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607章 我们需要改变

绛色大宋 第607章 我们需要改变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607章 我们需要改变

赵康确实不明白,韩侂胄也是大地主,为什么想要变法呢?

他提出了疑惑。

韩侂胄摇了摇头:“所以说,你们见识太短浅了,只守着自已那一亩三分地。每天就想着,自已田里打了多少粮食,自家的佃户又织了多少布。我现在研究的是,一个工坊一百名织工,一年最多可以产多少布。”

“这个,那么能织多少?”

赵康感觉自已以前的书全部都白读了。

明明韩侂胄说的每个字都自已都听得懂,连在一起却完全无法理解。

织布,难道不是推一下、踩一下、扔梭、再拉一下,踩一下……

这每天织布数量是有上限的,否则会把人累死。

韩侂胄回答:“现在每个时辰非一等优工可以织一丈一尺,但吾儿的工匠却能织到一丈九尺,他正在努力突破两丈这个关卡,并且作出计划明年一年,到年底的时候达到两丈五尺,而我呢,只希望严州的工匠能达到每个时辰一丈五尺。”

赵康惊呆了。

他不是那种不识人间烟火的王爷,他知道一个妇人一天能织到七尺就已经是非常、非常辛苦了,许多人就是一天五尺。

赵康问了:“那么,你这一天能织五丈?”

韩侂胄摇了摇头:“每天差不多十五丈吧,差也差不了太多,毕竟许多妇人还不熟练,而吾儿的工坊,一个月一架织机能织千丈。”

说完后韩侂胄问赵康:“现在问,你敢来和我儿玩麻布吗?”

赵康差一点骂了出来。

老贼果真是老贼,这拿什么玩,你一个月一架织机织出了别人几十架一年的量。

难道是!

一定是。

赵康在鄂州有产业,那里河道众多,他就拥有水转大纺车。他的纺车长三丈、高一丈,同时装有三十二只锭子,每车每天可拈纱一百三十斤。

他更是知道严州韩家有比这个更大,更快的纺车。

大宋第一水转大纺车是钱家的,却不是工坊用,只是为了研究,一天五百六十斤纱。赵康知道自家的水车纺车是脚踏纺车的三十倍工效,钱家那台传说是七十多接近八十倍工效。

只是钱家那架因为占地过大,投资过大,而且没有谁家能准备几十万斤纱,所以这种大机器确实是闲置的。

有纺就有织。

这是唯一的解释。

韩绛娶钱家嫡长孙女,韩、钱、吴三家超一流的工匠联手,打造出靠水转织布机绝对是有可能的。

韩侂胄又说道:“我韩家在严州依旧还有大量的手推织机,只是织户的工钱是原先的三倍起,他们所织的已经不是普通的布,是海船专用的帆用布。不怕海水,用的麻料是特殊处理过的,这秘方肯定不能告诉别人。”

赵康这才点了点头:“我懂了,完全懂了。我回避,临安布市的事情我半句也不会插嘴,你提到的事情,若是招安顺利,我能重回鄂州一定想办法换个地方,到时候可否卖我一架。”

韩侂胄摇了摇头:“想学着造,你造不出来。”

赵康没再问,起身一拱手:“告辞了,眼下我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也不知道家里被乱军整成什么样,还好有命在。”

韩侂胄起身:“我送你。”

赵康走到门口时候停下,他很想对韩侂胄问一句,你刚才说的织机那事,我是不是需要帮你保密等等。

可看韩侂胄那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赵康终究就没开口。

看着赵康上了马车,韩侂胄转身抬头看了看自家门头,张灯结彩。

回到府内,韩侂胄把韩绛叫来:“这府里有何事需要庆祝?”

“丰收?”

韩侂胄很疑惑,丰收都是秋天的事,这马上过年了,你挂彩庆丰收?

韩绛却是早已经作好了准备。

请韩侂胄到了自已的书房,给了韩侂胄一份自已早就好的文件。

韩侂胄看文件的时候韩绛说道:“摊丁入亩一定会深入人心,而另一件却不容易,因为没有谁愿意把自已辛苦挣来的钱交了税。一个人一年挣一千贯,交上几十贯一定不会有怨恨,但若挣十万贯却要交四万贯的税,一定会有人逃税。”

韩侂胄翻看着自已手中的文件,文件名字叫:韩家庄、山、匠户的长期工作契约以及劳动保护条例,附薪酬保障和劳作奖励及激励机制。

很长的名字。

可目录,总纲。却和韩绛说的交税完全没一点联系。

韩侂胄又翻看了几页这才开口问:“你这是在为日后作准备?”

“爹,您老英明。”

韩侂胄对于韩绛的马屁没有半点反应,坐下继续翻看着韩绛写好的计划书。

韩侂胄,配得上他签枢密院使的职务,他懂政务。

韩绛的计划书中有三个方面内容。

头一个,严州的产业规划论,而后让许多居住在深山,山庄产出极低价值的那些庄子,还有人离开原本的山林。而后增加水力设施,提高茶、果等物的产量等等。

而后便是将所有的韩家所属山户、茶户、农户、庄户变成受到韩家雇佣的人,给他们足够的生活与生产保障,再有一套严谨的规则来确定这样保障的长期实施。

第三便是重点。

把摊丁入亩这一项,隐密的在严州开始作尝试。

自然不能是摊丁入亩这种名称,也不能是实际的形式,一定要有变化,而是要足够的有迷惑性,不能让外人看出来这一项惊人的改变。

在第三点上韩绛想的办法只能说勉强能用。

不够好。

韩侂胄让韩绛坐下来,开始替韩绛对第三点作出分析与推理。

与此同时,曹家。

葛家三姑娘现在改名曹若莹,她对于嫁进韩府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曹家选的这位却不甘心。

曹若慕,虽然不是嫡女,却也是有身份,有诰命的夫人生的女儿,在家中的地们也不比嫡女差半点。

嫁过去为妾。

这如何甘心。

在曹家给她们二女准备嫁妆的这些日子里,可怜的丫头已经用眼泪打湿了几十片手帕。

当然,更让若慕不爽的是,这凭空多出来的一个姐姐,却在开心的绣着自己的团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