赶紧解下包袱打开一副地图。

一看地图,韩绛傻眼了。

刘过、史达祖、韩安惊呆了。

咱们有多少兵马,这地图上画的格局至少有八个部队在打仗,兵力够吗?补给够吗?粮草够吗?

刘淮,这是疯了吗?

刘过整个人爬在地上,将地图完全铺开:“看情况,自杞国这次派出重兵,应该是准备从北往南打到大越国的盘龙要塞,而咱们迁龙寨是从东往西打,目标也是盘龙要塞。交趾出兵,兵分两路,我看最终也是盘龙要塞。”

史达祖对交趾的了解不够深,也爬在地上找,终于在交趾城的西北边找到那个要塞。

很明显,这是大越国西北重镇。

南溪河一带。

这里此时是大越国与大理国边境的防御与贸易重镇。

战略意义绝对够大。

另一处交战地点则在日南郡,这里韩绛数了数,看来不止四只部队在作战,加上备战的力量,以及南下对上了占婆王国的大贵族作战。

日南郡的部队,和真腊吴哥王朝交上了火,看地图的形势,打的有点过火。竟然往西跑了一百多里。

看完地图,再看信。

信是赵雪霞写的,声明大理人似乎有些异动,盘龙要塞若让大理人占了去,将来拿回来怕不容易,所以先打了。

虽然眼下没有能力清除大赵国的残余力量,但盘龙要塞还是能守得住的。这次牛吼又出兵了,而且是全族出战,连军费都没有要,只要求扩大五倍的药材、木料、山珍的采购量。

对真腊的吴哥王国,只能用八个字形容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理由简单到让人无语。

信还是一位原大越国将军写的,他们去采药,发现了一片树林,有好树可以造大船的好树,准备开条路方便把树运到河道,结果遇到真腊人。

真腊人说他们越界了。

日南郡的兵认定他们没有越界。

然后就开打了。

日南郡所属认死理,打服了真腊人之后再伐木、采药。

所以,就在日南郡西边,南北三百里,东西二百里这么大一片山区、河谷,全面开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